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地也是能发家的啊!不说需要大牲口的地,只竹荪,第一年跟其他人买点,自己采点,做成菌种种上,第二年收获一堆,再种,第三年……”..

里长看着憨憨摇头,谁能想到值钱的竹荪能一亩一亩地种?不都是在竹林里慢慢找吗?

收完水稻种苎麻和油菜籽,必须有大牲口,种竹荪凭村子里的人足够。

朱闻天想想后:“银耳也能种,种不?掌握了竹荪的种植方式,银耳和木耳种起来就轻松多了,它们比竹荪种植技术要求低。”

“种,银耳就比竹荪便宜一点点,灰的木耳价不算太高,咱不为了赚钱,银耳好吃,以前采到过,脆脆的,现在种来得及吗?”

里长一听还有好吃的能种,表示同意,如竹荪一般,有钱不好买,有价无市。

银耳与竹荪差不多,白色的少,黑色的多,黑色的市场上能见到。

“来得及。”朱闻天点下头:“现在正是有银耳的时候,高价买,给宫里写信,让他们帮忙。

要新鲜的银耳和灰木耳,快点运过来,咱们用袋料栽培方法种,椴木的不行,时间已错过。

咱这附近找栓皮栎,明年春天拿它,种,直接放到外面,无须坑道,咱这里的气候合适。”

朱闻天知道本地就有银耳,安徽省一大堆地方全有野生的,关键没人专门去采,百姓都忙着。

几乎安徽所有的市皆可获得野生银耳,包括宣城、芜湖、当涂。

同时栓皮栎也多,不少银耳就从它们身上获得的。

用栓皮栎的段木方式种植,相当于野生的了,产量远远比不上代料栽培的。

代料栽培没有塑料口袋,用薄的油纸代替,获取种子需要新鲜的银耳,村里有玻璃瓶子。

里长不停地点头,对,找宫里,他说道:“咱与宫里说,给咱一斤鲜银耳,明年?产量高吗?”

“今年冬天就行,种起来一片片、一层层的,给一斤还十斤。”

朱闻天其实想说还一百斤来着,又觉得不能这样,十斤已经不错了,当是种小麦和水稻了。

“好好,我写。”里长在旁边拿来文房四宝,示意憨憨帮忙研墨。

他已经不为了钱而努力了,只想吃,不好买就自己种,等种出来后天天吃。

“立秋的时候记得买山楂,哪是山楂正好下来,咱们做山楂罐头和糖葫芦用,还得做药。

银耳配山楂罐头又简单又好吃,酸甜清脆,说着我都馋了。

蜂箱冬天安排一下,别死太多,来年开春出蜂速度慢,大棚里要放一部分。”

朱闻天借机会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怕忘记。

养殖的、种植的,各个时间与需要关注的加起来很多,想要清闲就别赚钱,也享受不到新东西。

劳心者有时比劳力者更累,干活的人只管出力气,指挥的人需考虑不少事情。

“记得记得,我写下来。”里长回应。

……

第二天在蒙蒙亮的时候,村民们去山神庙的两亩竹荪种植地收竹荪,一亩收了七百多斤,鲜的。

当下的一斤重量将近六百克,因此比起朱闻天时候的种植没减产,属于正常,却同样未高产。

收完了继续等着,还能收两次,即两年收三次,第一次最耗时间。

“种五十亩,剩下的留着吃,给宫里送去二十斤。”朱闻天见没有外人,就不装傻了。

结果他的小伙伴们却在旁边非常默契地说:“种、吃,送,嘿嘿嘿嘿!”

朱闻天:“……”

“哈哈哈哈~~”村民们大笑。

然后起来晚的太子府的人寻过来,狗叫声响起,村民带上二十斤竹荪迎过去。

太子府的人站在狗叫的地方不往前行,里长与他们讲好的,故意这样讲,留个悬念。

太子府的人就以为高人在此,只是上回头儿比较倒霉,掉坑里了。

他们的目的是保护村子,并非把高人找到抓起来,知道高人在此住即可。

“你们来得正好,这里有二十斤竹荪,我有一封信要送到太子府。”

里长对朱太一说,意思是你赶紧吃饭,吃完了带东西去送。

“我和朱太二去。”朱太一明白,他也有东西要送,关于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和税收方面的。

以后谁敢提天下物产有定量,不与民争利的话,就能反驳了。

等他们吃了饭,乘船离开,两个人坐在船上看两个篮子里的竹荪,篮子上面有盖子,遮阳用。

“这么好的竹荪,一个得十文钱吧?”朱太二瞅一眼后立即盖上。

“十五文,在村子里收给七文,现在下丘村收,其他村子有竹荪全卖过来。”朱太一知道价钱。

“那可赚钱了。”朱太二认为价钱太高。

“你一個人去找竹荪,找一天也找不到几个,拿回家等别人上门收,数量少,收货的人必然狠狠压价。”

朱太一不觉得找竹荪比正常干活强,除非不忙,得数量多才好与别人谈价钱。

他其实没说错,朱闻天跟小伙伴们一大群人找一天,找七十多个,品相不同的。

按照人工来计算,这些人的付出不划算。

“头一次听说竹荪论斤称,不都是按照个头大小买么!”朱太二掂量下筐。

“应该是种的,听过谁聊天提过一嘴,看个头差不多大。”

“竹荪怎么种?没种子。里长给你的信没有漆封,咱看看不?”

“回去给完太子再看。”朱太一不同意,没漆封代表内容不怕泄露。

他却依旧不想看,万一太子到时随口问一句‘你看了没?’咋回答?

下丘村的村民不去考虑送信的人什么心思,他们在忙着种竹荪,按照之前的方法操作。

他们高兴,村子不缺钱,不代表不缺好东西,村子常年收竹荪,有时到了两个县城还要打听下有人卖没。

种一回两年收三次,五十亩种下,够吃了,要不再开五十亩地出来,明年继续种。

竹荪跟蜂蜜一样,平时多吃对身体好,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

嗯!蜂蜜比糖好吃,还要多养蜜蜂才行。

村民一边干活一边想着好吃的,已不以吃饱为主了,开始讲究品质,要养生。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守村人更新,第一百五十三章另有可种如竹荪免费阅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