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德年间。

“好好好,好样的!”

刚刚醒来的李渊忍不住激动。

“女儿还是比儿媳妇亲啊!”

“关键时刻,儿媳妇只知道争家产....还是女儿靠谱!”

听了李渊的话。

裴寂忍不住点头。

一旁的李世民也稍稍放下心来。

至此。

这场起于武则天的唐朝内乱。

应该也就结束了吧!

......。

贞观年间。

李世民停下了手中的鞭子。

不再抽打李治。

父亲停止了抽打。

李治一时间居然有些不适应。

身体一阵空虚感袭来,

“难道我是个sm?”

李治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好久。

李治的身体才恢复了些知觉。

他知道。

武则天的那一关,他总算是熬过去了。

他真要谢谢李隆基,谢谢太平公主。

他们结束了唐朝的内乱,也结束了自己的罪恶,更是把自己从父亲的魔爪中救了出来。

好人啊!

好人一生平安!

此时,李治感动的痛哭流涕!

......。

隋大业年间。

杨广一脸的意犹未尽。

“不是,这就没了?”

“这么没劲?”

“接着造反,接着怼啊!”

“朕看这个太平公主就是个夺位的好人选!”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想当皇帝的女人不是好女人!”

“对,就是这样!”

杨广忍不住自言自语。

他吃瓜吃得好好的,尤其这还是李渊的瓜。

可这瓜吃到一半突然没了,他自然不爽,要抱怨两句。

他可还没看够李渊的笑话呢!

......。

大秦。

嬴政松了口气。

这唐朝的内乱总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的时间。

该是李隆基的个人秀了吧。

嬴政很期待,李隆基是如何带领大唐走向辉煌的。

他是不是和李世民一样的变态。

......。

大汉。

刘邦也缓缓松了口气。

总算是结束了。

他看的憋屈死了。

天天在内部斗来斗去有什么意思?

真男人还是得开疆扩土。

......。

大明。

朱元璋看得真可谓是咬牙切齿。

唐朝本来还可以更加辉煌的。

从贞观之治后,唐朝的国力是如此的雄厚。

可惜全都用在内斗上了。

不过好在唐朝国力雄厚。

不然还真顶不住他们几代人政治内斗!

朱元璋很庆幸。

他的妹子马皇后和这些女人不一样!

不然他真的要哭死了。

......。

宋朝。

赵匡胤咧着个大嘴。

他都可以想象到李渊和李世民看到这里高兴地痛哭流涕的表情。

他们绝对想不到...。

唐朝的内斗,不单单是皇后的内斗....这家产...他们的女儿也要来分一杯羹!

真不知道一会李世民他们看到太平公主也想做武则天会是一个什么表情。

肯定会震惊的合不拢嘴。

赵匡胤觉得很遗憾。

无法亲眼看一看李世民震惊的表情。

......。

金榜之上。

画面继续出现。

李旦坐在皇位之上。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坐在李旦身边...李旦的长子李成器站在他们三人中间的位置。

「此时,一个严峻的问题立刻摆在了你父亲的面前。」

「那就是,要立谁为太子?」

「你父亲的长子也就是你的兄长宋王李成器尚在,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理应由他入继大统。]

「可这皇位毕竟是你李隆基拿下来的,不立你为太子,天下人不会信服,你也不会信服。」

「不得不说,你的兄长还是有点眼色的,知道自己就算做了太子,也是个傀儡,早晚要被弄死。」

「在你们大唐王朝,太子一直都是个危险的职业,就没有几人能够活到上一任皇帝退休。」

「所以关键时刻,你的兄长李成器主动站了出来。对你父亲说:“国家安定,则先考虑嫡长子;国家危险,则先考虑首功之人。倘若违背这个原则,天下必将失望。臣宁死也不敢居于平王之上!”」

「你的父亲开始犹豫,这可把李成器吓坏了,他不想找死。」

「于是此后接连几天,李成器都流泪请求你的父亲立你为太子,态度坚决。」

「同时,朝中舆论也普遍倾向于你。你的父亲终于不再犹豫,于六月二十七日将你立为皇太子。」

......。

大唐开元年间。

此时的李成器在封地醉生梦死。ŴŴŴ.BiQuGe.

看着金榜上的盘点内容他无比的庆幸。

“我可太机智了。”

“大唐太子可是个高危职业!”

“我要不是求爷爷告奶奶不愿意当太子...我能活到今天吗?”

“那时候的李隆基和姑母哪个不能轻易弄死我!”

直到今天,李成器依然为自己当日的机智行为非常满意。

......。

大元。

忽必烈看到李成器的表现会心一笑。

这小子是个聪明人啊!

否则今天他做了太子...说不定明天就莫名奇妙的嘎了!

......。

“好!好好好!”

李渊依旧很激动。

这下皇帝和太子都是他李家的子孙。

江山总算是稳妥了!

......。

金榜的文字盘点继续。

「此时皇帝李旦的地位很尴尬,就像几年前自己的兄长李显一样,他虽然是皇帝,但却不是政变的领导者,所以也没什么实权。]

「李显能坐上皇帝依赖的是五大臣,而他李旦能坐上皇帝则是靠着你和自己的妹妹。」

「当时你的父亲对你姑母太平公主十分欣赏,自己的复位又得益于她的极力促成,所以对她甚为倚重,经常召她入宫商议大政方针。」

「当时李旦上朝最长说的两句话,一句是“与太平议否?”二是“与三郎议否?”。」

「自此,你的姑母太平公主权势日隆,其门下官员不可胜数,权威甚至超过了你这个大唐太子。」

「姑母太平公主的强势崛起引起了你的深深的不安,你慢慢的发觉,你的姑母居然也想要做武则天。」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