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国君此时唯一的依靠就是晋国了。

之前那么多年,能够稳压姜国一头,并不是杨国国君有多么政通人和,纯粹就是背后有一个好爸爸。

晋国的六卿家族与杨国关系紧密,甚至连菜人铺这种事情都能在杨国堂而皇之的开展。

这说明什么。

二者都已经穿一条裤子了。

此时杨国国君遇到紧急情况,肯定得摇晋国。

智氏、韩氏、赵氏、魏氏……

平常美姬没少享用,这会儿兄弟遇到困难,你们几个怎么也得拉一把是不是?

如果这四个家族齐心协力拉一把,杨国还真有可能转危为安。

晋国就是这四个家族说了算。

他们要是齐心协力,指着老鼠说鸭子,晋国国君也得点头,更遑论其他。

然而,孔黑子发威了。

长卿这个小老弟也发威了。

一个文圣,一个武圣,就问你拿什么接吧。

《疯狂老杨哥》中一百多个章节只是把杨国国君概括了一下。

但《岳先生与税赋说》、《岳先生与国战说》两篇文章,直接把杨国的事情升华成了天下事。

前者是孔黑子写的,主要针对杨国四十年间的征税。

后者是长卿写的,主要针对姜国和杨国的征战胜负。

如果说《疯狂老杨哥》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后面两个文章就是现实问题了。

各国君臣必须研读的干货。

孔黑子针对赋税进行讨论,拿杨国当例子,隐喻天下,更是首次提出赋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概念。

在此之前,赋税就是“食邑”。

所谓“万户侯”就是一万户居民的赋税,供一家使用。

这是周天子册封给诸侯的权利。

老百姓当牛做马并不过分,因为这是周天子册封给诸侯的权利,封地上的老百姓就是给诸侯提供食邑的。

但是孔黑子针对这一点进行不同的阐述。

从“取之于民、用之于封君”转变成用之于民,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同时,孔黑子提出了赋税一体的概念,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官宦世家都一体纳税,谁也不能享有特权。

反正无论天下各国接受与否,孔黑子总算是提出了。

长卿这边就更直接明了。

先是论述杨国和姜国的战争,然后从战争延伸到经济、政治、外交等。

经济,双方都是农桑立国,相差无几。

政治,杨国横征暴敛,搜刮无度,姜国却与民生息,轻徭薄赋。

外交,姜国一如既往亲善齐国,受到紫霄门保护,而杨国亲善晋国,韩式在杨国建立菜人铺。

然而结果是,杨国屡战屡胜,姜国屡战屡败。

长卿发问:真的是姜国国力不如杨国吗?真的是姜国国君不如杨国吗?真的是姜国百姓不如杨国吗?

恰恰相反,姜国百姓的幸福程度远远高于杨国。

但是为什么姜国屡战屡败?

盖因为杨国横征暴敛,打造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那么,问题来了。

假如邻国穷兵黩武,本国应该怎么办?

是跟着扩军备战,还是无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但是,好战会不会亡咱先放一边,忘战肯定是要嗝屁的。

杨国与姜国就是很好的例子。

姜国施行仁政,却差点灭国,杨国施行暴政,却差点灭掉姜国。

为什么?

凭什么?

这就是引人深思的地方。

这两篇文章就使得《疯狂老杨哥》升华,从单纯的茶余饭后谈资,转变成治国之策。

此时治国还没有定策,所有国家都在摸索,诸子百家也都在到处推销自我,渴望得到重用。M..

孔黑子和长卿发表的两篇文章,对天下各国都有借鉴意义。

至于学好还是学坏,就看国君自身的素质了。

而随着文圣、武圣的文章传播天下,杨国彻底臭了。

原本,晋国六卿世家还打算趟这趟浑水,帮杨国窘境。

可是看到杨国这般作死,都被全天下口诛趣÷阁伐了,谁还敢上前凑热闹。

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而文圣、武圣的文章只是一个开始,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针对“税制”、“军制”各抒己见。

这就是百家争鸣的好处,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个时代还没有圣人,还没有经典,还没有圣人典籍。

所以,每个人的意见都没听从,记录,反馈。

而各种文章,凑早一起就是对各国君权的限制,对各民权的保障。

国君可以征税,但一定要说明征税的用途。

至少,村民们不能再世世代代忍受客流的困扰。现在,终于可以走出去了。“

杨国国君派遣自己的娇妻美妾,接到重礼前去拜谒三斤。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周土地公更新,第396章文武双圣的口诛趣÷阁伐免费阅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