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空气瞬间凝固。

嬴政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

身为帝王,他自然知道创造一个盛世有多么困难。

有些时候。

盛世需要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和一代人的励精图治才可以达到。

在战乱年代,盛世更是百年难得一见。

然而毁灭一个盛世,就太简单了。

有些时候,仅仅需要上位者一个错误的政令,或是一场战争的失利,就足矣。

这一刻,嬴政的心情紧绷到了极点。

“老李啊.....你可千万别犯浑啊!”

......。

与此同时。

大唐武德年间。

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刚才还灿烂无比的笑容顿时凝固在脸上。

他们俩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了。

盘点李隆基的这一期节目。

除了开元盛世是个惊喜。

其他一个噩耗接着噩耗。

这特么谁顶得住啊!

妈的看不下去....不看了,太特么折磨人了。

此时。

父子二人的笑容转移到了一旁看热闹的李建成脸上。

自从李世民上金榜之后,这个时空他的太子之位就成了李世民的囊中之物。

毫不夸张的说,李建成这段时间的怨气简直比红衣厉鬼还严重。

可现在的他已经无法撼动李世民的势力。

只能一逮着机会....仗着兄长的身份阴阳李世民两句。

然而此时的李渊和李世民谁也没有闲心去关注一旁的李建成。

他们爷俩的注意力全被苍穹上的‘深渊’两个字所吸引。

能让金榜用出‘深渊’二字来形容。

大唐的恐怕情况不容乐观。

几乎是同一时间。

父子俩眉头一挑。

想到了同一种恐怖事情的发生。

卧槽!

我大唐不会要亡了吧!!!

.......。

大汉。

刘邦的一颗心都悬了起来。

他上一秒还沉浸在开元盛世的巨大满足之中。

刚回过神。

就看到了金榜盘点到此处。

一下子慌了神。

难道如此强盛的大唐,也会跌入深渊吗?

.......。

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一声叹息。www.

当即给自己的孩子们加了一条祖训。

“凡大明后世皇帝,均不许沉迷女色....凡有沉迷女色者...大臣们可联合惩罚皇帝!”

朱标:“.......?”

“爹你立这条组训的时候脸红不?”

“你要不先数数自己有多少儿子?”

朱棣:“......大哥说的对!”

朱元璋:“......?”

.......。

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发自内心的对开元盛世表示可惜。

这场安禄山的叛乱,本不该持续数年的时间。

如果李隆基没有临阵斩杀封常清,高仙芝二人,安禄山根本跨不过潼关。

退一步讲。

高仙芝,封常清二人死后,哥舒翰一样能够守住潼关,跟叛军慢慢耗。

不出两年,叛军必然自乱阵脚,顷刻间土崩瓦解。

可惜年迈的李隆基频频犯浑。

居然连发数道皇令催促哥舒翰率领临时组建的民兵出潼关与叛军决一死战。

民兵哪里会是边军的对手啊。

可惜了如此辽阔的盛唐!

如果李隆基能够少活二十年就好了!

朱棣心中想到。

可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

历史没有如果,没有可能。

只有选择和结果。

几千年历史中这么多盛世翻车的例子摆在那里。

所以朱棣的一生,算得上是如履薄冰。

他生怕自己有一个大的失误,葬送了大明的大好山河。

.......。

大元。

忽必烈不由得为大唐惋惜。

在华夏诸朝中。

只有大唐让他为之钦佩。

只可惜这头东方的雄狮。

从这里开始,

大唐的荣耀便一去不返了。

......。

大清。

康熙帝一字不落的观看金榜。

尽管他已经从史书上无数次了解大唐的的开元盛世。

但都没有金榜上盘点的真实。

让他如同身临其境。

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了大唐这几十年的时光一样。

这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

大清。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等了这么久。

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他不由得对着金榜露出了嘲讽的笑容。

华夏的皇帝们总会犯错。

他乾隆就不一样,这一生全是功绩。

平定新疆叛乱。

完善了对西藏统治。

使的大清版图来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极。

可以说他的一生根本没有任何污点。

单单是这一点。

就是华夏历代的皇帝们无法睥睨的。

他真想对着华夏的皇帝们吐槽一句。

你们懂不懂‘十全老人’的含金量啊!

......。

盘点继续。

金榜的画面之中出现了一个腰粗膀圆的男子。

此人正是安禄山,长像奇丑无比。

腰间挺着个比怀胎十月还要大的肚腩。

远远望去,就如同西游记里的猪刚鬣!

紧接着,金榜开始了文字盘点。

「安禄山生于武则天长安三年,父亲是西域康国胡人的后裔,母亲是突厥巫师,因祈祷战神“轧荤山”而生下他,故以轧荤山为名。后来,其母改嫁突厥人安延偃,他便以安为姓,改名禄山。」

「说到安禄山,此人的发家史可不一般。」

「安禄山掌握六种语言,按理来说,这样的人才应该担任外交官一职。」

「可安禄山却想一夜暴富,所以趁着年轻在唐朝的边境上做着倒卖商品的生意。」

「事实证明,他放弃自己的翻译官的优势是个不明智的选择。因为他做生意的本事确实不怎么样,一直到三十岁也只能勉强混个温饱,更别说发财了。」

「到了开元二十年,安禄山已三十多岁,还是混得一塌糊涂,可能太急着发财,鬼迷心窍,他就在贩羊的时候故意缺斤少两,结果被人识破,以“欺诈罪”绑赴公堂。」

「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打算把他乱棍打死,但见他身形魁梧,是块当兵打仗的料,于是就放了他,还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当亲兵。」

「安禄山从此咸鱼翻生、苦尽甘来,一路顺风顺水为唐朝屡立奇功,很快被提拔为偏将。」

「然而,事实证明幸运女神永远不会只眷顾一个人。」

「开元二十四年,安禄山升任平卢讨击使后,奉张守珪之命讨伐奚和契丹,常年的军功让他变得自大,所以此战不出意外的惨败而归。」

「按例,安禄山当斩!」

「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念其骁勇,不忍诛杀,就把他执送东都,想要听凭朝廷发落。」

「当时唐朝宰相张九龄见安禄山面相丑陋,不像个好人,便不留余力的劝说你将安禄山处死。」

「你不但没有处死安禄山,反而还升了安禄山的官。因为你想要效仿太宗,想要通过安禄山告诉世人,你李隆基有容人之能,大唐有容人之能。」

「在你唐朝,不论是何民族,只要为唐朝立下大功,便可得到重用。」

「此举颇有成效,后来,陆续有许多胡人担任唐军的将领,为唐朝屡立奇功,打的周边势力连连叫苦。」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