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剧组杀青分别,李然也开始了后期剪辑制作。

不过这一次可就不是李然自己来剪辑了。

而是由剪辑团队来配合李然来做这件事情。

这就是和魔都卫视合作的好处。

李然只负责“指导”,并最终确认就行。

因为这其中有着许多补拍镜头,也让李然犹豫的选择很久。

所以一直到十一月下旬,整体的剪辑工作才初步完成。

现在就是把成片托魔都卫视的关系,去做最终的审核,然后就能进行宣传排播了。M..

而这个时候,李然才算是能有时间来操心央视那个纪录片的项目。

从有灵感,到立项,再到现在,来来回回半年多的时间。

也算是李然最为多灾多难的一个灵感。

好在这个时候范宝贞已经新官上任,对于李然的到来,真诚欢迎。

还是那个会议室,好像也还是那些人。

李然也记得不太清楚。

会议室里只有七个人,这是根据李然后期制定的拍摄计划,重新确定的主导人选。

原来李然是想着按故事去拍摄,大家各自拍摄自己喜欢的食品内容,然后后期重新编排在一起。

但一方面,李然因为还有平原那里的工作,姚小兵那里也很着急。

想着开年就能把项目上马。

另一方面,还有魔都卫视那里的新剧,李然也是放心不下。

不得已之下,没有办法的办法,李然就把整个项目划分为七个故事。

想着让范宝贞帮着找七个摄影师或者是导演。

让他们一个人负责一集故事。

期间个人的团队组合,由他们自己来决定。

李然只负责内容的全盘掌握和指导。

这当然也是李然不想趟央视这里深水的顾忌,做出的决定。

只不过看到这屋子里那几个人,李然下意识的看了范宝贞一眼。

心里暗暗道。

“还是方玉水这个老狐狸厉害,很早就能猜到那几个提反对意见的人,与范宝贞有关系。”

七个人里,原来还很反对的那四个人,全部在场。

这种赤裸裸的谋划,也是让李然很想给范宝贞点个“赞”。

不过这些就不用在明面上表达出来了。

连续三天的会议,李然算是充分的和这七个人有了一个完整的交流。

李然明确的表示,自己选择的这几个菜品食物,不是根据好吃程度来挑选的。

这是李然根据灵感信息,以结论推原因总结出来的因由。

不管什么节目内容,美食毕竟和观众隔着一道屏幕,那种真实和味道,是很难被观众第一时间抓住的。

什么叫美食?

自古以来就有六因来确定菜品食物的成色。

色,香,味,意,形,养。

即然是用拍摄的手法展现,那给人的第一印像,一定要有冲击。

所以这六道排序,以颜色,外形,意义,营养,味道,香味为优。

不过这几场会议,也不全是李然的主场。

还是让他在这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就比如有人通过收视率的对比,来跟李然的六因对抗。

因为真实的收视率是不会骗人的。

食物的最终目的还是被吃掉。

只要吃的好,不管是不是外形,颜色诱人,收视率就很高。

反而是特意追求某种样式,到是没有人追捧。

还有人给李然举了两个例子。

就比如以前他们跟过的美食娱乐节目。

那里面的臭豆腐和羊肉串,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应该是羊肉串的人多。

可就是奇了怪了,只因为一个嘉宾的表情表达,受欢迎的程度,就是比羊肉串那里多。

很没有道理。

不过李然也不是接受不了别人建议的人。

何况在灵感当中的这部纪录片,更多的还是内容的表达。

至于里面的选材,还有方式,都还是有调整的空间。

最终李然和几个“导演摄影师”,一起确认了拍摄任务和需要的内容。

“舌尖上的美食”这部纪录片,需要对食物做很细致的考察。

从食材的选取,加工,烹饪,呈现,全部都要经过跟踪拍摄。

最后给到观众那里,一定是要让人能知道食物的形成,还有背后的东西。

把食物最有魅力的地方,展现出来。

尤其是后期配音,更是李然所重视的地方。

因为就像李然想的一样,食物和观众隔着一道屏幕,必须得有一个媒介,让他们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的话,他们才能真正的喜爱和接受“舌尖上的美食”。

所以声音,或者说配音,就是李然重视的地方。

没有什么比声音更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了。

这一点,他比在场的所有人都有发言权。

食物的酥脆,泉水的甘甜等等音效,调动观众的感觉,最大程度上让食物亲临。

七集故事,以一条文明进化线为推进,从主食到小吃,由小家到大家。

不敢说要以这部纪录片教育他人。

而且国内人品众多,众口难调。

有人觉着卤煮不错,但有人还不吃内脏呢。

有人觉着臭豆腐好吃,但有人还觉着它变质了呢。

所以谁也不敢说一个食物对所有人来说就是最好的。

“舌尖上的美食”李然只是拿到了灵感,但现实生活远远比灵感要复杂的多。

这部纪录片拍出来,李然不敢说对谁起到什么效果。

只是希望,能把该展现的展现出来。

食物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就这么样,七个人都领到了自己要拍摄的主题。

虽然拍摄的内容不复杂,但前期中期的准备工作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后续就需要他们自己来跟央视频道协调,看看能找什么人来加入他们自己的团队。

而李然除了给他们做整体把关,也接了一个辅助的任务。

那就是一些辅助性的季节和天气,时间和生长的拍摄。

这一方面很重要,又很占用时间。

不过拍摄到是不难。

也不用什么资深摄影师,只要有人盯着拍摄就行。

李然自然不拒绝“出力”的任务。

毕竟说到底,这还是他的项目嘛。

央视这里的纪录片项目,有着范宝贞的参与,进行的很顺利。

但李然却不知道,哪怕魔都卫视出面,他的剧都好悬没有过审。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编辑出一个娱乐人生更新,第二百八十七章“舌尖上的美食”免费阅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