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上官金虹等人依旧佩剑上朝。

有了昨日的经验,他们更加嚣张了。

他们所有人聚在一块,一起来到太和殿大门口,准备再复制昨日的情况,直到让华云心态崩溃为止。

可来到太和殿大门口,他们发现,一切跟昨日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御林军的数量,明显比昨日多了。

其次,大殿门口,放了一块牌子,上面是华允炆亲趣÷阁写的两个大字:忠臣!

而在太和殿一侧的偏殿门口,同样竖起了一块牌子。

牌子上面,也有华允炆亲趣÷阁书写的两个大字:奸臣!

“什么意思?”

“陛下这是想干嘛?”

上官金虹的人面面相觑。

华云的人同样一头雾水。

所有人站在太和殿大门口,不敢贸然进入。

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华云跟华允炆一块来了。

“陛下?”

“摄政王?”

“这,是何意?”

华云背负两手,冷冰冰站着,眼观鼻鼻观心。

华允炆站到台阶上,看着群臣。

“各位卿家,朕问你们,你们可愿做大乾的忠臣?”

哪怕是奸臣,谁敢说自己奸呢?

因此,上官金虹恶狠狠地瞪了华云一眼,跟文武百官一起大呼:“陛下英明,臣等都是大忠臣!”

上官金虹明白,这肯定又是华云教的。

“很好,很好,朕也知道,你们都是大乾的忠臣。”

“朕心,甚慰!”

“既如此,众卿家肯定承认并拥护朕的皇权权威吧?”

文武百官不禁冷汗淋漓,皇权不可辱,谁敢对皇帝不尊?

上官金虹一愣,这小兔崽子,到底意欲何为?

文武百官齐声道:“臣等坚决拥护陛下,拥护皇权。”

华允炆又点点头。

“很好,很好,你们果然都是朕的大忠臣。”

“既如此,众卿家,你们不会做任何威胁到朕的事情对吧?”

文武百官齐声道:“臣等,不敢!”

华允炆担忧的脸上有了喜色,他太天真了,以为这些大臣,说的都是真话呢!

“很好,很好,很好!”

“那么!”

“请众卿家解剑!”

“你们带剑上朝,威胁到朕了!”

“你们若真是忠臣,请解剑,从太和殿大门入殿上朝!”

“你们若不解剑,那便是奸臣!”

“从偏殿入殿上朝!”

这时候,所有的文武百官,这才明白了华允炆的用意。

什么忠臣奸臣,原来是逼迫他们放下武器啊!

上官金虹明白这是华云教华允炆的,华允炆一个十岁的小屁孩,哪有如此智慧?

“恩师?”

“上官大人?”

这可让上官金虹的人犯难了!

他们想佩剑上朝,却又不想戴上奸臣的帽子。

上官金虹死死盯着华云,双拳紧握,手上,额头上的青筋都爆绽出来了。

“你你你……”

上官金虹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华云生吞活剥。

“陛下,摄政王!”

“摄政王,陛下!”

华云的人除了秦雨,都没有佩带武器,几个老皇帝时代的大臣,也是没有佩带武器的。

他们朝华云和华允炆打了招呼,就走进了大殿。

“皇叔!”

见上官金虹以及他的人迟迟不肯解剑,华允炆肝胆俱裂,连忙呼叫华云。

华云走上台阶,华允炆赶紧站到了华云的身后。

“小兔崽子,你站错地方了!”

“那是你的敌人,他才会真正地威胁到你,他才会害你!”

“老子是你亲爹,老子怎么可能会威胁你,怎么可能会害你呢?”

上官金虹差点没气死过去。

“上官大人,莫非尔等,不想做忠臣吗?”

华云背负两手,冷冰冰看着上官金虹。

“陛下,您多虑了!”

上官金虹拱手道:“臣等一片忠心,怎么会对陛下产生威胁?”

“我等佩剑上朝,不过是想保护陛下而已。”

“况且,佩剑上朝,乃是大乾祖制。”

“臣等,并没有违背祖制。”

“老祖宗定下的制度,臣等当然要拥护。”

“陛下让臣等解剑,莫非是要推翻老祖宗的制度不成?”

上官金虹朝麾下人噜噜嘴,吏部尚书出列道:“臣等忠心,日月可鉴,天地为证!请陛下遵循祖制!”

其余上官金虹的人纷纷说道:“请陛下遵循祖制!”

华允炆恶狠狠地瞪了上官金虹一眼,哀求地对华云说道:“皇叔,您看看他们……”

华云目视上官金虹,声音铿锵。

“好一句遵循祖制!”

“大乾建国三百年,文武百官,从靖康一朝开始,才可佩剑上朝。”

“究其原因,乃是靖康帝为了加强自身安危,更改了祖制。”

“既然要遵循祖制,这佩剑上朝制度,就必须改回去。”

“也就是,遵从靖康帝之前老祖宗们不准佩剑上朝的制度!”

“靖康帝是老祖宗不假,但,大乾三百年,比靖康帝资格更老的老祖宗,多了去了。”

“遵循靖康帝之前各位老祖宗继承的祖制,才是真正的遵循祖制!”

“故陛下此举,才算是真正的遵循祖制!”

“尔等,还有异议么?”

所有人看着上官金虹,不知道怎么办。

华云说的,不无道理啊!

上官金虹咬着牙,恶狠狠地瞪着华云,等他说完,上官金虹一声冷笑。

“摄政王说得不错,但佩剑上朝,乃是靖康帝定下的制度。”

“陛下若禁止臣等佩剑上朝,岂非是推翻靖康帝定下的制度,对靖康帝而言,岂止是不孝,简直是大逆不道!”

华允炆怒视上官金虹,结结巴巴道:“上官大人,你,你,你……”

上官金虹心里快气疯了,你个傻儿子,老子这是在保护你知道吗?

“制度定制,当与时俱进,择优而定,符合当时情况的,才是好制度。”

“靖康帝更改祖制,基于当时情况,佩剑上朝便是好制度。”

“陛下更改祖制,也是基于目前情况。”

“而且,陛下只是改回了多位老祖宗的制度,更是值得拥护。”

“尔等既然说了,要做忠臣,要尊重陛下的皇权,要拥护陛下的权威,那就请尔等解剑!”

华云明白,任何时候,都是实力说了算。

因此,他不想跟上官金虹等人废话了。

他朝不远处的王振一撸嘴,王振大手一挥,御林军精锐全都涌到了偏殿大门口,拔出了明晃晃的刀枪。

“本王跟陛下,都相信你们是大乾的忠臣。”

“现在有两条路可以上朝。”

“一条从太和殿进去。”

“另一条从偏殿进去。”

“各位都是聪明人,本王跟皇侄都相信,你们会从正确的大门进去。”

说完,华云就转身。

上官金虹突然一声冷笑。

“既然要解剑才能上朝,摄政王身为百官之首,请摄政王带头。”

“摄政王若不解剑,那便是奸臣!”

“摄政王,请解剑!”

上官金虹盯着秦雨怀里的尚方宝剑,阴笑不止。

吏部尚书、刑部侍郎、翰林院大学士等人反应过来,齐齐出声:“摄政王,请解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