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军的营地在另一头,有各种帐篷之类的御寒之物,两军之间由那些饥民隔绝,本来王胆也可以通过铭牌向卡拉迪亚的商人买些帐篷物品的,只是王胆存了防人的心思,所以没有给流民军们配帐篷等物。

不过这粮食是保证吃饱,而且是当天吃多少就发多少,不给他们余粮。

王胆干脆连带着也一同发放饥民口粮,这样他们也能有足够的粮食吃了,这让所有人对王胆十分感激,特别是那些饥民,简直把王胆看成救苦救难的神仙。

这是壬午年的冬天,漫天大雪几乎要把大地全部封冻住了,护卫军和流民饥民组成的奇怪队伍冒着风雪艰难行进着。

只是这漫天大雪却阻止不了各大势力的探子将打探到的情报飞速传回各自首脑那里。

如日中天的李自成得知张献忠这个竟争对手死了的时侯,非常高兴,他在中军大帐中仰天大笑许久,同时不住大喊道;“张屠夫,你这个卖肉总少二两给老子的混蛋,总算死了,**的再也不能跟老子抢这花花江山,我们之中笑到最后的还是我!哈哈,哈哈……。”

旁边的李岩却是皱眉看着手中的草纸情报书,正在接受众手下吹捧的李自成发觉了李岩的与众不同,心下闪过一丝阴戾,不过他很快将这份不满藏了起来。

一身白衣还爱拿把羽扇装风雅的牛金星敏锐发觉了李自成的的异样,他看向李岩多了点兴灾乐祸的表情。

这李岩的各种能力让自命大顺第一谋士的他十分嫉妒,现在这可是个打压对手的好机会。

于是他上前对李自成抱拳行礼道;“恭喜闯王去一大敌,现在放眼天下已没有可与我军匹敌的对手,闯王何不顺应天下民心所向登基为帝,也好早日安天下。”

大帐众人听到牛金星的提议,顿时全反应过来,个个马上开始劝谏起李自成马上称帝。他们说得好像李自成不登帝位这天下人都会痛哭悲伤而死。

“各位不可置李某于如此高位,国之神器李某自问无德居之,等天下贪官被杀干净,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以后,李某还要回乡去种地。”李自成口水流下三尺长,一脸猪哥像的严肃说道,事关纯洁的自己的名誉问题,李自成还是能分清大事大非的。

大帐众人纷纷再劝李自成为救天下百姓称帝,唯有李岩还是一副忧心冲冲的样子,李自成看向他的眼神更加不善。

牛金星终于张开凶恶的獠牙对李岩道;“不知李岩兄弟对闯王称帝有何意见。为何总是以一副不喜的面目示人。”

李自成的脸色开始沉下来,这李岩战斗勇敢,又极有谋略,在大顺军中的地位仅次于自己,要是他反对自己的话,闯王的位置也有可能被他拉下来,所以李自成也注意着李岩会如何回答。

李岩厌恶看着这个一脸奸像的牛金星,轻啐了一口,然后抱拳对李自成恭敬道;“闯王称帝是大势所趋。即使现在不称帝天下人也会推闯王荣登宝座的,李岩只是担心这争霸中原的战场会有变数。”

“哼哼!天下将尽归闯王,还有何变数之说,我看即使有变数也是在某些人心中吧!”一身猪哥打扮的牛金星坏笑看着李岩。只是他身材矮小,怎么看也是戏台上的丑角在跳大神。

李岩不理牛金星的冷言冷语,他拿着手中的情报对李自成说道;“闯王请看,按探子的回报推测。左良玉是因和另一只明军内斗而死,他的八十万大军全被张献忠所收,可是仅过了数天时间。实力大涨的张献忠也被明军杀死,百万大军只一天就溃散分崩了,这里面都有那支明军在行动,可想而知这伙明军绝非小可啊!”

