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陛下!”

迎着朱由校的目光,戚金恭敬的拜谢之后,这才站直了身子,但其目光,却仍旧盯着地面。

自张居正倒台之后,戚家也没能逃过清算。

虽然不至于家破人亡,但这么多年来,戚金过的也并不如意。

而今突然接到天子召令,戚金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直接带着仅存的三千戚家军老卒日夜兼程的赶往京城。

因此,尽管戚金从朱由校的语气当中感受到了天子的亲和,但仍旧表现的小心翼翼。

朱由校打量了戚金一眼,一脸温和的说道:“戚爱卿一路舟车劳顿,应该好好歇息一下才是,入宫复命,倒也不急于此一时!”

“臣……多谢陛下关爱,只是君命在身,臣怎敢因为劳累而有所贻误?”

听到朱由校那满是关怀的话语,戚金表明忠心的同时,声音也多了一丝哽咽,也许是因为终遇明主的激动,也许是埋藏心底多年的委屈。

毕竟,当年的戚继光可是率领戚家军,为大明南征北战,守卫了大明安宁,宣扬了大明的威名。

如此一位拥有赫赫战功的将军却因为朝堂上的那些斗争,被牵连进去郁郁而终,戚家军这支战无不胜的强军,也几乎落的一个几近消亡的地步。

如此遭遇,换做是谁,能不委屈?

正所谓,良言暖暖三冬。

背负了多年委屈的戚金,今日面对当今天子那亲近的话语,他突然又觉得,那些委屈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听着戚金那略带哽咽的声音,朱由校心中也不由暗自叹息一声。

在原本的历史上,戚金在辽东危难之际,以六十多岁的高龄,率领仅存的戚家军士卒前往辽东与女真作战,最后全部战死。

由此便可以看出,尽管遭遇了不公与委屈,但戚金还是忠于大明的,戚家军也是忠于大明的,只可惜,大明愧对了这份忠诚。

对于戚家与戚家军的这份忠诚,身为后世来人的朱由校,自然是感触非常。

“戚爱卿果真是难得的忠贞之臣,不愧为戚少保的传人!”

面对戚金表露的忠心,朱由校在夸赞的同时,也不忘顺带提到了戚继光。

“陛下,臣自年幼之时,便跟在家叔身边,家叔教会臣的第一个字便是“忠”,忠于大明、忠于君上、忠于天下百姓,臣此生也不敢忘……!”

听到天子提到了自己的叔父,戚金也适时的讲述了自己接受教导的经过。

一听这话,朱由校也心中恍然,看来这戚金是在为自己的叔父叫屈了。

对于这一点,朱由校倒也不甚在意,甚至可以说是乐开了花。

戚金能够如此表现,便说明他是一个将情义看的重于自身利益之人,这样的人,一旦收服,便会成为自己最铁杆的支持者。B

在明白了戚金的心思之后,朱由校便开口对身旁的宦官说道:

“着内阁拟旨,加封已故太子少保戚继光为安国侯,谥号武穆,并着令顺天府与东平官府,在京城及其故居建庙祭祀!”

朱由校的声音不大,却清晰的传入了在场所有人的耳中。

听到朱由校的旨意,戚金不由心头一震,眼圈瞬间就红了,身体也因为激动,而忍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要知道,武穆这个谥号,那可是前宋名将岳飞的谥号。

身为后辈之人,且多年与倭寇、女真等外族征战,戚金对岳飞那可是异常的尊崇。

而今天子为自家叔父追封武穆,也就是说自家叔父在天子眼里,是一个比肩岳飞那样的忠臣名将。

单凭这一点,那就是无上的荣耀了……

虽说按照《明会典》来说,大明武将的谥号,依次为宁、毅、惠、襄、顺、肃、靖,并没有“穆”这个称号,可是如今天子给了,那就是可以有。

而且这种独立于明会典之外,且颇具意义的谥号,才更显的弥足珍贵。

而且后面不仅还追封了“安国侯”,还给了建庙祭祀的待遇,这份恩赏,不可谓不重了。

有了这些,不仅自己的叔父能够名垂青史,戚家也能彻底挣脱之前的束缚,真正壮大起来。

想到这些,戚金不由激动到难以自持,直接跪倒在地:“陛下天恩,臣万死难报,唯有以此残躯,为陛下、为大明,尽忠效死!”

这一次,戚金将朱由校的位置放在了大明的前面,表明了自己效忠的决心。

朱由校看着跪地宣誓效忠戚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追封戚继光谥号为武穆,这是朱由校早就想过的事情。

在他看来,单凭戚继光杀倭寇的功劳来说,封为武穆那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再有就是,这也是朱由校对天下武将的一个激励。

让那些武将们都知道,当今天下重视武人,只要能为民族国家立下功劳者,便能得到应有的一切。

当年的岳武穆凭借南宋的半壁江山,就能把建奴的祖宗打的哭嗲喊娘,而今大明国土尚存、雄关尚在,没道理会比不过南宋那个软骨头。

因此,追封戚继光为武穆,同样也是告诉天下人,大明有良将,区区建奴,不足挂齿。

随后,朱由校起身来到了戚金的面前,伸手拖住了戚金的双臂:“戚爱卿快些起来,朕只望爱卿能够继承戚将军之志,为我大明重新打造出一支天下第一强军!”

“请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戚金重重的磕了一头,然后这才站起身来。

朱由校重新做回了案牍后方,而后凝声说道:“戚爱卿,朕此次召你过来,主要还是因为山东白莲教一事。

朕希望爱卿能够作为秦爱卿的副将,率领勇卫营去山东剿灭白莲教的同时,对其进行训练!”

戚金抱拳一礼:“臣领旨!”

朱由校笑着点了点头,而后看向一旁的秦良玉:“昨日内工院赶制出了一批燧发枪,有一千支,秦爱卿此去可以带上,让将士们轮流练习,后续枪支,朕会派人陆续送去!”

“是,陛下!”

朱由校摆了摆手:“好了,两位爱卿先下去休息,明日便率勇卫营出发吧!”

“臣等告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