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影帝也是从零开始学起的

杨溪的出道方式,和杨深大不相同。

杨深是借了母亲和哥哥的光,第一部戏就被塞到大热剧里演角色出彩、人设讨喜的男三号。

虽说,不是男一,戏份相对少些,但是也足够圈一批颜粉和角色cp粉。

他的后续发力也属于稳抓稳打型,频频与超强实力的知名演员,知名导演,知名编剧,知名制作团队合作。

从未当过一番。

磨练了许多年,才被制片方、投资方肯定可以作为抗收视的一番。

而杨溪,他的出道,基本上,可以说,与他的家庭无关。

杨溪最先为公众所知的,是一个网络上的“民间校草”评比。

其中,与其他帅哥的精修图相比,杨溪的照片是一张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高糊“他拍”。

给他打出知名度的那张图片,是当年他在高中食堂端着餐盘在等阿姨给他打餐时,被不知名的哪个同学拍下来的。

许是本着“要将美传递给全世界”的美好愿望,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将这张照片发到了“民间校草”的评比论坛上。

(他知道自己没有得到本人许可,所以,在投递资料时,他很好的隐去了杨溪的个人信息,网友只能从学校食堂设置,校服颜色等信息来猜测他的真实身份。)

在那个时候,手机像素普遍都不高,照的人物也不清晰。

大部分人都因为糊而眼睛变小,颜值降低。

可是在那张照片里,杨溪反而有种“朦胧美”。

他挺拔笔直的身形,五官搭配完美的脸庞,与无意之中散发出来的围绕周身的贵气,让无数网友路人发出赞叹。

一夜之间,全国的少女的梦中情人的形象达到了空前的一致。

一大批颜粉和路人化成自来水,不停地拉动亲戚朋友给他投票。

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之下,他荣登这个“民间校草”的第一名。

网友们还亲切的给他送上了“打饭哥哥”这个外号。

当时还是普通高中生的杨溪从没想过要继承父母的衣钵进入演艺界。

他学习成绩优异,组织能力也不错,是学校最受欢迎的学生之一。

当当时全国最受瞩目的,刚刚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的知名导演拿着杨溪的照片来找他,邀请他出演自己下一部大制作时,杨溪才知道,原来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已经成功出圈,全国闻名了。

面对大导演的邀请,他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他给那个当时全演艺界都争着要与其合作的导演的理由是:我现在是高三学生,要准备高考,现在,真的没什么时间,而且——我也没演过戏,不是专业演员,你们找我,可能会让你们失望的。为了不耽误您们,还请另请高明吧。

他没说出口的理由是:高考后,我想以后去念我喜欢的机械工程专业,我对拍戏,不是很有兴趣。

那时,他刻意隐瞒了自己的家庭信息,他担心,此导演会以他的家庭为由再对他进行游说,比如,“你身为白飞雯的儿子怎么可能不演戏呢?你有完美的遗传基因啊,不演戏真的浪费了之类的。”

从小,他就被母亲安排去上课程,钢琴.跆拳道.英语.舞蹈等等等等。

学习这些,从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出于母亲的一句,“这个技艺,以后会有利于你圈粉。”

母亲一心想让他以后入圈,现在所学都是为了以后进圈打下基础。

可是,他从小看了太多太多这个圈子里人的那些或起伏或曲折或悲惨的命运。

有时候,一旦踏进去了,许多事情,就不是自己可以做的了主的了。

演艺圈的资本实在是太强大了,这种强大,会诱使人不得不做出改变。

在资本的诱导下,人们很容易就会变得,人不似人。

而他,不想像他看过的人那样,处处受人牵掣。

他只想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以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没想到的是,在他拒绝了那个知名导演后,那个导演给他的回复是:“我的这个角色,你是最合适的人,你现在没有时间没关系,我可以等你。等你什么时候有时间了,我再什么时候开始拍。”

当时,杨溪以为这只是导演为了说服他而向他展现的“诚意”。

成年人的“诚意”大多只是随口说说,杨溪当时并不以为对方回为了他一个人,顶住投资方的压力,调和其他演员,拍摄组的档期,所以,他听后只是笑笑,并未放在心上。

谁知,半年后,已经参加完高考开始享受暑假的他,再一次收到了这个世界知名的导演的邀请。

邀请的电话直接打到了家里,那天很不巧,电话是他的母亲白飞雯接的。

白飞雯之前忙于事务所事务,并不知道自己耗费力气努力培养想让他以后进圈的儿子竟然背着自己拒绝了这样的顶级资源,这个导演的戏,可是有几千人排着队等着上啊!