李自成激动的心被狠狠打击了一下,他经李岩的提醒才发觉张献忠死了对自己并不一定是好事。

“嗯,你的分析有道理,看来征战天下是不能大意的,称帝的事以后再说,现在我们要赶紧收集这支明军的情报,包括领军之人是谁。”

李自成沉吟片刻终于做出了这个英明的决定,大帐众人忙大拍马屁,包括李岩,他实在不是一个傻酷囧酷的呆子,只是牛金星却不会这样放过他。

李自成环顾众人,他心中突然回想起和张献忠少年时偷看村中老太洗澡那些不得不说的秘密,那无悔的青春岁月啊。

想着想着李自成突然爬在办公桌案上失声痛哭起来。

大帐众人皆是一头雾水,这历折不屈的闯王怎么突然如些失态,莫不是被李岩大大的话给吓哭了。

牛金星俯身在李自成旁边,低声问道;“闯王为何痛哭?”

李自成断断续续的悲声说道;“想我闯军与大西军乃是同气连枝的义军兄弟,现如今大西遭此劫难,本王怎忍心看兄弟们受漂泊无依之苦,你等还是要尽心去收拢大西军溃散的兄弟,只要有我大顺军人一口吃的,就决不会饿着大西的兄弟们。”

“闯王义薄云天,实是具有气吞日月胸襟的无上圣主。”

一众大顺军将领心领神会的狂拍一通马屁,然后各自去做事。

同时在辽东的盛京皇宫,坐在殿首龙椅上的一个小孩一脸气愤的瞄着一旁,在至高无上的皇座旁居然有一个大汉同样拥有一个座位,他就是天下无双,地上无双,英勇无双,仁义无双的多尔衮摄政王了。

多尔衮正自得yì

满的看着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们,他那种傲视天下的气场也压得坐在一旁的福临小皇帝有些喘不过气来。

此时的多尔衮正是事业达到顶峰的时期,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把小皇帝一脚踢下龙椅换自己去坐,不过他却选择当个表面一人之下,实则至高无上的实权王。

让多尔衮放qì

称帝从而保住福临小皇帝的人正是那位号称美丽与智慧并重,善良比得下神佛的绝代佳人大玉儿了。

虽然没有真zhèng

称帝,多尔衮还是把朝堂中一切反对过他的敌人一扫而光,现在多尔衮就是大清的天,至于皇帝。还是等这个天离开人世间后再出来吧。

踌躇满志的多尔衮整合了大清军队,正准bèi

以雷霆之势将曾给他一次小小挫折的赵家堡这个异数剿灭,今天在朝堂上就是进行最后一次战前会议。

总的方针定下,大臣们也没有动兵的异议,多尔衮威武的站起身,对文武百官们大声命令道;“所有人要做好份内之事,要让我大军一举拿下辽东的那个顽抗的赵家堡。”

“是,一切听从摄政王命令行事”

文武百官齐声唱诺道。

多尔衮冷笑处之,等大臣们行完礼,他才转身对小皇帝恭声问道;“皇上请下旨吧!”

福临瞪了多尔衮一眼。却只得无奈的喊道;“拟旨,命大清二十万军队听从摄政王的命令,前去剿灭不服王化的赵家堡。”

多尔衮高兴的接过旨,对小皇帝行了一个小礼,然后大歩走向殿外。一路过来就听文武百官们齐声恭送道;“祝摄政王马到成功。”

多尔衮正哈哈大笑着要离开时,忽见有信使送急信入宫,多尔衮一把将信使拦下,把信拿在手中看起来。

这可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一般这种情况都是皇帝先要知dào

的。不过现在可没人会拍小皇帝的马屁。

只见多尔衮看着信,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起来,脸色也越来越黑,众百官惊讶猜测着是什么事能让这这位大BOSS如此紧张。

‘可恶的赵家堡。王胆可恨。‘

然后,谁也想不到这位千古霸主会大叫一声吐血晕去。

文武百官赶忙去扶,而福临小皇帝却是脸上一片喜色,看到这个大坏蛋吃瘪。他心中就很痛快。

多尔衮很快就被送回他的王府养着,而小皇帝和文武百官们终于知dào

这封信的内容。

上面写着“报gào

大清摄政王,据探明庭突有一只六千余人的军队从北京出发。赶到河南,先是与左良玉部起冲突,以偷袭将左良玉斩杀。而左军八十万众散去后就被明庭另一叛首张献忠收编,张献忠后来挟百万之兵去围攻那只明军,强攻一日竟不得破,当夜还被明军千人骑兵突袭,张献忠也被斩杀当场,明军得以安然脱身,当夜,张献忠军发生内斗,百万大军全部溃散而走,那支明军带着十余万流民北上,另据查探,那支明军正是在辽东与我大清对抗的赵家堡武装。”

