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一年,《恶魔入职指南》第一卷终于完结了。

昨晚打完最后一个字,心里总有一种“觉得什么踏实了”的感觉。

小70万字,这个字数本身挺值得说道的。

第一个,第一卷的内容为什么会这么长?

一般正常来讲,其实恶魔第一卷的这些内容应该在45-53万字就足够了,但我还是写了这么多......

其实是我自己实力不济的原因啦,一开始的剧情并没有安排得很妥当,导致一些地方显得有些冗余。

所以在那时候同样也有很多读者吐槽慢热,以及秦尚远升级慢之类的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也是确实存在的,我看过的网文不算多,对如何把控主角的成长问题,在这本书刚开始写的时候还处于懵逼的状态。

所幸在之后有了些眉目,慢慢地我自己码字时候的感觉也就好起来了。

第二个,第一卷这小70万字是我人生中写完的第一个,完整的故事。

码完字的那一刻,心情真是无比的畅快舒爽啊!

那种感觉就好像穿着新的内裤迎接新年元旦的早晨一样!

(虽然我昨天莫名其妙地感冒了,原本这三章是我今天的码字内容要等到明天才能更新,因为感冒头疼睡不着,所以就连夜写完了剩下的内容赶在今天更新了。)

我终于写完了人生中第一个完整的故事,对我来说这就好像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环海航行。

哪怕它不完美,但对我而言,在意义上弥足珍贵。

这是我向“作家”这个职业迈出的第一步,它幼稚、生涩、踉跄、磕磕绊绊,但是我逐字逐句码出来的。

和你们一样,我在这个过程中从零开始认识了书中角色们,秦尚远、苏柏、芙罗拉、林澜、江洋......

他们在我脑海中出现的时候都是模糊不定的形象,但随着故事的推进,每个人在我心中的样子逐渐锚定了下来。

面对一道岔口,他们会告诉我他们自己的选择。

譬如姜天河袭击收容所,济美执意要去寻找失踪的江洋,而这背后其实是早已经计算好一切的林澜顺势而为所设下的局。

又譬如林澜其实早就知道了自己和江洋的命运,却还是义无反顾地要去拯救她命定中必死的心上人。

她偷偷用冥演空断算尽了所有的可能性,每一次都无法达到江洋存活的那一点。

最后她只能笨拙地像母鸟用身体庇护孩子那样,替江洋挡下那支青铜古枪,换他活下来面对即将醒来的炎魔之躯。

又譬如秦尚远被开蒙之后的那场灵视所困扰,所以他在故事最后的关头终于接受了艾无常给他的选择。

舍弃自己人类的身份,其实只是为了能够拯救苏柏那个傻乎乎的女孩。

但其实从故事一开始,我想写的无非就是“角色们与自己无法抗争的命运”,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命题,当然也很拉风。

英雄的历史,就是抗争命运的历史。

秦尚远有自己的命运,哪怕他再不情愿,最终也在所有人的注目下,踏上了那条无法偏倚的人生。

苏柏有自己的命运,但和秦尚远不同的是,她其实早已经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样的人生,并且一丝不苟地执行。

秦尚远的出现让她的命运出现了那么一丝涟漪,而在秦尚远的身上,她看到了一些特别的东西。

对我来说,林澜和江洋其实是秦尚远和苏柏的对照。

在故事的最后,林澜和秦尚远无可避免地要为了自己重要的人,而试图去强行逆转一些注定的悲剧。

但区别在于,秦尚远成功了,而林澜失败了。

我不是一个喜欢写死角色的人,因为死亡对人类而言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情。

一个角色的死应该有他们自己的意义,而不是只为了赚取读者的眼泪,或者让人惊呼“卧槽!”

我更希望我趣÷阁下的角色在退场的时候,他们在故事中的塑造已经完全了,又或者贡献了绝美如同花瓣般的凋零盛景。

林澜和江洋于我而言已经完全了。

这一对时间跨度长达十年的苦命鸳鸯在最后匆匆结尾,而且因为主角并不是他们,所以他们之间的许多细节我都一趣÷阁带过了。

但这两个角色其实本就是为了遗憾而生的。

高中的时候我读《上海堡垒》,在被窝里翻完最后一页,想了很久怎么也睡不着。

为什么呢?

为什么林澜总是模棱两可,总是要给江洋希望呢?

江洋又为什么在知道了林澜订婚之后,还要对她念念不忘呢?B

上海陆沉的最后,杨建南问江洋:“林澜喜欢你么?”

