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太师叔。”陆微雨立刻开心地行了礼。

算算时间,吉祥那边的事儿应该也办完了……

总算将小丫头打发走了,曲老郎中无奈地摇头一笑,就忙自己的去了。

陆微雨从侧门离开,伯府的马车就停在暗巷中。

在马车里等了会儿,才见吉祥领着两个药童拿了两布袋药材回来,还有一只竹筐,里边也是药材。

来时,陆微雨就安排吉祥,带着长长的清单从侧院去前面医馆捡药。

而她则提着食盒去小院见曲老郎中。

马车等在侧门外,也没那么招人注意。

满载而归,回到清风院,陆微雨立刻拿出几张医方,让如意吉祥来帮忙。

吉祥习武不学医,但她的孪生姐姐却喜欢医术和吃食,因而,她打个下手也没那么难。

这事儿没经柳儿的手。

陆微雨交代柳儿,不要让人打扰到她的事情,也不要让人泄露她在做的事情。

不管她在不在清风院,或是在不在伯府中。

怎么应对来找她的人,柳儿这个自幼陪伴她长大的一等大丫环,要替她守住清风院,还是很容易的。

近来陆微雨已经在有意识地培养柳儿学习掌家庶务,看帐算帐什么的。

以后万一她不在府里。

周管家那边虽不需要来禀事情,但府里的事情,还是要有双眼睛帮她盯着的。

她要将柳儿培养成女管家。

这个理由,让柳儿知道自己身上担子重,不再只是伺候小姐起居这么简单了。

因而,除了她擅长的针线活儿,她也不大在小姐跟前端茶递水,反而是学算帐、打算盘的时候变多了。

首先就是她原本就在管的清风院里小帐。

最近陆微雨将父亲安排的那座田庄,也交给她来打理。

这对陆微雨是没有难度的,因此在见过大管事和田庄地图后,她就决定了。

让柳儿来学,让柳儿来与陆芊芊、徐姨娘竞争,才算是对陆芊芊和徐姨娘的公平。

因此,陆微雨教柳儿怎么管一座田庄、要立什么帐册。

柳儿比其他人有优势的地方,就是她本就是庄上人,打小在庄子上长大的。

陆微雨学习农事时,都有柳儿在身边呢。

因而,现在学起来也快。

在陆微雨赶绣品时,柳儿也在忙着根据大管事禀明的庄子情况,建了总帐、分支细帐。

总帐关乎田庄每季度的哪些产出收益、汇总的成本和费用、损耗的支出,以及最后所得的数目。

分支细帐又要涉及到庄上人员、村里雇佣人员的工钱、饭食等成本。

还有种植所需的一应成本,以及细粮、粗粮、其他庄稼、瓜果、塘鱼等的成本和利益等。

这些帐目分门别类地梳理清楚,各有总、细记录,方便随时查帐。

因不能实地去看庄子,就完全只能通过大管事的禀事来了解。

大管事也会拿来他的帐目,若自己平时也有详细记录,一旦出现异常就很容易发现。

若自己只听禀报而不记帐,以后忘记了就只能以大管事的帐为准。

若真有什么情况不对劲儿,也是很难发现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么。

尤其对柳儿这种刚上手管帐理事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不然她自己都会吃不香、睡不着的。

而且对农事,那四个村里来的管事婆子也很熟悉,有不太明白的情况,也会去问她们。

那四个管事婆子想要家里人也跟着做事,在上回林胜华回来后,陆微雨就说了。

之后不需要陆微雨再过问。

林胜华自会去到四人家里各自了解实情,再来选择安排谁做什么事情。

这四人原本就是林胜华精挑细选出来的,来自两座村子。

因而,对这四家人的情况,也只有林胜华最清楚,挑些人手出来没什么难度。

估计这时候四家人都安排上了吧。

陆微雨交代了柳儿守院子,其他人也在,依然是各自做着自己的活儿,悠闲得很。

陆微雨却是带着吉祥和如意,在收拾出来的一间空屋子里忙了起来。

这间屋子从去年冬天以来,就是专门制作药丸子的,是药房。

……转眼到了七月初七,乞巧节。

陆微雨去给母亲请安。

陆夫人问她:“今天乞巧节可要约了妹妹们一起过?”

陆微雨摇头。

见陆夫人疑惑,忙道:“若要约,不只咱们这边两个,西府里四个都要约。”

“可这样的日子,玲珑也是西府里的嫡长姐,不能总让她被我压着。”

“再者平时即兴约没事儿,姐妹、堂姐妹在一块儿聚聚,玩耍热闹开心就好。”

“到了过节还约,今年约了明年也不好不约,以后大家都觉得到了这一天应该来我这儿。”

“这就不是即兴的了,容易形成规矩、变成负累。”

“我累,她们同样也累,而我的针线、绣艺都比她们好,一块儿比针线也没什么意思。”

乞巧节,对小姑娘们来说,不就是比谁的手巧、针线活儿好?

