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

前往北平的途中。

听到破空之声的裴杰快步冲出了车厢,一眼便看到了车厢顶上插着的那支利箭,不由得愣了一下,紧接着急忙扒着车厢将利箭拔了出来,拿在了手中。

只见利箭的箭头之处,帮着一只用布包裹的竹筒,手指粗细。

裴杰皱了皱眉头,立刻将竹筒解下,发现包裹竹筒的那块布上写着八个字,日服一粒,起死回生。

落款处,没有署名,只有一个特殊的记号。

看到这八个字和那熟悉的记号,裴杰瞬间喜上眉梢,甚至有些激动。

“怎么回事?”

正在赶车的叶青皱着眉头,看着神情怪异的裴杰,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

裴杰神情顿了一下,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没有解释。

“什么情况?!是敌人的追兵追上来了吗?”

这时,沈安的手下也赶了过来,一脸凝重的看着裴杰问道。

“不,不是。”

裴杰转头看去,摇了摇头说道。

“那你手中拿着的是什么?”

那人迟疑了一下,指着裴杰手中的利箭和竹筒,疑惑的问道。

“没什么。”

裴杰皱了皱眉头,丢掉了那支利箭,接着随口应付了一句,然后不再理会,径直回到了车厢。

那人莫名其妙的顿了一下,转头看了一眼大部队的后方,紧接着急忙命令所有人加快速度,并且加派人手殿后。

车厢中,裴杰一脸兴奋的回到了胡非的身边,迫不及待的从竹筒中倒出了一粒药丸,服侍着胡非服下。

“哪儿来的解药?!”

春蝶看着裴杰喂少爷服下了一粒药丸,忍不住问道。

“是萧前辈,为了隐藏自己,他借用飞箭传药,让少爷日服一粒,便可起死回生!”

裴杰看了一眼车厢门口和车窗,压低了声音说道。

“真的吗?太好了!”

春蝶一听,喜出望外,激动的说道。

裴杰也是一脸激动,小心翼翼的将还剩下两粒药丸的竹筒收入怀中。

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胡非平安无事更重要的。

当日夜里,昏迷的胡非终于在护送之下抵达了北平城,虽然身中剧毒,但好在活着离开了北境。

燕王朱棣亲自带人在城门处迎接,马车刚一到,朱棣就命早就找好的郎中上了马车,立刻为胡非诊治。

紧接着,在朱棣的授意之下,胡非被带回了燕王府,裴杰等人也全都跟到了王府之中,与胡非一同被安置在了王府中的一处独立小院

夜色已深。

王府之中,朱棣徘徊在胡非所在的厢房门外,面色稍显凝重。

胡非虽未臣服,可是他也不想看着胡非就这么死了,因为只要胡非能活下来,北境之行便可再立一功,回到京师之后,必将平步青云,更加受到器重。

对他来说,那就更多了一丝机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可是郎中迟迟不见出来,朱棣的心中也变得越来越焦急,眉头也皱的越来越深。

可是相比同样守在旁边的裴杰,看起来却好像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唯有关切,并无方寸大乱。

良久之后,郎中终于一边擦着汗水,一边缓缓从房间中走出。

“怎么样了?为何如此之久?!”

朱棣急忙上前,皱着眉头问道。

“回禀燕王殿下,伤者已无大碍,虽然中毒至深,可是伤者拥有惊人体魄,体内似乎存在着某种抗性,与剧毒相斥,并无性命之忧。”

“待小人开几服药,为伤者每日按时服下,便可痊愈,殿下大可放心。”

郎中恭敬地冲着朱棣行了一礼,胸有成竹的说道。

“太好了,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有劳了!”

朱棣一听,终于松了口气,满意的说道。

旁边的裴杰、叶青等人也一个个如释重负,凝重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多谢燕王殿下,殿下对少爷的恩情,我等没齿难忘!”

裴杰迟疑了一下,冲着朱棣恭敬的行了一礼,一脸感激的说道。

叶青也急忙跟着行礼,一言未发。

“不必这么见外,我与你家少爷的交情,不同于他人,救他是理所应当,更何况,能逃过这一劫,也是因为他自身的坚强。”

朱棣摆了摆手,缓缓说道。

“即便如此,我等也感激不尽,等少爷醒来之后,卑职定如实相告。”

裴杰拱着手,依旧恭敬地说道。

“好了,既已确认无碍,那本王也放心了,从今日起你们便住在这里吧,不会有人打扰,需要什么,直接跟管家言语。”

朱棣摆了摆手,看了看紧闭的房门,缓缓说道。

站在朱棣身边的管家赵心怀笑着拱了拱手,没有说话。

“多谢燕王殿下。”

裴杰点头答应了一声,满脸恭敬和感激。

随即,朱棣便不再逗留,带人离开了小院。

裴杰目送着朱棣离开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缓缓支起了身子,下意识的摸了摸藏在怀中的那只竹筒。

紧接着,裴杰便让郎中开了方子,派人连夜出府购药,然后又带着郎中为春蝶和其他受伤的弟兄治了伤。

等一切都妥当之后,已至深夜,这才将郎中送出了王府

燕王府。

前院书房。

朱棣坐在椅子上,手里端着一杯茶,面露沉思,似乎早已忘记饮用。

“殿下在想什么?”

沈安看着沉思不语,有些呆滞的朱棣,终于忍不住问道。

“你有没有觉得,胡非的那些手下中,有一个人并非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担心胡非的安危?”

听到沈安的话,朱棣回过神来,微微皱着眉头,忍不住问道。

他所说的人,正是裴杰!

“殿下见谅,或许末将一时大意,并未有所察觉。”

沈安愣了一下,回想了一下,略带歉意的答道。

听了沈安的回答,朱棣苦笑着摇了摇头,驱散了心中的猜测,觉得或许是自己太敏感了一些。

“对了殿下,今日回来的人向末将禀报,在今日早些时候回北平的途中,九安侯所乘的马车曾被一支利箭击中!”

“不过当他们上前问起的时候,却发现九安侯的人只是搪塞了一句,并没有说清楚怎么回事。”

沈安迟疑了一下,拱着手说道。

“北元追兵?!”

朱棣一听,不由得眉头皱起,疑惑的问道。

“不是!”

“也不可能是,如果真的是北元追兵,不可能只射一支箭。”

沈安摇着头,肯定的说道。

听完沈安的话,朱棣面色再次凝重,脸上蒙上了一层疑惑。

正在这时,脚步声响起,王府管家赵心怀缓缓出现在了门口。

“启禀燕王殿下,叶青到了。”

赵心怀拱手一礼,恭敬地说道。

“让他进来吧。”

朱棣眯了眯双眼,招了招手说道。

赵心怀答应了一声,缓缓退下。

很快,金骑十三卫侍卫长叶青便缓缓走进了书房之中,冲着朱棣恭敬地行了一记大礼。

“卑职叶青,参见燕王殿下!”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叶青,朱棣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就那么静静的端详着,一言不发,似乎想要看出些什么。

叶青跪在地上,拱着双手,头微微低着,一动不动,可是额头上已经渐渐渗出了汗水。

“你在紧张什么?”

朱棣看着叶青良久,终于开口,言语之间透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威严。

“没没有”

叶青紧张的咽了咽口水,摇着头答道。

“既然没有,为何吞吞吐吐?连额头上都渗出了汗水,难道是心虚什么?”

朱棣紧盯着叶青的脸,字字紧逼着问道。

“许久未见殿下,身为臣子,理当敬畏!”

叶青拱着手,大声说道。

听了叶青的回答,朱棣微微皱眉,紧接着撇嘴一笑,脸上闪过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神色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