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年1月下旬,河南洛阳

起义军会议终于全部结束,按照闯王的号令,大家静待消息,好好整顿和训练!

离开时,有些义军头领有点鄙视地看了看李岩。

刘宗敏甚至小声说道:“种田种地有什么意思,这义军没有了钱财和粮草,到官绅地主富人家里那里去取去抢不就行了吗?

花费很多人力,能种出多少粮草?而且还要很长时间才有收成。”

郝摇旗则大声说道:“李军师,你要守住洛阳城啊,否则老子可没有地方逃!”

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

李岩则一阵苦笑,他的这支军队只有约3000人马。

有一部分本是跟随他、弟弟和红娘子的人马;

有一部分是这次攻打洛阳后,别的军队挑剩余下来的;

还有部分是他杞县的父老乡亲,能够帮一个就帮一个吧。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但总体来说,这支部队可真是弱啊!

主力只有二千出头,其他或老或弱;

这一年来,李岩也是跟着义军四处出击;

刚开始他是同情义军,接着是一起吃苦、一起逃跑、一起打仗!

最后是他看到的情况与他未加入之前想象中的有很大不一样。

李岩不愿意到处屠杀官绅地主富人,尽管这些官绅地主富人可能为富不仁,也可能有罪,但是还没有到致死的地步;

退一步来说,即使官绅地主富人都罪该致死,他们的儿女、家属、小孩子也没有罪。

读书人该有的慈善之心,李岩都有。

与未加入起义军之前的李岩相比,加入后的李岩改变了很多。

经过这一年,李岩已经意识到:在起义军队伍里,只有少量的善心,更多的是杀戮和生存!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农民起义军做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与官兵、酷吏相比,有些差别,但不是很大。

部分起义军痞子甚至与官军痞子一样坏。

可惜,李岩现在没有回头路。

更痛苦的是他不敢与任何人说起这些想法。

他有的是迷惘!对于未来的迷惘!

这次拿下洛阳后,李岩当然也很高兴。

闯王开会后,李岩也是想看看,自己守洛阳是否能够改变过去起义军四处流浪,四处掠夺抢劫方式。

毕竟,一支正规的军队不可能流浪、抢劫、掠夺一辈子;

最后军队还是需要稳定的地盘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同时,本着读书人的本性,这样也给周围洛阳流浪的农民一条活路,特别是在这寒冷的冬日和天灾的日子。

首发&:塔>-读小说

开封是不是起义军的试刀石,李岩不清楚。

在他眼里,打下再多的城池和地盘,如果不好好整顿军队,没有纪律和规矩,这支军队迟早会出问题。

所以他的想法还是像明太祖做的那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才是赢得天下的根本。

再往前回想,李岩更是内心苦涩,充满矛盾。

他本是天启年间的秀才,原名李信,其父亲李精白更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

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父亲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

在明末官场中,这其实算不了什么,官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因此,其父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虽被削职为民,但李家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李信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他的性格不像官绅家族的读书人,反倒像一个江湖侠士,很喜欢结交朋友。

所以,李信在杞县名声很好,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

成家后,娶了汤氏,汤氏出身于杞县豪门之家,知书达礼,贤良淑德,是一位美丽的大家闺秀。

于是,整个杞县传言他是一位“有文武才”、“好施尚义”的知识分子。

可是,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一辈子的命运来了个大转折。

由于天下大旱,再加上朝廷加税,百姓无以为活,纷纷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在连续不断的天灾人祸打击下,河南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杞县县令仍然在不停地催征钱粮,百姓苦不堪言。

李岩无奈,取出家中存粮三百余石去赈济灾民,可在天灾面前这也是杯水车薪啊。

他去劝周围的官绅地主捐粮救老百姓,可是被拒绝了。

但是,他的好名声在穷苦百姓和义军中传遍,甚至杞县四周的县城也有耳闻。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接下来,他的义名被义军中的红娘子得知,他被红娘子劫持到了农民起义军中;

在同情农民的情况下,李岩竟然糊里糊涂地加入了农民起义军。

但是,这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

事后,他有些后悔,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在官府看来,这是在造反;

在官绅地主看来,自己背叛了他们,就是在做贼,做丢人现眼的事情。

为了不让祖上和家族丢脸,他原名李信,后改名李岩,并脱离了家族。

加入农民起义军后,刚开始,他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屡次劝李自成“尊贤礼士,除暴恤民”、“假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

同时,在宣传方面,李岩也提出了如今民间广泛流行的传言:“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

还编出童谣:“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悦”等。

-读小说

李岩很多次都同情农民,提出改变这种做法,可是绝大多数都用嘲笑的眼光看着李岩。

因为很多将领认为,既然给这些老弱病残的流民好处,他们就应该有存在的价值。

这些都完全超出了李岩的承受能力。

后来,其弟弟李年、红娘子也是劝慰他说:“再苦一段时间老百姓吧,待农民起义成功就好了。”

李岩无奈只能接受这个说法。

想到这里,弟弟李年、红娘子突然都过来了,让李岩回自己营准备休整一下。

毕竟,心里有再多的迷惘,他也有一支小部队得需要管理和训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