百官们惊慌失色,这小小的赵家堡居然有这样的战斗力,若是不消灭必是大清的祸患。

倒是小皇帝心中却有些高兴,因为赵家堡让那个权臣吃瘪了。

范文程坐在多尔衮床边呆呆看着手中的信条,眼中不断回想起见到赵家堡那一层层钢铁甲兵登上城头时的场景,他们那精良的铠甲和不屈的战斗意志简直成了范文程的噩梦,什么时侯大明又有了这样的强兵。

范文程看向昏迷的多尔衮,叹息道;“王爷您快醒来吧,大清不能没有您,那个赵家堡经过连番大战,想必也是伤亡惨重,此时正是我们消灭那个堡的好时机啊!”

为大清尽忠效劳的范文程此时的身影在房中微弱的烛光中是如此萧瑟,是那么苦情,连在房门外守护的王府侍卫们都被感动了,此刻的他们把范文程和三国演义小说里鞠躬尽粹的猪哥来相比了,而且这是他们大清的猪哥。

“范大人还在照顾王爷吗?”一个柔媚的女声从房门外响起。

“是得,范大人一直在陪着王爷,连晚饭都没吃呢。”

在侍卫们略显沙哑的回答中,房门被打开。

范文程回头看到一个皮肤白嫩的女人走进了房间,饶是老范见惯了各种女人,也是在这一刻有了那么点失神的想法。

女人对此已是见多不怪,有太多男人迷恋她的容貌,她就是大清有名的当家人大玉儿了。

此女又微微张开宽阔大嘴轻柔说话道;“范大人为国已很是操劳了,现在请回去休息吧,只有保住了身体才更能帮zhù

王爷,现在让我来照顾王爷吧。”

范文程本想再表演一下忠臣哭病主的戏码,不过看到大玉儿又要嗲嗲。而且那眼神又是荡荡的,再一看这大清传奇美女那大盘子脸,蒜头转基因大葱鼻。他忙连声告辞。

走出了房间,老范在心中暗骂道;“这女人真是了不得,硬是让多尔衮王爷放qì

抓在手里的皇位,她除了皮肤白得还行,哪有一点比得上他见过的汉家女人漂亮,这大清的皇室男人们怎么就好这重口味。

不管老范如何在心中紧守那一份最后属于汉人的骄傲,反正这个有名的奴才精英是一边看不起满人的没有文化传承,一边又铁心为蛮族入主中原尽心竭力。

真是一妙人儿。

而在盛京的朝堂上。因为没有多尔衮的首肯,谁也不敢轻易调动兵马,因而赵家堡问题被无主的百官和小皇帝选择性的无限期再议下去,出不出兵还是等多尔衮回复好身体再说吧。

在大明京师,百姓们谈论最多的就是皇上慧眼识珠,火速提拨的无双战神居然以区区六千余强兵把左良玉八十万大军给打败了,更是在百万军中斩杀了张献忠这大明的一大贼首,后来也不知是那个消息灵通人氏把王胆在关外十六骑闯鞑子数万大军的事迹给传播开来,为此北京的大明百姓们还特地放了一天的爆竹表示庆祝。

王胆的事迹就传得更神了。

在文华殿。百官们也是个个欣喜非常,大明军又打了胜仗,他们的财产也就安全了。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崇祯皇帝,这个帝王在接到锦衣卫的捷报后当即笑忿了气。还是王承恩用内功把崇祯给治好。

仅管发生了这件意wài

情况,崇祯还是非常高兴的大赞王胆是上天降下的福将,要赏,后来发xiàn

没有什么可以赏的。就决定在文武百官面前封王胆为大明护国公。

今天召集百官到文华殿来就是要宣bù

这个决定的,百官们似乎也知dào

崇祯有大动静,个个都是一副严肃的神色。

崇祯看着这些只会互相争利的臣子。心中没来由一阵厌恶,大明还是要靠自己发掘的忠臣来守护啊。

在文武百官齐呼万岁之后,崇祯还未开口宣bù

对王胆的封赏,就有一个文官出来对崇祯行礼上奏道;“启禀皇上,臣要弹劾大明辽东总兵王胆拥贼自重,图谋不轨!”