这个男人对自己未婚妻的心意产生了动摇,可即使到了故事的结尾,我们也不知道林澜心里真正的选择。

因为林澜早已经死了。

许多年后,江洋在旧物箱里翻到了旧手机,里面有一条十年前他没来得及查阅的短信。

“好好睡,晚安。”——来自林澜。

唯美么?很唯美。

江南老师写感情从来都是点到为止,但是又让人挂念不下。

但对我来说这是困扰我很多年的心结。

八年前,在被窝里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就决定,以后要是写书了,一定要给这两个人一个属于我的结局。

所以才会有他们在烈火中相互表露心迹的剧情,所以才不会有杨建南或者路依依。

林澜的心意不再暧昧纠结,江洋也不再是那个胆小的上尉。

但我心里清楚,其实他们并不是《上海堡垒》里的江洋和林澜。

我无法企及前辈的趣÷阁力,他们也只是年少的我心中未结的遗憾罢了。

·

关于接下来的主线,大概就是秦尚远沿着恶魔路径一路攀爬,对抗各种神秘信仰的组织,揭开身世和父母身亡之谜。

走到最后,他是否会登上王座呢?

我想到时候具体的情况,应该会复杂得多吧。

毕竟第一卷的最终战和我一开始设想的不能说是有所出入,简直是毫无瓜葛。

我想在故事中引入我们自己的神话体系,但我后面发现这难度有些太高了。

在第一卷结尾的最初版本里,我是有这个想法的,但最后还是因为涉及的铺垫太少,剧情变化太陡而放弃了。

章金莱老师曾说过,改编不是乱编。

关于我们自己的神与魔,如果写得一塌糊涂的话我自己是不能接受的。

但这个想法会一直保留在这本书的框架里,等到我觉得时机成熟了,就会开始着墨。

我最想写的其实无非是那三个反骨仔,有时候忍不住想象,大道磨灭仙庭凋敝,那哥仨个在这个魔化版本的世界观里会是什么样的形象。

大概会很有趣吧?

七王座对应的是天主教中的七宗罪,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设定,我也只是在这些老套的基础上填了一些新东西,发散了一些思维而已。

整个攀爬的路径其实整体看起来更像是一座上窄下宽的金字塔,而恶魔和人类在面对这七条分支时,身份都是等同的。

恶魔是为了被铭刻,人类是为了获得力量,两种目的,无出其右。

秦尚远最终选择的是傲慢路径。

这条路径尽头的王座名为“晨星”,第一卷的卷名也是“晨星”。

在宗教里,傲慢对应的恶魔是堕天使路西法,而在希腊人和斯拉夫人的神话里,他是“晨星”的化身,这就是这张王座名字的由来。

所以秦尚远在这一卷最后会舍弃人类身份,成为攀爬者是早在一开始就决定好的事,这也是入职恶魔的开始。

只是中间因为我技巧的不熟练,让大家久等了,实在是很抱歉。

有读者经常会就神话里的故事和设定当中的出入提出疑问,这点我能理解,但其实是这样的。

人类不同文明的不同时期,其所属的神话传说也在经历着演变,因为文化交流的缘故,一些地区的神话免不了会在长达千百年的时间里被同化,又或者在一些民俗小说中衍生出新的版本。

譬如路西法这个名字和撒旦其实是没有关联的,但在文艺复兴之后,这两个名字就被逐渐联系在一起了。

又譬如大家最熟悉的托塔天王李靖。

其实在一开始他是佛教的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毗沙门天王),在后来明清时期的小说里,托塔天王李靖的形象才从毗沙门天王的信仰中独立出来。

同一个人物,可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说法,这些都很难考证,所以我在做设定时只能选取某一个版本。

·

下一卷大概会在两三天之后开始更新,我得想想第二卷的具体脉络和节奏。

毕竟是学院篇章,新学期新气象,应该还是有蛮多有趣的东西可以写。

还有就是之后我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秦尚远身上,描绘他自己的成长和抉择,其他的重要角色我也会竭尽全力去做到兼顾。

《恶魔》其实蛮尴尬的,因为第一卷并不是以主角为唯一视角所写的。

我码字的时候总觉得这个角色好,那个角色也好,就想多写点,不想他们成为单纯衬托主角和故事的工具人。

之后我会尽全力更好地做好平衡,贡献出更紧凑、更有趣、更跌宕起伏的剧情。

要说的大概就是这些。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陪伴,稍作休息,秦尚远会继续往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