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庙这边,磕头都是奖励一枚小钱的。

窑厂没法直接发奖励,只能在其他地方补偿信徒了。

除了熬汤的大锅。

还有四个小一号的大炒锅。

用铁铲翻炒的那种大炒锅。

让工人们吃点大锅菜,改善改善伙食。

顺带的还有十几个笼屉,专门蒸馒头。

之前妇人们都是做蒸饼,简单省事,压力不大。

工人们大都是穷苦出身,能有一口吃的就感恩戴德了,也不挑剔。

只是蒸饼这东西……

大黄看了一眼,摇头。

就是把和好的面擀成圆饼状,放到锅里蒸。

没有发酵,蒸出来的就是死面饼。

没有一点味道,而且吃到胃里难消化。

要说饱腹感,那真是杠杠的。

早上吃一肚子,下午还没消化完。

但要说营养,只能呵呵。

窑主人虽然不是黑心资本家,可这个时代在面粉里掺糠麸是常态,饼里面也有三成糠麸。

这样蒸出来的死面饼,吃到喉咙眼里都剌得慌。

大黄吃完一个蒸饼后,再也不碰第二个。

本以为南郭家的饭已经够难吃了,没想到,还有更难吃的。

当今之世,吃饱才是最主要的追求,口味、营养、健康什么的根本不重要。

所以,蒸饼这种食物大行其道。

除非是牙齿掉光,嚼不动的老人,基本都是以蒸饼为食。

蒸饼还有一个好处——储藏时间长。

晾凉之后可以卷巴卷巴,随身携带,放上一两天还能吃。

非常适合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以及出远门的人。

然而大黄不同。

岳川一直教导他们,民以食为天。

为上位者,无论什么时候,第一个解决的必须是吃饭问题。

光吃饱不行,还得吃好。

在土地庙的时候,岳川是变着花样制作美食。

光是豆子,就制作出十几种。

蒸煮煎炸烧烤焖等各种烹饪手法,以及五花八门的厨具、炊具。

除了正餐主食,还有点心、饼干、饮品等。

在吃上,大黄真的没遭过罪。

土地庙里的猪都比窑上的工人吃得好。

有五只小鬼,在吃过土地庙的猪食后,立刻赖着不走了。

垒灶架锅,大黄开始传授厨艺。

“这个叫面头,是土地公赐予的宝贝。和面时候在面里面掺入一些面头,面会发酵。发酵后的面饼上锅蒸,面饼会变得更大,也更美味。”

众妇人刚开始还没当回事。

可是听到能让面饼变大,立刻双眼放光,就像看稀世珍宝一样看着面头。

“这不就是一斤粮食做出来五斤饭的法术吗?”

“哎呀,土地公还真会这个啊!”

大黄也不解释,解释不清了,她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这个方法有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发酵过的面会有股酸味,必须加入另一种东西。”B

面团发酵时会产生酸味,如果直接上锅蒸,馒头会又小又硬,口感也不好。

需要加碱中和酸味。

如果是酵母发酵,里面的菌比较纯,没有杂菌,基本不会产生多少酸味,不需要刻意加碱。

但大黄没有酵母,用的是老面。

里面杂菌比较多,发酵产生的酸味比较大,需要加碱中和。

当下没有纯碱,只能使用草木灰代替。

加水搅拌,沉淀滤净,得到的就是纯天然的碱水。

不同的植物,草木灰制作的碱还有细微的区别。

最出名的就是传统兰州拉面使用的“蓬灰”了。

掺入碱水的比例很需要经验,少了的话,不能祛除酸味。

多了的话,蒸出来的馒头发黄,同样影响味道。

这个比例大黄也说不清,只能问岳川。

岳川自己也说不清,只能问胡三胡四。

除了兑碱水的比例,岳川把其他注意事项也一并打听清楚了。

在大黄的教导下,妇人们用温水和面,一边添水搅拌,一边把老面混进去。

和面这块,妇人们熟练至极,都不用大黄教。

面团均匀,没有任何包裹着干面粉的小疙瘩。

然后,大黄就把和面的大缸边缘搭一圈湿麻布,又用重物压上。

过了一段时间。

大黄再移开重物时,妇人们全都惊呼出声。

原本只有一半的面团,现在都快顶到缸口了。

这明显是长大了!

“果然能用一斤粮做出五斤饭啊,土地公好本事。”

大黄放弃解释了。

交代妇人们把面团抓出来,重新揉上一遍,挤压掉里面的气孔和空隙。

这一步非常重要。

胡三胡四专门交代的。

如果不这样做,蒸出来的馒头会惨不忍睹。

“对了,留一块面头,下次和面的时候还能继续用。”

听到大黄的话,妇人们瞬间醒悟,原来能让食物长大的宝贝是这样来的。

“黄先生,是不是每次和面的时候都留一块,就能一直有,一直用啊?”

“对!跟它们留个根,就能一直生长,永远都吃不完!”

“哎呀,真是好法术啊!土地公厉害了!”

然后大黄教她们掐面剂,揉成馒头状。

“想要这个面团变大,必须得二次发酵,而不是直接上锅蒸,否则就长不大了。”

“哦,明白明白,跟刚才放面盆里一样,啥也不干,是吧。”

揉好的面团放了一会儿,果然膨胀了一圈。

妇人们顿时喜笑颜开。

土地公果然厉害。

大黄接着说道:“天气热,可以二次发酵,可以热水锅直接蒸。可如果天气比较冷,没法很好的二次发酵,可以把面团放到锅上,冷水开始蒸。这个过程中也能二次发酵。一定要记住二次发酵,这个很重要!”

二次发酵的馒头一层层码好,垫好湿麻布防止漏气,开始烧锅。

时候差不多了。

大黄示意妇人们将笼屉搬下来,然后换二次发酵好的馒头上锅。

做完这些,第一批笼屉中的蒸汽也散得差不多了。

妇人们好奇的掀开最上层。

“哇!这么大!”

“哎呀呀,真的长大了!”

“又大又圆!”

这些馒头是妇人们亲手做出来的,刚开始有多大,她们一清二楚。

再看现在,足足长大了两三圈。

“一斤粮食,能做出来两斤饭!”

“两斤?我看得三斤!”

“应该是咱们手艺不行,影响了这门法术的效果。”

“对对对,是咱们给土地公丢脸了。”

“走走走,给土地公磕个头,恳请他老人家原谅。”

“要不要把刚做出来的这个……这个叫什么来着?”

大黄说道:“馒头!”

“哦!要不要端一盘馒头给土地公供上啊?请他老人家品尝品尝咱们的手艺。”

“他老人家应该不会嫌弃吧?”

在拿馒头的时候,妇人本能的捏了捏。

“怎么瘪了?”

一松手,又弹回来了。

可是再捏一下,又瘪下去了。

“饭好像变大了。”

“又好像没有变大。”

“肯定是我们用得不对!以后要多练,争取做出不会瘪的馒头!”

(帮忙点下催更吧,不需要送礼物,只是点一下就行。催更数关系到网站给的推荐量,对作品很重要。拜托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周土地公更新,第222章食物放大的法术免费阅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