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泽他们走的第二天,定北侯就让沈二郎亲自去了东阳郡。

如果不是李云睿兄妹俩赖在这里不走,他都想亲自过去看看。

不是不相信太子殿下,而是好奇那粮食是怎么长的?

一亩地竟然能产好几千斤,这太不可思议了。

秦倩云也准备跟着去,她都好几年没看到三哥三嫂了。

现在正好有这个机会,就去碰个面,下一次再相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经过十几天的奔波,沈二郎他们一行人到了东阳郡。

秦长安听说妹妹和妹夫来了,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等知道他们是来看红薯和土豆的,才悄悄松了口气。

他这段时间经常去庄子上,看着越来越大的红薯和土豆,高兴的晚上都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粮食大丰收。

带沈二郎去地里的时候,秦长安兴奋的说:“妹夫,殿下说的都是真的,那些粮食真的高产。我前天挖了一颗,你猜结了多少?”

沈二郎看三舅哥神神秘秘的,就知道产量肯定不少。

他着急的问:“三哥,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让我也高兴高兴。”

秦长安看他心急火燎的,低笑道:“一棵苗下面就接了四个大红薯,足足有六斤重。”

沈二郎不可思议的问:“真的有那么多?”

秦长安肯定的点了下头,“我本来是准备等红薯和土豆收了后,才给侯爷去信的。顺便带点种子过去,没想到殿下已经给你们送去了。”

“殿下不光给我们送了红薯和土豆,还有一千匹良驹宝马,很多粮食和各种肉菜,装了满满三百辆车。”

秦长安敬佩的说:“殿下才是真的心系百姓,京城那两兄弟只会吸血,根本都不把底层的百姓当人。”

沈二郎叹道:“所以,各地的藩王才想着要造反啊。谁都想坐那个位置,谁都想享受那至高无上的权利。

可他们也不想想,坐在那个位置上,如果心里没有百姓,没有天下苍生,那能坐长远?被人拉下来那还不是早晚的事。”

秦长安讽刺的道:“几个王爷都被那个位置蒙昏了头,好像天下就是他们家的一样,又怎么会想到这些?

也只有太子殿下心系着云朝国的百姓。

可他现在前有李云凯那只恶狼,后有梁王和夏王两只猛虎,想翻身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啊。”

秦长安虽然很欣赏太子殿下,可他心里也明白。太子若想把那个位置抢过来,没那么容易,可以说太难了。

光平南王手里那二三十万大军,就足够震慑了。

没看到刚开始造反的那几个藩王,坚持到现在的,也只有梁王,夏王,和锦王了。

沈二郎拉了一下缰绳,凑到秦长安跟前说:“我来的时候,梁王府的二公子和三小姐还在我们府里住着呢。”

秦长安似笑非笑的问他,“侯爷现在很头疼吧?”

沈二郎一挑眉,意有所指的道:“还好,我爹说了,只要二公子和三小姐不嫌弃府里的粗茶淡饭,随便他们住多久。”

“哈哈哈………沈叔也想得出,让人家金枝玉叶吃粗茶淡饭,一天两天还好,时间久了谁能受得了?”

沈二郎咳了一声,忍着笑说:“我爹最实诚了,他说的粗茶淡饭,那可一点假都没有。”

秦长安又大笑起来。他前几年就听说过,梁王府的三小姐对吃穿用度非常讲究。

排场大的堪比宫里的长公主,粗茶淡饭她能吃的惯才怪。

沈二郎笑着摇摇头,“其实这段时间我们府上每天都是窝窝头糙米粥。

还是太子妃送了我们几车吃的,才改善了一下伙食。可那些东西也吃的差不多了,也只有改成原来的伙食。”

听他说定北侯和定北侯夫人都和下人吃一样的伙食,秦长安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们到庄子上的时候,几个妇女正在掐红薯叶子。

这是叶明轩和叶明哲走的时候和庄头说的,让他们经常掐叶子或者红薯尖。

红薯叶可以吃,叶子掐了对结果也没有影响,反而会让红薯结的更多更大。

沈二郎眼睛都直了,那一窝窝从土里长出来的红薯,一看就知道下面结了不少。

“三哥,你种的这一大片,怕有上百亩吧?用了多少种子?”

沈二郎已经开始计算,太子殿下给他们的种子能种多少地了?

“好几千斤呢。”

秦长安问道:“殿下给你们拉过去多少种子?”

“各种种子加起来大概有五十车,南瓜种和冬瓜种这些还不算在内。

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说了,明年春天再给我们拉些过去,还要派人过去教我们怎么种植。”

“那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些种子,如果老天爷再能开开眼下一场大雨,要不了两年,北地的将士们就应该能吃上饱饭了。”

沈二郎激动的道:“希望如此吧。”

两人在庄子上待了一天,傍晚的时候才带着几大捆红薯叶回府了。

这些红薯叶也不全是他们自己吃,秦长安要用这些和城里的富户换粮食。

虽然那些地富户都有庄子,种的也有些菜,但红薯叶他们没吃过啊。

这么稀罕的东西,可不得拿糙米换来尝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