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活宝又是唱得哪一出?

所有人下意识地望向简宁,简宁虽面无表情的,可心里却是在喊冤。

这事……

可不是她想出来的啊!

只是闲聊中,她无意中说了句,邸报若为天下用,便无法蒙蔽圣听的话。

她无意一说,没想到正德倒听进去了。这会儿所有人都望着她,着实有些压力太大。

她心里浮出不好的预感。唐寅来了京城一直住在常州会馆,因着刘瑾的事,她至今未与唐寅碰面。只是她听胡彦书说,朱厚照召见了唐寅了一次,觉他颇有正气,还说将委以重任。

他说的重任该不会就是办报吧?

李东阳将简宁的神色看在眼里,见她面无表情,心里轻笑。

到底还是年轻。此刻的无表情就是有内容,看来这事十有八|九也是与她有关的。

“不知陛下要办什么邸报?”

李东阳问道:“这邸报素来只行在公门,陛下说的邸报又是?”

“大明重教化,读书人不知凡几。所谓有教无类,朕觉着这邸报也可面向百姓,好让其知晓圣人之意,朝廷动向。”

正德显然是有备而来,“民间书籍颇贵,邸报雕刻简略,可弄上几个内容,一为朝廷动向与政策;二为乡野轶事;三为圣人教化……如此等等,可半月一期,先在京城发布,然后再办到江南等地去。”

厉害了!

简宁有些惊异。是自己的言行影响到正德了么?这完全就是现代报纸的雏形啊!

“太祖在位时,贪官不知杀了凡几,可贪腐未尽除,各官员依前赴后继,朕近日有所思,发其因有二:一,上下蒙蔽,勾连成群,自行包庇之事,贪腐难除;二,我大明官员所受俸禄过低,以一县为例。堂堂七品知县月俸不过七石五斗,还常以物折冲,导致到手俸禄实际价值却不足七石五斗。

衙门除去个别佐贰官,皆无俸禄,全靠知县衙门拨出。数无常定,便有空子可钻。既是官员操守良好,可却也是捉襟见肘。地方无钱,每年缴纳中央定数又不可变,只可盘剥百姓,如此下去,这大明就不再是朕的大明了……”

厉害啊!

简宁眼里都要冒小星星了!

朱厚照这是朱棣附体了么?目的是办报,可为了让群臣答应,就再画个饼:加薪。

这等好事谁能拒绝?谁敢拒绝就是跟天下当官的为敌啊!

“听陛下这意思……”

杨廷和站了起来,“就是衙门那等杂役也等入册享受俸禄?”

“这是自然。”

正德道:“虽是杂役可却也是为朝廷办事,也应给与米粮薪酬,从此地方账面上就不作这笔账了。”

一番话说得众人耳边嗡嗡的。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正德今日会来这么一出,看样子已是筹谋良久了。

这一瞬,几个老臣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陛下终于长大了啊,知道谋算他们了。

可地方上的账不做了,灰色收入就变少了,这对很多人来说也是颇为不高兴的事。可谁又敢开口反对?皇帝这是赤|裸裸的阳谋,谁敢反对就是与天下官员,天下皂吏为敌!

“敢问陛下,这是要加多少?如今国库……”

正德呵呵一笑,道:“朝廷之事乃是大事,朕只是有这个想法,具体如何实施还得请诸位臣公好好商量。依朕看嘛,这北地贫苦,南地繁华,物价也尽不同,所以这钱怎么加,诸位爱卿还得好好商量下,总得取个中间数,所有为官的都不能亏了,免得他们去为难朕的百姓。

至于钱?张永近日又出海了,这回朕组织了十三条大船,前去日本,朝鲜等国贸易,其中利润如何诸爱卿不用我说了吧?说来也怪,朕组织着人去海贸了,那些倭寇倒是不来了,难道真如民间传言,这倭人是无法跟咱们贸易才下海打我们的么?”

一番话说得几个老臣面红耳赤。张永那次回来后就在京里成了大名人,海贸的利益让这些老臣也是吓了一跳。

现在私下海的海商还无法跟嘉靖朝比,官商勾结的也较少,而这些还留在朝里的老臣还算守规矩的,所以并不清楚海贸利益能大到这地步。

如今大明穷得叮当响,兼着户部尚书的李东阳可是连将自己煮了的心都有了。碰上这样折腾的主,就是再多的钱也经不起折腾啊!

