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

李治看到安史之乱爆发的这一幕,顿时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

他急忙将目光瞥向父亲。

果然。

此刻的李世民脸色黢黑,

李治心里顿时一个咯噔。

“我靠.....这李隆基的锅总不能怪到我的头上吧!”

“这没道理....我和李隆基差了好几辈......等等.....好像也没差几辈!”

“坏了卧槽.....我又要凉!”

李治心中刚想到此。

李世民就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他的方向,脸上还带着和煦的笑容。

并且,老爹已经起身朝他走来。

手里拎着一根棍子,

走着走着还随空挥舞了几下。

发出‘呼呼’的声音。

下意识的。

李治浑身一抖。

感觉屁股已经开始痛起来了。

他几乎是用带着哭腔的语气朝着李世民乞求。

“爹.......武则天的锅我背了.....李隆基的锅不该我背啊!”

“真不能再打了......放过孩子吧!”

李世民‘哼哼’一声。

一个猛冲朝着李治跑去。

紧接着大明宫内又一次上演了李治鬼哭狼嚎的歌声。

......。

大唐天宝。

正在和杨贵妃卿卿我我的李隆基看到金榜的内容顿时大惊失色。

脚下一滑,直接摔在了贵妃的身上。

他一时竟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的惊恐和愤怒。

只是喃喃道。

“反了,安禄山反了!”

“他居然真的反了!”

“他怎么会反!”

“朕对他这么好,他怎么忍心反朕!”

这件事对李隆基的打击实在太大。

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

......。

大清。

康熙知道,从安禄山起兵的那一刻起,结局就已经注定。

胡人蛮夷好战,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但仅仅只是好战,是长久不了的。

如果他们满人依旧像胡人一样只知道打打杀杀,那一辈子也就只能是个游牧民族。

所以他们的祖先努尔哈赤保留了游牧民族的好战天性,又学习了汉族的文化。

将两者结合,他们满人自然就成为了这世界上的王者。

战无不胜,所向睥睨。

所以康熙很认同汉族文化!

当然,汉人的士大夫除外,这群玩意他康熙是真的看不上。

除了会舔之外是屌用没有。

有时候他们甚至都会为了争当舔狗而大打出手,真是让人无法理解。

相比于宋明二朝。

清朝的这群士大夫算是最没骨气的了。

......。

大明。

朱元璋看到李隆基执迷不悟的样子,顿时冷哼一声。

“李隆基啊李隆基,你居然还想着感化外族蛮夷?”

“若是这些个野蛮人能够被感化,大宋他还至于被灭国?”

“宋朝几百年不遗余力的对这些北方诸国扶贫扶了这么久,换来的是什么结果?”

“换来的是欺辱,是靖康之耻,是灭国!”

“呵呵!”

“对于这些蛮子,除了打服他们,别无他法!”

“感化他们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些蒙古人在华夏大地上经历汉化近百年的时间,他们学会礼仪和尊卑了么?”

“元祖忽必烈不也是靠着汉人的鼎力相助才夺得汗位。”

“然而他们骨子里仍旧没有把华夏当作自己的家,对于百姓,他们随意烧杀淫掠。”

“对于土地,他们从来不会去管理,可怜我华夏的肥沃土地,居然被他们当作放牧的牧场!”

“即便是成了帝国的统治者,他们骨子里还是打打杀杀的那一套!仍旧以为暴力可以驯服这世界上的一切!”

朱元璋亲身经历过暴元的统治,深刻的知道这群人的内心是如何崇尚暴力。

他们就是一群只知道占有和抢夺的人。

朱元璋很难理解李隆基此时的心理。

他一个幼年经历过这么多挫折的帝王,为何还会有如此侥幸的心理?

胡人若是能被感化,他还能叫胡人吗?

......。

大宋。

“啊秋!啊秋!啊秋!”

赵匡胤接连打了几个喷嚏。

下意识说道:

“唉......是不是有人在讨论我!”

“讨论我干嘛?今天的主角不是李隆基吗?”

......。

金榜的文字盘点继续。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河北道、河南道各郡县的加急战报就同雪片般地飞到了你的手上。」

「总不能大唐所有的官员都跟安禄山过不去吧?此时,你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终于清醒了过来。」

「但是你根本想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安禄山要造反?」

「你曾经给予安禄山这么大的倚重、信任和恩宠,可到头来为什么会换来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是啊,为什么呢?」

「没有人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这一刻,你感受到了自己内心巨大的失望,恐惧,以及被背叛的愤怒。」

「时至今日,过去与安禄山“君臣相悦”的一幕幕还在你脑中清晰地浮现....这一幕幕,更像是对你晚年昏庸的嘲讽。」

「你决定,要亲手将安禄山送往地狱。」

「当你确定安禄山的反叛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后,你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召回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见驾,商讨平叛战略。」

「封常清久镇西域,素以骁勇善战著称,西域的情况比北境更加恶劣。所以封常清带兵打仗的本事半分不输安禄山。」

「商讨一番后,封常清主动请命剿贼,你当即任命封常清替代安禄山为新上任的范阳、平卢节度使,并让他即刻开赴洛阳,募兵御敌。」

「与此同时,你又下令以朔方右厢兵马使、九原太守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以掎角之势包围叛军。」

「此时的河南方面,你一共设置三道防线。」

「陈留等十三郡城组建抗击叛军的第一道防线,其目的是为了减缓叛军南下的速度,给后方的封常清争取足够的时间在洛阳布防。」

「而封常清将在洛阳就地募兵,以东都洛阳构成第二道防线,也是反击叛军的主力。」

「与此同时,在你的皇令下,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率五万人镇守陕郡作为第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遥相呼应,互为支援。」

「做完这一切,你终于松了口气,常年醉生梦死的生活已经让你丧失了当年的雄心。」

「面对叛军,你没有丝毫胜利的把握,只能祈祷前线将士们能够大获全胜。」

「你觉得,自己设计的三道防御计划还是比较靠谱的,以大唐的军威,对付叛军足以。」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