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的父亲,叫张宪连。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自身的天赋从芸芸百姓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第一批大学生。他在受到了分数排挤的插曲后,还是顺利的进入了鄂江市师范大学,并于英语系毕业,属于现在的211范围。

后来又经过了他差不多10年的努力,期间在伊拉克做了5年的翻译官,接着又在南北美、欧洲各国跑过业务,得到了领导的器重,在鄂江市华美集团从一个普通职员升迁成了下属华美五金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在张宪连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与之陪伴的张峰也刚过一个7、8、9嫌死狗的年纪。可能是受到了自身经历的刺激,张宪连用了他那时候最苛刻的手段给了张峰的童年制造了一个不小的情感遗憾,而且这种手段还在持续发酵中,这也让张峰的生命始终停留在去追求弥补那个遗憾上,却又陷入了一个又一个困局。

飞来横祸的是张峰的舅舅也在这个时候疯掉了。这件事情也得到了张宪连和华美集团领导的关注。他们也不再纠结张峰是否是张宪连亲生的这种荒唐问题,而是把张峰和他舅舅一步一步的拉在了一条绳上。当然他们可能也是担心张峰的抑郁会产生不好的结果,所以还不如让张峰向自己的亲人看齐。不管怎样,此时的阳光正在从一片黑暗中逐渐的洒向正在成长的张峰。

张宪连此时也开始展现出了人性的一面,除了会从国外带一些糖果零食给张峰,还会让张峰陪他去参加一些他作为一个附属企业总经理必须参加的应酬型的酒局,甚至让张峰作为陪同去接见他们企业重点招商引资的香港商人。

在那个生机勃勃的90年代,鄂江市的普通家庭还过着每个月靠粮票才能有回数的吃上卤牛肉,熬猪油,炸圆子,包饺子的日子。张峰的家庭也不例外,没有拖革命的后腿。

眼见张峰的小日子开始过的滋润起来,张宪连从他的格局出发的施舍恰如其分的又打破了张峰这个稳固生活的节奏。

张峰被张宪连拉着去参加的酒局,一开始让张峰很不习惯。一方面是因为酒桌上的杯弓蛇影,阿谀奉承连张宪连也受不了;一方面张峰和张宪连的隔阂太深,只是张峰无法悖逆他而已。

在酒局里,土里土气的张峰可以说并不打眼,也是若无旁人的找个偏僻的位置坐着。只是在家里过惯了勤俭节约,计划经济日子的张峰,这个时候却是像现在的那些吃饭喜欢拍照发朋友圈的朋友,只是为了欣赏和装逼而吃饭,胃口似乎也并不大。而且张峰素来也不喜欢重口味。不过在周围那些陌生大叔的谈笑风神声间,张峰的碗里从头到尾都是满的。而张峰似乎只对可乐感兴趣,基本上可以用可乐当酒干赢桌子上的人大。于是那些大人又会给张峰加个半杯左右的五粮液,让他辣辣嘴。

如果碰到包厢里自带KTV的情况,大人们除了正常喝酒、吃饭要花一个小时,还会有至少一个小时的嗨歌时间。

其实在家里张宪连的生活就很规律,除了每天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每个周末他总要在家里唱一唱大人们喜欢的美声唱法歌曲。所以不懂音律的张峰也会在这种填鸭式的熏陶下在内心里跟着节奏舞动。

而唱K的那些人看起来还是略懂音律的,却互相使眼色的把麦克风递给了张峰。张峰幻想着自己像四大天王一样的气场,用他那变声期前的稚嫩嗓音倒也是充满情感的把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给哼唱了出来。

由于这个时候张峰的重心被张宪连的跟着队伍走的方针给带偏了,学业并没有卯足劲向前冲。而且张宪连给张峰营造出的这种虚假繁荣的假像让张峰也一度对生活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生在了一个土豪村。

在这种让张峰濒临单亲的趋势下,张宪连却搞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弄得自己真像是在忍辱负重,天降大任般,给别人也营造出了一个假像。

在受到了外界一定的鼓舞后,张宪连变本加厉的坚定了他作为父亲的这种立场。

张峰自感可怜却没有听众,自信却没有底气,敬爱却没有共鸣,主见却没有立场,困难却没有朋友。

看穿了这个弱肉强食的法则,张峰也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只有苟活于世,哪怕多让自己痛一点,只要能缓解家庭的分裂就行了。

不过能这么一顿顿的胡吃海喝对张峰这个缺乏真爱的人来说,唯一的好处体现出来就是让他从一个黄皮寡瘦的小黑仔变成了一个油光水滑的小胖子。

经过了张宪连的这番培养,张峰也变得愈发的圆滑世故。

到了一个星期三的下午,刚好有空的张峰被张宪连带去见了一个对他们企业来说很重要的香港商人。

土里土气惯了的张峰在上午刚好上了一堂体育课,衣服上还粘着泥渍。

然而张峰见惯的场合都不是特别的严肃,心里判断着既然不是去面试,那么这点小事也就没放在心上。当然张峰此时的心态也如划水般,虽然多少有些紧张,但还不至于紧绷。

等到了张峰尾随张宪连走进鄂江市最高档次的三星级鄂江酒店时,保安直接把张峰给拦了下来。张宪连连忙用他那标准的普通话对着保安一番解释,保安才让道。张峰虚惊一场的才和张宪连进了电梯上了楼来到了香港商人的客房。

经过介绍,香港商人叫魏华。他很看重张宪连在鄂江市外贸朋友圈的人脉和应对鄂江市外贸海关口岸的能力,以及做B2B时和老外交流的英语水平。

“叔叔好。”

张峰打完招呼后,只好尴尬的站在一旁。

魏华却专注的打量着张峰,并且思考着什么。

张峰刚好和他对视。感觉眼前的这个人文化素质明显的和其他他所见过的大叔不一样。

魏华戴着无框眼镜,椭圆脸,一头很洋气的寸平头,让张峰觉得他比张宪连还要文质彬彬。

而张宪连对魏华的敬畏看起来比对他的领导还要来的更深。

魏华一开口就是嘲讽了一下张峰那一身的土里土气,却又不像是在对张峰进行人身攻击。

更像是不打不相识,这让张峰觉得他对自己的关爱其实在一点一点的超过张宪连。如果说张宪连是想从张峰的身上找到和他血脉的共同点,那么魏华就是想从张峰的身上开发出一种能为他所用的利用价值。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