秦明看着万分激动的永乐大帝,

继续说道。

“陛下........。”

“在千千万万的后世子孙眼中。”

“陛下的功绩远大于过错。”

“在晚辈的眼中,陛下亦是一位真英雄。”

“千年以来,能有几个帝王亲自带领大军深入漠北,痛击异族。”

“千年以来,又有几位帝王能够开疆扩土,一生戎马,死而无憾。”

“纵观我华夏千年历史之中,也仅有你永乐大帝一人尔。”

“若是没有陛下痛击异族,那蒙古部落必将南下侵我国土,杀我百姓。”

“若是没有陛下迁都北京,不出百年,我华夏南北必将再次分裂。”

秦明先是细数了朱棣的一生的过错。

紧接着语气瞬间转变。

将朱棣的过错转变成了功绩。

秦明凭借着自己对于历史的了解。

精准的剖析出每一件事的背后,好或不好的一面。

朱棣的所作所为,压在当时社会的百姓肩头,无疑是非常沉重的。

常年的战乱,

过于繁杂的赋税。

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

但放眼百年来看。

打击异族是必须的。

和平从来不是索求来的,而是真刀真枪的打出来的。

如果没有朱棣的五征漠北,

又怎会有后世江山的五十年和平.......。

朱棣听到这里,

心情可谓是坐过山车一般。

时而飞入九霄,

时而跌落山谷。

从一开始不被世人理解时的愤怒。

到此刻对于未来的憧憬。

朱棣觉得自己脸上的表情从来没有这么丰富过。

......。

电视台办公室。

张震总导演直接绷不住了。

像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

一掌又一掌的拍打在桌子上。

“好......。说得好.....。说的太好了,真解气。”

“秦明这小子,先是盘点朱棣的过错。”

“然后又一一诉说朱棣的功绩。”

“好一个先抑后扬的手法。”

“即让观众爆发了情绪,又公平公正的盘点了历史。”

“真不愧是我们电视台的扛把子。”

“完美无瑕的表演连我都给蒙过去了。”

“本来我很生气,但是我现在心里只剩下爽了。”

“这才是真正的永乐大帝,有过亦有功,之前弹幕上的那些小黑子给老子气坏了。”

“一说朱棣的坏话就给他们高兴的一直发弹幕。”

“黑啊,你们倒是接着黑啊.......。小黑子们怎么都不发弹幕了,沃日你们娘。”

旁边的刘海很是无语。

还好大家一起共事了好几年。

他早已摸熟了张震的性格,

典型的顺风笑嘻嘻,逆风妈卖批。

张震看了看后台的流量数据,足足有三百万人的在线观看。

他知道,

目前来说,这档节目已经算是成功了。

秦明这小子以一己之力将节目挽救了回来。

“张导,你冷静一点,你大喊大叫的,影响到我们观看节目了......。”

一旁的女导演很是无语的提示道。

“冷静,节目的首映效果这么好,我简直欲火焚身,你叫我拿什么冷静?”

......。

画面之中。

朱棣已经恢复了帝王该有的气势。

他朝着秦明拱手。

忍不住的露出笑容。

“多谢先生解疑,后世对朕有如此评价,朕心甚慰。他日在九泉之下,倒也有些底气去见老爹了。”

“朕这几十年,没有一天不是在担惊受怕。”

“我怕爹揍我,怕爹不肯认我这个儿子啊。”

秦明微笑说道:

“陛下多虑了,这个皇帝,您做得很好......。”

朱棣热情的邀请秦明坐下。

“敢问先生怎么称呼。”

秦明毫不怯场。

在所有观众的关注之下来到永乐大帝的对面缓缓坐下。

“陛下称呼晚辈秦明就好,先生此称在下愧不敢当。”

朱棣亲手给秦明倒了杯茶。

摆了摆手,

“秦先生谦虚了......。”

“既然秦先生来自后世,朕,对于秦先生所在的世界倒有些好奇,突然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

朱棣一脸真诚的发问。

秦明也回赠慷慨之言。

“陛下请问,晚辈知无不言。”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朱棣笑声爽朗。

仿佛与秦明是多年未见的好友。

“先生果然痛快。”

朱棣迫不及待的问。

“朕想知道,朕死后,那些鞑子们可曾越过长城,劫掠我大明百姓?”

“朕想知道,朕五征漠北,是否让这些鞑子们不敢在与大明为敌。”

“朕想知道这大明江山,在几十年后,可曾抵得住那些鞑子们的冲击?”

生命最后时刻的永乐大帝,

他仍旧放心不下自己的大明,关心着百姓。

他的第一个问题,

无关自己的生死。

而是国家的前途。

秦明陷入沉思,

组织语言。

拱手回道:

“回陛下。”

“漠北游牧们自永乐朝起,直至明终,都未曾将势力扩充到长城以内。”

“我大明将士自成祖起,世世代代守卫长城。百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

“而后世的明朝皇帝们,也都纷纷效仿陛下,不和亲,不纳贡,不求和。”

“你若不服我,我便打到你服。哪怕是战至最后一人,哪怕是皇帝亲自上阵杀敌。”

“祖宗的江山也寸步不让。”

“你死后的几百年,明朝的皇帝们依旧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秦明说的每一句话,

都能让朱棣感受得到来自血脉深处的共鸣。

他听完这些话后,

愣在原地就像是一尊雕塑。

片刻后,

他一拳砸在桌上。

仰天长笑。

“好,我朱家子孙应如是。”

“我大明受命于天,国运永昌。”

........。

与此同时,

平行世界。

李世民在听到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时候’。

直接兴奋的站了起来。

“好,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朕本以为这天空中出现的老人会是一位将军,却没想到是一位帝王。”

“而且和朕一样,是一位造反上位的帝王。”

“此人尚且能做到如此功绩,五征异族,驰骋沙海,我李世民为何不能。”

“论文治武功,我李世民自问不差于天下人。”

“朕,也要让这大唐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一个让四海臣服颤抖的大国。一个屹立于天地间的大国。”

这一刻,李世民深深渴望能够开疆扩土。

给自己在历史上能够添上一道浓浓的色彩。

但当他听到那句:“不和亲,不纳贡,不求和”的时候。

他的眼神却又立马暗淡下来。

李世民知道,在这一点上,他已经输了。

但是他内心的骄傲不允许他输给任何人。

随机,

李世民又迸发出更强烈的斗志。

“既然朕在这方面输给了你,那朕就要在别的地方超越你。”

“朱棣,等着。朕李世民,绝不会输给你。”

大明世界。

已经把朱棣打哭了的朱元璋才刚刚消气。

又看到天空中因为功绩而骄傲的老年朱棣。

拿起了棍子就朝着朱棣继续挥舞过去。

朱标急忙大叫:

“弟弟快跑,老爹又来揍你啦.......。”

屁股被打开花的朱棣一个激灵跳了起来。

捂着屁股拔腿就跑。

朱元璋怒吼。

“兔崽子,给朕站住,朕要把狗腿给你打断。”

“你造反还挺自豪......。”

“不和亲是吧......。”

“不纳贡是吧......。”

“不议和是吧.......。”

“快给老子交代,你把你哥怎么了?你又是怎么造的反?”

少年朱棣抱头鼠串。

“爹,我错了....。我错了.....。”

“我真没造反......。”

“呜呜呜......。”朱棣带着哭腔说道:“那明明是燕王造的反,关我朱棣什么事......。”

“爹你不讲武德.......。”

“啊.....啊......爹我错了,别打了别打了,我议和还不行吗.......我不造反了还不行吗。”

“哥~.......救命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