“臣也有本要奏,王胆此人似有妖术,变出许多奇形怪马,必会祸患我大明的,而且还在京师散布谣言,恐有不臣之心,望皇上明察!”

“臣也有本要奏…………!”

崇祯开始是冷笑看着手下百官们的上奏,只是百官们似乎得了羊癫疯一般不停上前报王胆的可疑之处,一个个摇头叹息的,仿佛为国家出了王胆这个祸国大奸侫而痛心疾首。

渐渐的崇祯脸色开始严肃起来,他这人就是耳根子软,听不得别人说有臣子对自己有二心。

“众位臣工如此弹劾王总兵,是真心为国事吗!恐怕你们是嫉妒朕找出的战神立下惊天功劳吧!”

崇祯森然的喝道,文武百官赶忙跪下连称不敢。

崇祯也没有再宣bù

对王胆的封赏,只是喝斥完百官后就直接下朝了。

当夜的乾清宫御书房,崇祯再次仔细看着锦衣卫的密报,王承恩同样侍服在一旁。

崇祯死死看着密报里关于王胆带领人数众多的流民直奔京师的情报,从他手不停颤抖的表现可以知dào

这位帝王此时是多么激动了。

王承恩在旁边暗暗叹息,他最能明白崇祯此时是多么失望和忧心,把王朝最后的希望全放在一个很能打仗的臣子身上,最后却发xiàn

这个臣子不可靠,恐怕崇祯是再也不相信谁了。

静静过了许久,崇祯终于开口道;“王公公,你看这王胆带着流民大军是要来逆君吗!”

王承恩知dào

现在的崇祯最需yào

安慰,于是对崇祯说道;“皇上不必担心王大人的忠心,照奴婢看他也只是不懂如何处置叛贼而已,您只要下一道旨令让王总兵将那些流民叛贼全数杀死,这就可以证明他是不是忠心于大明和皇上您了。”

崇祯听到王承恩的建议,当即就拟旨并很快发出去,下完旨的崇祯烦燥的在御书房来回踱歩,他突然停下脚歩看向已经燃得差不多要尽的烛火,喃喃说道;“王爱卿,你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

冰天雪地的河南境内有一只几十万人的队伍在艰难跋涉前进,在这个庞大队伍的中心正是急着回家过年的王胆和他的手下了。

也不知dào

王胆免费发放粮食给百姓的消息是如何传遍已经成无人区的河南各地,许多没有粮食过冬的百姓全跑来跟着王胆和护卫军,眼看就要超过五十万的饥民跟随在后面,王胆和护卫军已经忙不过来了。

还好李定国让流民军来帮zhù

发粮,才没有人饿死的事情发生。

此时的李定国心思复杂的看向远处的王胆主帐,在他刚投降过来的时侯就发觉护卫军的粮食车根本就无法供养自己手下好几万大军,只是整个河南再也没有可供自己去抢粮的地方了,跟着这伙明军还能有个念想。

谁想这个明庭将军居然源源不停的搬来粮食给所有人吃,他明明看见王胆的营帐并不是很大,可这粮食怎么就不停搬出呢。

为此他特地去和一个老实的护卫军士兵套话,结果听到的却是另一个白莲教妖人出世的传说。

对于王胆会凭空变铠甲战马的故事,李定国开始是嗤之以鼻的,可是王胆的神奇营帐也真得是不断变出粮食来,这让李定国开始把王胆归为妖人一类,同时他心中也把最后一点燥动的小心思打消掉了。

今天一队锦衣卫进入了王胆的营帐,据说是来宣崇祯皇帝旨意的,不知dào

崇祯会怎样处置自己和几万手下,为表示诚意所有流民军的武器全都上缴给护卫军了,若是明庭突然翻脸,自己和几万流民们只有被人宰割的下场。

李定国不安的等待着,几万流民军士兵也在等待着,跟着王胆有饱饭吃,他们是再也不想过那种流离的生活了,有一顿没一顿的。

营帐中,还是王胆认识的老熟人张尽忠,他这次奉命来传旨,同时也有要督促王胆具体去执行的任务,于是他宣完圣旨后就对王胆说道;“王总兵请接旨,还请尽快去按圣旨上的意思去做事吧!”(未完待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