所以见朱厚照要自己做海贸,他支持也是有这个原因的。实在是国库经不起这位主折腾,最好自谋生路去。

此刻听朱厚照又提这事,心里不由一动,难道陛下是要用内库补贴国库么?

正想着,却听龙椅上的人道:“好了,今日是家宴,这些事就不提了。诸位爱卿,尽情吃喝,有些事朝堂上再商量。”

这个缓冲也是做得极妙的,莫说是朝臣了,就是和朱厚照日日相处的简宁都有些怀疑,这熊孩子是不是得了什么高人指点?怎么一下就开窍了?

朝臣们心里也有数也就不再纠结这事。至于报社的事,陛下都给他们加工资了,这点小要求都不满足,这是真要逼死皇帝?

歌舞宴会,热热闹闹,看似繁华的表面下不知涌动着多少暗流。当皇帝,真是不是人干的活……

走出乾清宫透气的简宁回头望着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不由轻轻摇头。自己要在其中,早就被憋死了,得亏熊孩子能撑到现在,也是意志坚定啊!

“简先生怎出来了?”

正想着,一个温润的声音传入耳中。简宁转身,见来者年约四十多,面容清秀,风度雅致,再见他打扮,便是福身,“民女见过杨大人。”

“哦?”

杨廷和来了兴趣,道:“你我未曾见过面,你如何得知我是谁?”

“世人都说内阁中的杨先生风度翩翩,姿容优雅,今日乾清宫家宴,能入列者非等闲,以年岁来看,也唯有先生了。”

杨廷和哈哈大笑,“都说晋陵先生聪慧过人,果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杨大人谬赞了。与大人相比,民女不过是萤火之光。”

简宁不动声色地回着话。她可不信杨廷和也是出来透透风的,定是有话要说。

果不其然,客套过后杨廷和便道:“陛下如今成长了,我等老臣甚为安慰,这邸报一事也不知陛下如何想出来的,对天下是否又有什么影响?”

“杨大人这话该去问陛下。民女一介女流哪懂天下事?”

好你个小狐狸,说话当真是滴水不漏。

杨廷和面上笑着,心里却将简宁骂了一通。正德胡闹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至于今日的英明也让这群臣子觉得是高人在背后点播,而这个人正是简云舒。

“先生这话就谦虚了。”

杨廷和呵呵一笑,“你我虽是初次相见,可说来也算是老朋友了。是朋友就该坦诚相待,毕竟我们的敌人都是一个人。”

“呵呵。”

简宁也笑了起来,“民女何德何能,能与内阁的大人以友相交?民女所求也不过是些安慰日子罢了。”

“可有人让你安慰不得,你若不反抗只若鱼肉。”

说罢他便是压低声音,道:“不要忘了,朝中正直之人不多了。”

“过刚易折,有些人天会收拾的。”

“过刚易折?呵呵,先生似乎忘了这话也有句应景的。”

杨廷和注视着简宁的双目一字一顿道:“过柔则靡。”

简宁垂下眼,低低道:“两位先生这是要将我一小女子推到前线去么?”

杨廷和愣了下,刚要说话却听那女子道:“可两位先生又能给我什么好处?”

杨廷和又愣住了,这人的脑思维他着实有些跟不上了,难道陛下喜欢她就因为这个?

两个都是跳脱的人?想一出是一出?

“敢问杨大人,我大明如今国势如何?”

“自是如日中天。”

“如日中天?”

简宁冷笑,“这话,大人自己信么?”

她眯眼,“历朝历代败亡根本在于土地兼并,天下就这么大,土地就那么多,我大明不重商,不行海贸事,大人,你觉这天下还有多少土地能分给士绅?吃不饱饭的农民又该何去何从?”

杨廷和蹙眉,“这不是你该关心的事。”

“说得对。所以诛杀奸佞,清君侧的事也该交给你们男人来做。”

简宁福身,“大人,民女告退。”

“慢着!”

“大人还有何见教?”

简宁侧过身,望着杨廷和。

杨廷和打量着简宁,眼前的女子气质冷傲如冰,一双眼幽深得叫人看不出她任何心思。明明是个冷漠的人,他却在她身上看到了一把火,一把全天下女子,不,甚至是男人都不敢想的事。

“你道该如何?你又要什么好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简宁忽然道:“昔日张养浩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历朝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望着潼关景色写下了这首词。大人,您饱读圣贤书,如今高官得作却忘了当初的抱负了么?”

这一声质问令杨廷和身子不由一震,他眼里露出惊异,好似被人猛地敲了下,当年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竟是令他神思恍惚了起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