她在心里DISS了自己的儿子一百遍之后,亲自带着儿子去那导演的公司登门拜访。

当时的杨溪在导演的办公室,看着站在自己身侧不停的对着那导演鞠躬道歉,说自己的儿子“年轻不懂事,有眼无珠”之类的话的母亲,心里升起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心,被触动了。

看着为了自己把尊严放在尘埃里的母亲,竟然让他生出了一种满足感。

一种被母亲爱着的满足感。

一直以来,他都一直以为,自己可能只是母亲为了把她的优秀基因传下来的一个载体容器而已。

杨溪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个角色。

原因一是因为母亲的要求,原因二是为了那天他所感受到了母爱。

原因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而且,对方很显然早就知道了他的家庭情况,但是对方并没有以这个来作为突破点。并且,他没想到,他之前随口说的一个理由,对方竟然真的因为这个理由为他顶住压力,协调各方,一心等他,即使他当时并没有给对方任何承诺。

为了不辜负这份期待,他接下了这个工作。

虽然,他是导演认定的与这个角色无论是从形象气质还是整个人的状态都是最契合的人选。

但是,作为一个新人,拍电影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工作。

他不会找灯光,也不会找机位。

特别是,这个电影还是整部电影的关键人物。

一方面,不想因为自己的失误耽误拖累为这部电影一起努力的大家,另一方面,又努力想证明自己。

他拼命学习,不停的练习,不停的汲取前辈的经验。

就这样,他度过了他有生以来最奇妙的三个月。

第一次的拍戏的经历,让他的对拍戏这件事本身的印象还不坏。

第一次试水,他也没指望自己有什么高超的表演技巧,他甚至觉得有些对不起当初对自己寄予厚望的导演。

暑假过后,他也没能去念自己喜欢的机械专业,而是在母亲的干预下成为了电影学院的表演专业与艺人经纪专业双休的学生。

谁知,在杨溪大学一年级的暑假,也就是电影拍完一年后,电影上映,好评如潮。

杨溪凭借着第一部电影,拿下了国内五大最有含量的奖项的新人奖与最佳男配角奖,与国际三大电影节一个新人奖与两项提名。

他成了国内上升最快的新人。

一时之间,身价倍增。

他被无数人推着向前走。

他的每一步,都背负着无数人的期待,母亲的,公司职工的,粉丝的,投资方的,制片方的。

他,已经不仅仅是“杨溪”这个人了。

他只能不停止脚步,努力地向前走。

在今天的宴会上,他又见到了当年挖掘自己的伯乐,杨溪带着自己的弟弟走近他,多年不见的两个人,举杯畅聊。

杨深向导演问完好,就静静地立在一旁。

他早就提前做过功课,这个导演,并不喜欢那些过于张扬之人。

他今天的任务之一,就是给这位导演留下个好印象。

杨溪开玩笑般的对自己的伯乐说,“当年,我只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高中生,而你当时刚刚拿下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导演的奖项,是全国最受瞩目的导演,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期待你的下一部新戏,你怎么会那么大胆的把宝全都压在我身上呢?你当时也真是胆大啊。”

对方听了这话,只是微微一笑,“很显然,我压对了。”

是啊,他压对了。

那一年,不只是杨溪获奖了,那部电影,也让他有一次拿到了几个极具含金量的奖项。

这几个奖项中,国际的,国内的,兼有。

这部电影现在还在各种“21世纪最值得看的100部电影”“人生必看的100部好电影”“编剧必看的电影排名前50”等各类推荐中。

导演给他的回答是:“当时,你的青涩,紧张,以及——最关键的是,从毫无压力的状态到饱受压力的一种变化,都是那个人物需要的。更何况,你还给了我惊喜。就是你那股不服输的劲,也与那个故事中的人物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

杨溪当年演的,就是一个面容清秀,身世坎坷,一夜之间经受巨变,从纯良少年变成心机深沉的复仇使者的角色。

虽然身处逆境,但是本性纯良,在大是大非上豪不含糊,为了国家荣誉与民族大义,放弃个人恩怨,他以身体为利刃,换取了整个民族活下来的机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