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这……?”

见到朱由校准备将自己的提议交给袁应泰去办,王在晋顿时身形一颤,面上满是不解与失落。

“朕知道王爱卿一心为国,但是这件事情,是个得罪人的差事,而且阻力重重,你很难办好……”

朱由校顿了顿,继续说道:“袁应泰是东林人,由他来办,最是合适不过!”

王在晋急声道:“陛下,臣不惧任何险阻,纵然一死,也绝不会有负陛下重托,还请陛下……”

“哎~,你不怕,朕怕!”

朱由校抬起手,打断了王在晋,继续说道:“王爱卿乃是难得的国之栋梁,将来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你去办,为这种事情,将自己陷进去,太不值得了!”

听到这话,王在晋微微一怔,看向朱由校的目光之中,满是感动。

他知道,天子这么做是为了保护自己,虽然自己的提议成为了他人的嫁衣,但是能得君上如此厚爱,一切也都值得了。

朱由校笑着说道:“好了,今日先这样吧,王爱卿远来劳累,朕为你准备了一处宅院,你还是先行回去好好休息,待过年之后,再去户部报备!”

“多谢陛下厚爱,臣告退!!”

得知天子为还自己准备了宅院,王在晋心中一暖,并未推辞,躬身一礼之后,在一名宦官的引领下,向着宫外走去。

待王在晋离开之后,朱由校返回了暖阁,坐在御案后方,手指不断的磕着桌面,细细琢磨着。

王安低眉顺目,侍立一旁。

方才朱由校与王在晋说的那些事情,都是涉及国政之事,而且牵扯极广,一个不慎,就会惹祸上身。

虽然王安与东林人走的很近,也知道陛下是在算计那些人,但王安却并不准备将这事儿传出去。

毕竟关系再好,他也没到为对方卖命的地步。

“大伴,如今内帑之中,有多少银子了?”

“回皇爷的话,连同几次抄家还有肥皂、香水的收益,内帑之中,现有存银三千五百万两,黄金八十万两。

如果算是那些店铺、宅院、土地的话,总计能有五千万两。”

王安也是如数家珍,将内帑的情况详细的说与了朱由校。

“呵~,看来,还是抄家来钱快啊,这么短的时间,内帑的银钱就翻了一翻!”

得知自己竟然这么有钱了,朱由校也不禁笑出了声。

王安笑吟吟的回道:“回皇爷的话,这些银钱,都是贪官、地主积攒多年的家财,数目肯定不少的!”

“是啊,这些可都是民脂民膏啊!”

朱由校点了点头,不由感慨万千。

每富一个贪官、地主,便会有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随后朱由校看向王安,凝声道:“大伴,朕交给你一个差事!”

“请皇爷吩咐!!”

见朱由校终于肯给自己发派差事了,王安也不由心中一喜。

自从朱由校登基,先后重用了魏忠贤、王体乾、骆思恭、魏朝之后,王安就看的出来,自家皇爷是一个喜欢实事之人。

想要获得青睐与信重,唯有多多办事才行。

“你从内帑之中,取出三百万两白银,过年之后,便前往通州、昌平以及顺天府周边各县,开设新的店铺,今后这些店铺,全都由你负责!”

“是,皇爷!!”

自家皇爷爱钱,对于开设店铺一事,王安非但没觉得有何不妥,反而还开心不已。

毕竟,经营商铺,不仅来钱快,而且也不需要向魏忠贤、骆思恭那样去得罪人,更不需要向王体乾、魏朝那样四下奔走。

这简直就是一个既轻松,又能立下大功的事情,皇爷如此厚待自己,王安心中也是感动不已。

看着王安喜形于色的模样,朱由校暗自一笑,然后说道:

“除去售卖肥皂、香水、白糖、精盐的店铺之外,每个县也要开设两个粮铺!”

“粮铺?”

王安微微一怔:“敢问皇爷,这粮铺的粮食该从何而来?”

开粮铺虽然也很赚钱,但也需要大量的粮食支撑,但是如何弄到粮食,却是一个大问题了。

朱由校眼皮一翻:“当然是去买了,商人、地主还有那些士绅,那些人手中粮食多的是!”

王安一脸迟疑的说道:“可是皇爷,那些家伙都是貔貅,只进不出,而且想要从他们手里买粮,只恐价格过高,这样一来,会赔钱的……”

朱由校没好气的瞪了王安一眼:“他们只进不出,你就不会把他们肚子刨开?

粮食价格过高,你就不会想办法让他们降低降价?

该怎么做,还要朕全都详细的交给你吗?”

“奴婢不敢!!”

见朱由校有些生气,王安赶忙躬身,连道不敢。

朱由校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行了,下去准备吧,如果这些事情办不好,朕也不介意交给魏忠贤去办!”

“请皇爷放心,奴婢定然让皇爷满意!”

王安心中一紧,赶忙应承了下来,告退离去。

看着王安离去的背影,朱由校不由摇了摇头,这个王安,还真是不如魏忠贤机灵。

想到魏忠贤,朱由校眼珠一转,旋即冲着一旁的小宦官招了招手:“去,把魏忠贤找来!”

“是,皇爷!”

小宦官答应了一声,旋即快步离去。

不多时,魏忠贤便神色匆匆的来到了暖阁,刚一进殿,便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奴婢拜见皇爷,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摆了摆手:“起来吧。”

“谢皇爷!”

见礼过后,魏忠贤也哈着腰,来到了御案前。

“最近东厂都在做些什么?”

“回皇爷的话,最近东厂又查处了几个欺压百姓的地主,查获的银钱、土地、粮食正在清点之中。”

“呵~,你倒是挺勤快的,那些粮食大概有多少?都是怎么处置的?”

朱由校轻笑一声,随即问起了粮食的情况。

“回皇爷的话,那些粮食大概有五万石左右,奴婢准备依照市价,将其卖给其他地主,那些人喜欢囤粮,很快就能卖出去。”

明朝的一石,对比当时的斤两,差不多是一百五十斤左右。

当然,这些只是官方的收粮标准,那些黑心商人、地主,往出卖粮、借粮的时候,都会在称粮的斛上做些手脚,一石130或是120都很正常。

而魏忠贤这里说的数目,都是足称的数目。

朱由校不由冷笑一声,“呵~,只是几个地主而已,竟然储存了这么多粮食,他们这是准备做什么?想要谋反吗?”

如果按照一个百姓一日食用一斤半的话,这五万石粮食,足够十六万的百姓,食用一月之久,这个数目,委实有些惊人了。

“嘶~!”

一听这话,魏忠贤也倒吸了一口凉气,喉头忍不住滚动了一下。

他本以为,自己抄家的行为,已经够狠了,但没想到自家皇爷更狠,直接就定了一个谋反的罪名。

这是准备诛人九族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