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场毕竟是一个官方的机构,身在官场,一些官则还是要遵守,不然杨正完全可以私自开设一个榷场。

眼下既能名正言顺的拥有官方名义,又不受钳制,当然是最好的办法。

老曹选的地方在城北的三家村,这里里河间县城不远,地势平坦,就在通往契丹的主干道旁边。

有一些是无主的荒地,还有一些是有人耕种的农田,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老曹出了高出市价十倍的价格,这些农田就很轻松买到手了。

杨正看过之后,榷场就开始开始施工,杨正早就画好了图纸,老曹只要负责招工,指挥工匠按图施工就可以了。

修建榷场的钱就是从按照孙全的供述从粮铺抄出的五万两银子,他不想和苏款撕破脸,这笔收入自然不用入瀛州府路,直接被他用来修建榷场。

在河间府,受灾最严重的是束城,其他地区虽然受灾不严重,但多少都有点影响。

老曹开的工钱很优厚,三十文一天,还包吃,粗面馒头,管饱,愿意来做工的人大有人在,其实只要管饱,别说粗面馒头,就是稀饭都有人来做工。

老曹原本是提议调厢军来修建榷场,不仅省钱,最重要的是方便,厢军中,又不少原本就是匠人。

杨正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把军队当成民夫来用,他心里总是不自在,重要的是,他想通过这些民夫,把榷场收羊毛的消息散步出去。

大宋百姓是朴实的,吃饱肚子,还有钱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榷场就已经基本成型,整个榷场由一排排整齐的两层建筑组成,这些两层的建筑就是一间间独立的商铺。

而在榷场的最里面,有一栋占地上千平方的三层建筑,在榷场中鹤立鸡群,这就是杨正为东方商号准备的驻地。

东方商号由开封曹、李、王、赵四家出资,杨正技术入股,大股东是赵祯,绝对是大宋背景最深厚的商号。

而这一个月的时间,杨正除了每天去府衙批阅公文,大部分时间都盯着榷场。

“公子,这地方就是咱们商会的驻地?”

杨正身后的王铁牛一脸震惊的问道,自从半个月前两兄弟完全痊愈后,就来到府邸报道,杨正身边正好缺少使唤的人,就让这两兄弟做自己的亲卫,好解放曹二,让他去做其他事情。

王铁牛是个活波的性子,不像王铁牛一样沉闷,看着高大的楼房,忍不住问道。

“这里以后就是东方商号在瀛州的总部了,老曹是这里的掌柜。”

指指身后的老曹,杨正对两人说道。

杨正身边没有可用的人,只能把老曹拿来震场子,这个榷场虽然是官方名义,却没有一个瀛州府衙的官员,即使是榷场的护卫,也是由各家从开封带来的一百多个护卫负责。

而第二批人员已经从开封出发,这批人员包括榷场急需的账房,伙计,还有一些家属,数量庞大,所以在榷场修建好以后,还会在榷场周围修建一批住宅楼,供这些人居住。

“公子,榷场修建的差不多了,我们只有一百多个护卫,公子的亲卫都被抽调过来一些,还是不够啊!”

老曹低声说道。

这一个多月以来,不乏地痞流氓过来闹事,晚上更是不时有小偷关顾,来工地偷偷摸摸,这一百多个人十二个时辰轮番值守,却是有些不够。

“先让兄弟们幸苦一点,我已经让曹二在准备招兵的事情,到时候达不到军队要求的也可以招过来当护卫”。

杨正胸有成竹的说道。

“公子考虑周详,是老朽多虑了……”老曹恭维的说道。

“行了,你老曹都学会拍马屁了,我走了!”

杨正笑骂道,在老曹的恭送下,出了榷场,带着王家两兄弟往城内走去。

他现在稍微空了一点,禁不住李小曼的苦苦哀求,开始教授李小曼数学。

一个羊是放,三个羊也是放,如仪和剑柔也跟他开始学习数学。

数学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越学越发现自己会的东西太少,渐渐沉迷其中,这一个月,三女完全沉迷在初学数学的乐趣之中无可自拔。

杨正走进府邸,来到后院饭厅,就看到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一看就是如仪的手艺,来到厨房一看,果然是如仪在里面忙活。

“公子,剑柔姐姐给你准备了热水,赶快去洗洗,来吃饭”,见杨正走进来,如仪边炒菜边温柔的多杨正说道。

“好!”

杨正答应的一声,就往卧室走去,河间这个季节正是炎热的季节,在外面奔波了一天,一身臭汗,确实需要洗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剑柔开始和如仪一起伺候杨正,虽然开始的时候笨手笨脚,但进步神速,杨正开始还觉得有些别扭,渐渐的也就习惯了。

毕竟这里是大宋,总要慢慢学着习惯,而最开始的习惯,就从身边的女人开始。

“公子你回来了啊,热水已经烧好了,这是换洗的衣服,”

来到卧室外,果然看到剑柔已经抱着衣服等在哪里。

不施粉黛的剑柔穿着一身普通的的灰色褥群,头发简简单单的盘成少女样式,哪里还有剑道高手的模样。

“幸苦剑柔了!”

杨正看着一副少女模样的剑柔,温柔的说道,要说不动心那是假话,更何况这已经是他的夫人,赵祯的赐婚绝对比后世的结婚证更有效力。

“不辛苦,公子快去洗吧,一会水凉了,”剑柔温柔的笑着说道。

杨正洗漱好来到饭厅的时候,意外的看到难得一见的李小曼竟然也在桌上。

如果说如仪和剑柔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话,李小曼几乎就是着了魔,杨正很怀疑,要是如仪三天不送饭送水过去,李小曼会不会饿死在书房里。

“小曼,你可得注意休息,这数学可不仅仅是这点东西,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呢,”

看着顶着两个黑眼圈的李小曼,杨正忍不住提醒道。

“没事,清和师兄,二元一次方程我已经学完了,接下来学什么?”

李小曼得意的说道。

“没了,你学完了就教教如仪和剑柔…”

杨正没好气的说道。

“清和师兄……”李小曼拉长音调,撒娇卖萌。

“呵呵,真的没有了,你先把她俩教会,我看看能不能想起来,”杨正丝毫不为所动,平静的说道。

“哼!”在如仪和剑柔幸灾乐祸的目光中,李小曼白了杨正一眼,开始吃饭。

半个月后,榷场终于修建完成,并且悄无声息生息的开始营业,在修建期间,老曹就让伙计和护卫有目的的把这里将要收羊毛的消息告诉这些民夫。

开始的时候这些民夫半信半疑,瀛州的也适合养羊,虽然规模和草原不能相比,但养羊的牧民可不少。

虽然半信半疑,一个二十来岁的牧民还是忐忑的背着几十斤羊毛来到东方商号大门口。

商号的伙计麻利的接过去,翻看了一下,用称一称,热情的对他说道:“羊毛干净,没有杂物,品质上好,五十斤,一文一斤,一共五十文,客官愿意卖吗?”

“愿意、愿意”,牧民被巨大的惊喜吓着了,语无伦次的说道,老天,家里还有几百斤呢,回去要给五岁的儿子一顿竹笋炒肉,前两天被这个败家儿子当作柴火烧了几十斤。

怀里揣着崭新的五十文铜钱,牧民欢天喜地的离开榷场,飞奔着往家里跑去……

两个时辰后,牧民带着父亲,叔叔,街坊邻居,每人背着几十斤羊毛来到了榷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快,三家村有商号收羊毛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瀛州各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