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拓跋猗卢瞬间呆滞。

而后握紧拳头,“哎呀”了一声。

“忘了,吾怎么把他们给忘了。”

拓跋猗卢悔恨不已,但再怎么样都为时已晚了。

拓跋猗卢看着李瓒军,一时半会肯定是打不下来的,后面还有杜尹扑了上来。

拓跋猗卢知道,自己该撤了。

拓跋猗卢没有半点迟疑和不舍,立马高喊一声:“大军听吾令,撤退。”

南撤和北撤都是行不通的,拓跋猗卢先一步带人往东而去。

但不是所有人都跟上了,还有一些往西跑去了,这往西跑的人基本上都是乱窜的。

四处乱跑,杜尹也懒得去管他们。

在清理完被抛弃当炮灰的人后,杜尹和李瓒确认身份后,就汇合到了一起。

“将军,吾刚看到拓跋猗卢往东面跑走了。”

杜尹脑子飞速运转:“追,你亲自带人去追,能杀就杀,实在杀不了就撤,莫要再被拓跋猗卢击败。”

“唯。”

李瓒带着骑兵向东追去了。

杜尹则是留下收拾残局。

同时,杜尹派魏甫往西去把那些个跑错路的残兵败将抓了,愿意投降的人留着,不愿意杀了就是。

很快,天亮了。

李瓒也回来了。

奈何,拓跋猗卢侥幸跑了。

“唉…”李瓒垂头丧气的说道:“早知道就再快点了,说不定就能把那竖子杀死了。”

杜尹本想拍拍李瓒肩膀,宽慰他几句,但一想辈分不合适,就又收回了伸出一半的手,说道:“此战幸得你及时赶回来,若非及时赶到,吾怕是要被…诶,罢了罢了,说多了就窝火。”

“所以,你大功一件,不必为此悔恨。”

李瓒嘿嘿一笑:“将军说的言重了,仆也就是侥幸,若非后来您赶来仆怕是也扛不住他的猛攻啊。”

“不管怎么说,此战,是吾失策了,导致大败一场。”

停顿一下,杜尹又说:“你的功劳是绝对跑不了了。”

杜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连战连胜功劳太大,得适当的抹黑自己。

这不,被拓跋猗卢打的‘抛弃营寨落荒而逃’这件事就很合适。

还并没有造成多大损失。

这对杜尹来说,绝对算得上是意外之喜了。

“全听将军您的。”

杜尹笑了,而后开口说道:“拓跋猗卢多半是回蓟县了,吴等也快些回营寨,修筑营垒,防止再发生像昨晚那样的夜袭。”

“唯。”

大军动身回到营寨,一回来杜尹就督促他们开始修筑营垒。

而拓跋猗卢也确实是跑回城内了。

此时的拓跋猗卢可谓是狼狈不堪,见到王浚也是耷拉着脑袋,不敢去看王浚。

王浚面色阴沉:“又输了,你又给吾狼狈的逃了回来。”

王浚虽然语气平静,但任谁都听得出来,王浚很生气。

拓跋猗卢也知道这次确实是自己的问题,要是上次王怀被抓那次他尚且还能把责任推给王怀,说他先败了,才导致被围攻了。

但这一次。

纯粹是就是他的问题了,没法推责任。

拓跋猗卢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任由王浚说教。

好在王浚说的也不算太过火,并没有辱骂拓跋猗卢。

也还在拓跋猗卢能接受的范围内。

“那现在该怎么办?啥事也没办成不说,还反被人把骑兵尽数歼灭了。”

王浚扫视众人,眼中都快要喷出火了。

现在王浚面对的局面很不乐观,城没了,骑兵也没了,此一战可谓是元气大伤了。

拓跋猗卢一言不发。

“不如言和?”突然有个人这般说道。

此言一出,立马引起了众人的注视。

在场的人全看向了说这话的人。

那人有些害怕,怕惹恼了王浚,毕竟是敌人,这大敌当前劝老大投降确实不太好。

但王浚这次竟然没有生气,虽然脸色难看,但确确实实没有生气。

王浚这时候是在想:吾儿子王怀还在李羲手上,李羲没杀王怀肯定是要拿王怀来威胁吾,若是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投降…儿子也没危险了,多好啊?

当然了,这话王浚也只是单纯的在脑子里想了想,他还是不甘心。

他,太原王氏子弟,封疆一方的幽州刺史,投降李羲一个…啥也不是的人,他不甘心啊。

李羲,出身不如自己,要对方不是李羲,换成京兆杜氏的,他说不定就真投降了。

“此事不要再议论。”

王浚想好了,他还是没法低下高傲的头颅,去向李羲低头。

“谁敢再胡乱议论,杀无赦。”

众人齐声道:“唯。”

王浚也没心情再和他们议事了,挥挥手,就让众人退下了。

王浚失魂落魄的坐了下来。

不知道他想起了什么事,拳头是越攥越紧。

“李羲!”

“吾究竟哪里不如你,竟会被伱打的如此落魄。”

王浚声音不大,但却充斥着无尽的愤怒和不甘。

王浚虽然从小被他父亲嫌弃,但他到底是太原王氏的子弟,也有着他的傲气。

任凭王浚如何愤怒,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不是李羲的对手。

“杜尹啊,若不是你,想必吾也不会这么惨吧。”

“为何要给李羲做事,来投靠吾,吾定然给你高官俸禄。”

王浚觉得是杜尹厉害,事实证明,在对冀州、幽州这俩地方的战事,确实都是杜尹的功劳。

杜尹也确实厉害。

要是换做李羲自己上,估计还真不一定能这么快就干到幽州的治所,且幽州一半入手。

杜尹有其父之风。

王浚只盯着李羲的出身,他忘了李羲靠着杜文君,和间接和京兆杜氏有了牵连,完成了改命。

现在李羲周边多为世家之人,杜尹、郭完、阴宠、荀崧、谢衡,包括、祖逖、刘琨也都颇有家资的人。

王浚越想越气,最终奋趣÷阁疾书,写了一封信,命人出城送到敌军营寨。

他的这封书信是送给杜尹的。

王浚更是没有丝毫隐瞒的让送信的使者一进到敌军营寨就宣扬自己是写信给昔日好友、情同兄弟的杜尹的。

显而易见,王浚并不是真心劝降杜尹,而是以此使了個离间计。

想让李羲猜忌杜尹,从而撤换杜尹,王浚觉得杜尹一走,他就能打过其他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