当然也可以去月老庙或是城隍庙、女君娘娘庙求姻缘。

甚至可能就在那儿遇上心仪的儿郎。

问题是,她们年纪都还太小,而她还有婚约。

这时候带着妹妹们去求姻缘算什么事儿?

因而,乞巧节对她而言,反而提不起兴致,也没什么安排。

“我最多让如意做了些巧果,晚些给她们送些去,算是我这长姐没有遗忘这个节。”

陆夫人听后理解地点了点头,便不再说什么。

不过陆微雨却选在这天到了春华堂,给母亲请安。

陪母亲用了早饭之后才回清风院。

陆天尧这两天出门了,会赶在七月半之前回来。

陆微雨回清风院也没什么事儿,继续赶着绣品。

这两天给舅母的绣图就完成了。

接下来赶在中秋之前,她要将凌风公子的那幅绣图完成。

之后陪母亲去林家庄小住几天。

铮儿八月十二的生辰,母亲希望那天能去到庄子上,再把铮儿接过去住两天。

中饭之前,有二门上的小厮送来七只糕点盒。

“回大小姐,这是门房那边送来的,说是一起摘过瓜果的田庄朋友,按照约定送给大小姐的乞巧点心。”

听到这“朋友”,陆微雨呆了呆,随即没好气地瞪了那些盒子一眼。

谁跟他是一起摘过瓜果的田庄朋友?

这么说自己的身份,怎么像是见不得人的关系?

这厮是个傻子吗!

“知道了,来人可还在门口?”陆微雨装作不经意地问。

“门房来的人说,对方送完礼就走了,是个护卫模样的人,马车里的人没有下来。”

二门小厮连忙解释。

府里小姐收到礼,自然要问情况的。

大户人家的门房都有这眼力劲儿,会询问或观察清楚,以防主子询问。

陆微雨一听就明白了,凌风公子没有下马车,是让护卫将礼送到门房就走了。

但他能记着乞巧节给她送礼,也是有心了。

只不过,谁跟他约定过啊!

她就是在准备回府的头天傍晚,最后一次在瓜田里摘西瓜时,听他问起乞巧节怎么过。

她说的话,也与早上回复娘亲的大差不差,懒得张罗,就和平时一样过呀。

没想到,这就成约定啦?

不过,打开七只糕点盒子,还是让她心情愉快起来。

糕点盒子都是竹编的圆型盒子,每盒都有七个精巧的点心。

应是不同陷料,意味着七巧玲珑心?

陆微雨将七只盒子都打开一一看过。

发现每一盒的糕点不是形状不同,就是颜色不同,再不就是馅料、配料不同。

口感,自然也不会相同。

这是意味着糕点乞巧,匠心也是巧心。

也不知这些糕点是哪儿买的,不会是琼玉楼吧?

小吃铺没有准备这么复杂的糕点,陆微雨突然有些懊恼。

看样子,她错失了乞巧节不少生意呢。

在她以为这节没什么好过时,其实在外头应该会很热闹。

毕竟……

她不需要求姻缘,别人需要啊!

她不需要比针线、吃巧果,别人需要啊!

她不需要隆重对待这一天,别人需要啊!

心情突然变得有些复杂起来,她应该多尝试不同吃法的。

她拿起一个粉色如桃花般的软糯糕点,咬上了一口。

如意站在一旁,目光也在细细打量那些糕点。

在别的丫环们眼中,就是几盒好看些的糕点罢了。

但在如意眼中,却仿佛发现了什么新奇玩意儿。

“这是糯米绞着花汁儿做的,看着是桃花,实则是蔷薇,口感软糯还有些粘牙。”

陆微雨抬眼,见如意在仔细打量糕点,不时拿起来看了看,便细细说了品尝感受。

想了想,又将手中咬过的糕点揪下一块,递给如意。

“这里应该是七七四十九种。”她解释道。

“能做出这么多糕点以巧果的方式在今天售卖的,恐怕京城只有琼玉楼有这实力。”

“别家铺子便是有心有实力,恐怕最多也就是七种,也能合上这样的日子。”

如意看到小姐分与她品尝,顿时两眼放光地接了过来,开心地品尝起来。

七七四十九种糕点呀!

若她能从中随便学到七种,也心满意足了。

此时的书楼三层……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