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府。

玲珑苑。

正厅之中,胡非与胡惟庸相邻而坐。

“春蝶,给老爷看茶。”

胡非咧嘴轻笑了一声,招呼着春蝶。

春蝶急忙为胡惟庸倒了一杯茶,恭敬的放在了桌边。

胡惟庸看了一眼春蝶,轻哼了一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你小子,真有你的啊,现在玲珑苑的人都以你为尊,老夫的话已经不管用了。”

胡惟庸一边喝着茶,一边有些无奈的说道。

听了他的话,一旁的春蝶和裴杰脸色变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不由得低下了头。

“那说明小爷我人格魅力爆棚,值得他们尊敬和跟随,你该高兴才是。”

胡非笑了笑,淡淡的说道。

“人格魅力?那是什么?”

胡惟庸迟疑了一下,皱着眉头问道。

“呃没什么,意思就是说我很强大,能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跟着我。”

胡非犹豫了一下,随口解释道。

“噢”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虎父无犬子,老夫的儿子,自然非比寻常!”

“听说你在大都督府又作了一首诗?”

胡惟庸迟疑着点了点头,紧接着一脸兴奋的问道。

“嗯你确定是虎父吗?我好像从来不记得你会写诗啊?”

胡非打量着胡惟庸,故意打趣着问道。

“我”

“你小子少跟我来这一套!怎么?!不愿意啊!?”

胡惟庸尴尬的抿了抿嘴唇,紧接着佯装不满的瞪着胡非问道。

“我哪敢啊?你生米都已经煮成了熟饭,我还能说什么。”

胡非笑着说道。

“臭小子!别刚夸了你两句你就尾巴翘上天!没大没小!”

胡惟庸忍俊不禁的笑骂道。

“那首诗已经传开了吗?”

胡非笑了笑,话锋一转问道。

“早就传开了,不然老夫怎么知道,听说已经传进了宫里,陛下对你也是大加赞赏,也不知道你小子是不是福星转世,居然越来越被陛下欣赏,看来老夫心中所愿越来越有希望了啊。”

胡惟庸一边捋着胡须,一边若有所思的说道,脸上满是欣慰的表情。

“别高兴的太早,一切等过了明年正月,才可以放松警惕。”

胡非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

“为何是明年正月?”

胡惟庸迟疑着问道。

那得问你自己啊!大正月的,非要邀请朱元璋到府上看什么灵泉,否则也不会被奸人趁机陷害。

可是这是胡非心中所想,并没有说出口。如果到时候让胡惟庸知道自己能够未卜先知,恐怕全天下都会知道。

“没什么,反正你记着我的话就行,在一切安全之前,继续保持低调,凡事不要强出头,尤其不能再与陛下针锋相对。”

胡非犹疑了一下,看着胡惟庸,认真的说道。

“知道了。”

胡惟庸沉思着,点了点头说道。

二人又寒暄了几句,胡惟庸这才离开了玲珑苑,对于胡非的叮嘱完全言听计从,就好像父子关系掉了个个儿一样

翰林轩。

今日的翰林轩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因为听说胡非已经将那首血染沙场的诗写了下来,推出一百幅真迹,所以吸引了很多人上门购买。

虽然后来的人已经知道怎么也轮不到自己了,可还是不愿意就此离开,哪怕亲眼目睹一眼别人获得的胡非真迹也算是不虚此行。

队伍中不只有文人,还有军中之人、富商,甚至普通百姓。

胡非的那一首诗,几乎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震惊了每一个阶层的人。

后院书房中。

胡非正在奋笔疾书,虽然他现在不只是诗神,还是大书法家,可是字迹依旧潦草,甚至更加放飞自我,因为他知道,只要是他的字,写的再难看,也是千金难求。

正在这时,裴杰快步从前厅赶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少爷,太子的人来了。”

裴杰走进书房,冲着正在奋笔疾书的胡非拱了拱手,恭敬的说道。

听到裴杰的声音,胡非抬起头瞟了一眼,发现了跟在裴杰身后走进来的东宫侍卫统领,肖琦。

“肖琦见过胡公子。”

肖琦冲着胡非行了一礼,缓缓说道。

虽然以官衔而论,身为东宫侍卫统领,肖琦的官衔远大于胡非这个八品照磨,可是以胡非的身份,岂是能拿官衔论之的?

“肖统领怎么来了?有事?”

胡非笑了笑,一边低头继续写着,一边若无其事的问道。

“太子殿下想要见你,另外”

肖琦拱了拱手,缓缓说道,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胡非正在写的一贴贴诗词真迹,说了一半,留了一半。

“太子殿下也想要一贴?”

胡非听到裴杰话只说了一半,抬头看了过去,笑着问道。

“是。”

肖琦点了点头。

“哎呀,这就有点令本少爷为难了啊,今日已经放出话去,只出一百贴,如果太子殿下要走一贴,那就只剩九十九贴,没办法向排在外面的那些人交代啊。”

“而且今天这些诗词肯定每一贴都价格不菲,我又不好意思跟太子殿下伸手要钱,这可如何是好?”

胡非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的说道。

敢跟太子殿下收钱?!

听了胡非的话,肖琦皱了皱眉头,忍不住心中想道。

可是紧接着他就不感到意外了,以胡非的性子,那可是都敢跟陛下要钱的主。

“既然这样,多写一贴不就行了?”

肖琦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

“我是个言而有信的人,说好只写一百贴,就是一百贴,不能多也不能少。”

胡非摇着头,坚定的说道。

这跟言而有信有什么关系?

听了胡非的回答,肖琦一脸无奈和不解,觉得胡非是在故弄玄虚。

“裴杰,现在外面排了有多少人?”

胡非迟疑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裴杰,淡淡的问道。

“没有一千,也有数百了。”

裴杰苦着脸说道。

只出一百贴,可是却来了上千人,意思是说十个人里面只有一人能得到一贴。

听了裴杰的话,胡非不由得叹了口气,接着落下了最后一笔,终于写完了第一百贴。

“太子说没说什么时候让我去?急不急?”

胡非抬头看向了肖琦,缓缓问道。

“胡公子,您说呢?”

肖琦没有直面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这已经是答案。

“好吧,既然如此,本少爷得去东宫一趟了。”

“这样吧,既然来了那么多人,那就公平一点,总不能让来晚的那些人白跑一趟。”

“除去太子的那一贴,还剩九十九贴,分别拿出二十五贴给军中之人、文人、富商,剩下的二十四贴,给普通百姓,价高者得,普通百姓上限五十钱,其他人上不封顶,越高越好。”

胡非看着冬雁,沉思了一下,缓缓说道。

“是,少爷。”

冬雁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周围众人也纷纷点头,觉得胡非这个方法很公平,也只有他能想出这么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走吧,肖统领。”

紧接着,胡非拿了一贴诗词卷了起来,看了一眼肖琦,笑着说道。

肖琦答应了一声,率先在前面带路,不过心里却在暗暗盘算着胡非那九十九贴字能赚多少银子。

他们是从后门走的,因为胡非担心自己一旦在前门现身,外面那些排队的人绝对不会让他轻易离开。

随着胡非乘着马车一路向宫中而去之后,在冬雁的主持之下,售卖会正式开始,各方阵营在听说翰林轩立下的规矩之后,纷纷拍手叫好,争先恐后的展开了报价。

一场原始形式的拍卖会,在翰林轩进行的如火如荼,银子就像是自己长了腿一样,哗哗流进了翰林轩的金库之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