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都察院、刑部官员的相继落马,整个朝堂也不免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新帝刚刚登基两月,朝堂之上便发生这么大的动荡,文武官员一时间竟有些不知该如何自处。

有人觉得理所当然,也有人觉得背后有双无形的黑手。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户部、兵部、刑部空出来的那些位置该怎么分配。

平日里那些俸禄低、活儿最苦的小官们,也活泛了心思,四下走动着,希望能够更进一步。

整个朝堂,也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一次权力的重新洗牌,无论是浙党、齐党、楚党还是东林党,都在这两件案子当中,损失惨重。

内阁与吏部也是忙的不可开交,开始重新拟定新的官员人选。

朝堂之上熙熙攘攘,后宫之中也不平静。

乾清宫。

“皇爷,此案共计查封三百八十四家,查抄银两千五百万两,黄金一百万两,宅院四百七十三座,良田两百三十五万亩,各种珠宝首饰、古玩字画不计其数.....”

魏忠贤神采奕奕、满面红光的拿着一份清单,向朱由校汇报着此次的收获。

“呵~,看来这天底下,赚钱最快的方法,莫过于抄家啊,仅这一个案子的收获,就顶的上我大明国库十年的收入了!”

听到这些数字,朱由校也不由轻笑一声。

接过魏忠贤手中的清单,看着记录的那些密密麻麻的财物,朱由校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大明逐渐崩塌的景象。

此情此景,不禁让朱由校想到了后世的崇祯。

正值国破之际,崇祯放下天子的尊严向百官借钱,都没能凑出十万两,结果人家李自成随便一抄家,便抄出了七千多万两。

大明有的是钱粮,但却不在国家手中、不在百姓手中,而在这些蛀虫手中。

这,还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屠刀既然已经挥起了,就不能再停下了。

心中打定主意,朱由校将清单略微浏览一番之后,便将其放到了一旁。

“这次差事办的不错,该有的赏赐,朕也会一分不少的派人送到东厂去的!”

“谢陛下天恩!!”

魏忠贤闻言不由大喜过望,连忙叩首谢恩。

朱由校笑着摆了摆手,随即问道:“魏伴伴,如今京城闹出这么大动静,就没人有其他的动作吗?”

“其他动作?”

魏忠贤闻言,也不由微微一怔,看着自家皇爷古井无波的面色,心中不由升起一种可怕的想法。

是有人想趁机谋朝篡位?还是有人想暗害天子?亦或者,皇爷又想掀起大案?

想到这些,魏忠贤的身体也不禁开始颤抖起来,只觉得有些口干舌燥。

此时的他,毕竟还不是后世的九千岁,还没有经历过这种大风大浪,心中有些惊惧也在所难免。

望着跪在地上不断颤抖的魏忠贤,朱由校的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随即问道:“李选侍最近的情况如何了?”

“回皇爷,奴婢前日曾问过太医,据他们说,选侍娘娘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不能进食......”

见皇爷突然扯开话题,魏忠贤不由暗自松了一口气,而后将李选侍的情况详细的说与了朱由校。

“李选侍不过染了一个小病而已,为什么病情会越发的严重了?”

朱由校的怒吼声回荡于暖阁内,周围服侍的宫女、宦官也不由一脸惊惧的跪了下去。

魏忠贤颤声道:“回皇爷的话,这都是那些御医说的,奴婢也不清楚其中缘由!”

朱由校怒声骂道:“混账,选侍乃是先帝宠妃,病成这样,怎么可能没有缘由?那帮庸医到底是怎么诊治的?”

魏忠贤赶忙道:“请皇爷放心,奴婢一定尽快弄清楚!”

朱由校点了点头:“两日之内,定要给朕一个回复,知道吗?”

魏忠贤闻言身形一颤:“是,皇爷!”

“好了,朕也累了,你先下去吧!”

说着,朱由校冲着魏忠贤挥了挥手,而后靠在椅子上,闭上了双眼。

“奴婢告退!”

魏忠贤随即爬起身来,躬着身子,向外退去。

走出乾清宫的魏忠贤,扭头望了一眼紧闭的殿门,目光之中仍旧带着一丝惊惧,一阵冷风吹过,让他不由打了一个寒颤,而后快步向着宫外走去。

第二日清晨,早早起来的朱由校,便来到乾清宫前,做起了早操。

直到额头渗出一丝细汗之后,朱由校这才停了下来。

在一旁伺候的王安也领着一帮宫女走上前去。

朱由校接过一个湿毛巾一边擦脸,一边问道:“大伴呐,朕的内帑,现在有多少银子了?”

“回皇爷,这几次抄家共抄没白银四千五百万两,黄金、珠宝、古玩字画、田产等,共折合白银三千万两,除去各种赏赐之外,内帑目前尚有六千七百万两的财物!”

“这么多了.....?”

听到王安汇报的数字,朱由校也不由愣了一下,不知不觉间,自己突然就变成有钱人了。

王安道:“回皇爷的话,这几个案子加在一起,总计抄了五百多家,不算多的!”

“呵~,这倒也是!”

朱由校轻笑一声,比起那些巨贪、富商而言,这点儿钱,确实不算多。

吃过早饭之后,朱由校来到了暖阁开始翻阅起了内阁送来的题本。

虽然朱由校对外放出消息,说自己一心沉迷于木匠活儿与内工院,但是实际上他仍旧将大多的精力放在了政务上面。

自从朱由校惩罚百官抄写一百遍之后,官员们也学乖了,所上的题本也不敢在随意堆砌辞藻、引经据典,题本内容也极为精简、一目了然。

再加上有着内阁的票拟,因此,朱由校批阅起来,也是甚为轻松。

“呵~,朕的内帑,好不容易有点儿钱了,这么快就被盯上了?”

看着刘一燝送上来的一封题本,朱由校不由苦笑一声。

题本上的内容不多,就是请求朱由校能够调拨三百万两白银,购买一些木炭、粮食、棉被、棉衣等过冬物资,用以帮助北京以及北方各地的百姓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

再一看内阁的票拟,同样是希望皇帝能够拿钱出来帮助百姓。

朱由校看着这封题本也没多想,随即写道:“同意,由内阁与锦衣卫共同负责!”

批阅好了之后,朱由校随即拿起徐光启的一封题本。

这封题本,也是要钱的,希望朱由校能够拿出两四万两白银,作为新军的饷银和军械研究。

朱由校想也没想,便写下了同意。

最后一封,是英国公张维贤上的,同样还是要钱的。

“哼~,百姓过冬、新军训练要钱也就罢了,这京营也敢如此狮子大张口?”

看着题本上,竟然希望他拿出四百万两百银子作为京营军饷,朱由校不由怒哼一声,将其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