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驿站休息了一晚,骆养性询问了一下刘承云妻子的意见之后,便赶着马车继续向南赶去。

赶路期间,骆养性也时不时的与刘承云的老母进行着搭讪,试图能够从她身上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可惜的是,不知是年纪大了犯糊涂,还是因为过于谨慎,刘承云的老母,始终不曾吐露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尽管知道套话行不通了,但骆养性的态度也没有变化,依旧伯母长,伯母短的叫着。

一日后,骆养性带着刘承云家属,走出了北直隶的地界。

另一边,骆思恭也接到了驿站信使送来的传信。

看完传信的内容之后,骆思恭当即赶往了皇宫。

“看信中意思,这个刘承云的老母,应该是掌握了什么能够要挟刘家的东西?”

朱由校看完书信上的内容之后,也不由皱了皱眉头,然后抬眼看向了骆思恭。

“是的陛下,臣的儿子一向心细,他能传来此信,定然不会无的放矢!”

骆思恭点了点头,适时的在朱由校面前说起了自己儿子的好话。

朱由校只是笑了笑,随即问道:“爱卿啊,依你的猜测,这个刘承云的母亲掌握了什么东西,竟自信到能让刘家冒着被牵连的危险,来收容他们这些逆犯?”

“这个嘛……”

骆思恭微微一怔,旋即皱眉思考起来。

思虑片刻,骆思恭旋即凝声说道:“陛下,依臣之见,能够迫使刘家冒着那么大风险来收容逆犯家属的,只有更大的威胁。”

朱由校眉头一抬:“何为更大的威胁?”

“回陛下的话,这刘家经营的船舶生意,涵盖了江西、浙江、福建等地,能够将生意做到这么大,若是没有走私的支撑,绝对是不可能的。

可他们若想能够长期从事走私,除去地方官府以外,定然还有其他势力的支撑,至于这个势力……”

“倭寇,是吗?”

不待骆思恭说完,朱由校也冷笑一声。

“回陛下,这只是臣的猜测而已……”

骆思恭一凛,并未接着话茬说下去,虽然他心里是那么想的,但却不能由他说出来。

见骆思恭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朱由校也是没好气的说道:“行了,有什么好怕的,现在已经没有诬告反坐了!”

“陛下说的是!!”

骆思恭闻言,也知道天子认同了自己的话,心中顿时一稳。

朱由校摆了摆手,“骆养性这次差事办的不错,爱卿可立即派人前去协助通,尽可能的查清楚,待事成之后,朕也会不吝封赏!!”

“是,陛下!!”

听到天子对自己儿子的认可,骆思恭不由心中暗喜。

在大明,通倭那可是惊天大案,如果自己的儿能够顺利破获的话,定然能够借此提升,甚至平步青云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有了陛下的许诺,对于此时的骆思恭来说,刘家即便没有通倭,他也要想办法让他们通倭。

至于罪名什么的,那就更好办了。

反正陛下也说了没有诬告反坐这一罪名了,只要有心去查,总能查出一些东西来的。

就算查不出来,也能制造出来吧?

看着骆思恭离去的背影,朱由校眼眸深处闪过一抹精光。

他知道,骆思恭今日说的这些话,就是要把自己往刘家通倭的方向引,让自己认定刘家通倭。

骆思恭这么做的目的,他也很清楚,不过,朱由校也没有拆穿的打算。

对于朱由校来说,玩儿心眼儿的话,自己肯定是玩儿不过刘家以及那些新型世家的。B

因此,通倭的罪名,便是解决掉刘家以及那些新型世家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

骆思恭需要一个通倭大案,来为自己的儿子铺路,朱由校也需要一个通倭大案,来铲除那些毒瘤。

两人的需求不同,但是炮制大案的目标一致,因此,朱由校也就懒得去管那么多了。

“看来,江南的这潭水,也得搅一搅了呢!”

轻声呢喃了一句,朱由校旋即扭头看向一旁的王安。

“着内阁拟旨,朕御极一年有余,欲大治天下,当昭告天下,开恩科取仕,广纳天下良才相辅!”

“是,皇爷!!”

王安恭敬的答应了一声,旋即快步退了出去。

旨意传到内阁,方从哲几人也想也不想的当下就拟定了圣旨。

很快,消息传开,朝堂顿时一片欢腾,官员们也纷纷上本称颂。

开恩科,是每位皇帝登基之后,必有得流程。

当然,这也是各方势力趁机谋夺好处的时机。

因此,在百官们高兴之余,所有人也将目光盯在了这次主考官的位置上。

只要能拿到这个位置,那么本届的考生,便与其有了一丝师生情分,成为将来的助力。

是夜。

李三才、高攀龙、赵南星等东林人,再次聚集到了孙慎行的府邸当中。

杨涟、左光斗、袁应泰等人,负责着各项改革事宜,并未能够前来。

因此,这一次的聚会规模,也小了许多。

眼看人都到齐了,孙慎行也放下手中的茶杯。

“诸位,如今陛下降旨,开科取士,此事关乎天下学子的未来,主考官一职极为重要!”

李三才附和道:“不错,只有一个品德高尚,公正无私的主考官,才能为到大明选出一批能才干吏。

因此,这个位置,绝对不能落在那些奸佞手中,以免天下学子受到不公之事。”

“那么,依诸位之见,陛下会任命何人,担任此次的主考官?”孙慎行开口问道。

李三才道:“科举一事,向来都是由礼部操持,礼部尚书孙如游极有可能担任主考官一职。”

高攀龙冷笑一声,“孙如游担任礼部尚书,在陛下登基之前,任由李选侍霸占乾清宫,如此不作为,如何能够担任主考官一职?”

李三才又道:“吏部尚书周嘉谟,总管官员的考核升迁,可为第二人选!”

“哼~,周嘉谟任职期间,毫无建树,之前还因为辽东饷银一案,将自己弄病,如此没有担当,如何能担任主考官?”

高攀龙冷哼一声,对于周嘉谟这个人,更是看不起。

李三才笑了笑,“内阁次辅刘一燝?”

高攀龙又摇了摇头:“不妥,刘一燝主持裁撤军户一事,不可轻易离开。”

随后,李三才说一个人名,高攀龙就会提出反对的意见与理由。

两人这一唱一和,也是告诉了在座的东林人,之前提到的那些人,都不适合担任主考官,尽管上本弹劾。

至于他们为何说的这么隐晦,那也是害怕自己谈话的内容,会泄露出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