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了,祝各位朋友周末快乐!今天如果点击量超过二十,石斛将加更!这个要求应该不过分了吧

一些买主在他这里买了几次砖后,就发现他的砖不但质量好,而且数量比别的窑场多,还能免费送货,便经常来他这里买,不到一年的工夫,潘家窑场就红火起来,并很快出了名,甚至连一二百里地以外的人也慕名来他这里买砖。于是这潘家窑场越开越大,据说最多时有二三百人在这里干活,车进车出的,很是热闹,而另外几家窑场因经营不善便相继关了张。以后在潘家窑场附近形成村落,便依窑场之名,得地名潘家窑。

到了民国后期,这一带的土被用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许多大水坑和洼地,再取土烧砖很是困难,于是潘家窑暂时关闭,不久便迁到了房山一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一大片居民区,并以“潘家窑”之名而称。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北京人通常将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家园”,这个“园”字,便是“家园”的意思,并将附近新修的道路称为潘家园路。后来在八十年代三环路修建完成时,在潘家园东侧修建了一座立交桥,就是现在的“潘家园桥”。

说起潘家园旧货市场,就得说说它的历史了。宋强一边开着车,一边从脑子里往外倒腾着北京人都知道的这段历史。

据说早期的潘家园的景象就是鬼市。“鬼市”说的是凌晨三四点钟zhuānmài古董的一种临时集市,说起“鬼市”,那历史就到了清末民初。那时候全国一片大乱,皇室退位,各地军阀割据,许多达官显贵家道中落,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站街变卖。但这毕竟是件有**份的事,只能选在凌晨三四点打着灯笼交易,这样买主看不到脸。因看起来像鬼一样,以此得名。所以古董行都知道,鬼市出好货。

潘家园每周有两天鬼市,周六和周日,其中周六鬼市尤为火爆。凌晨4点钟,潘家园门口人影憧憧,摊主们用三轮车载着装满小件工艺品的纸xiāngzi,顾客们开着车、走着路聚集在潘家园市场门外,噌杂拥挤,把大门顶得叮咚作响。等到4点半大门一开,人群一拥而入,迅速各就各位。

开市以后,虽然人多,但市场并不喧哗,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老顾客人手一只手电筒,本意是为了把货看得更清楚,这都是从上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了。

天亮了,鬼市就结束了,市场继续营业,此时就可以看清楚大家的表情了。卖家的动机都一样,赚钱!而买家绝对是一道风景,人人不同,有专心致志真心淘货的,有来打探自家藏宝的大概价钱的,有附庸风雅的,有看热闹的。

尽管潘家园人的身份、动机千差万别,但还是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别人拿在手里的东西,你不能问价。要等别人放下,你再拿起来问价;不能因为被人捡漏就恼羞成怒,要认栽。

潘家园里老头老太太很多,他们年轻时也许根本没想过当富翁,本来只是想在晚年找个营生,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结果就成了先富起来的人。这里很多人90年代中期就靠一块破布起家,现在穔ǎndāo加小5砑沂偻虻娜吮缺冉允恰?/p>

以上的发迹故事是真实的。如果提起传说中的发迹故事,那简直就没边了。比如说,有人花15元买了把宝剑,结果卖了15万;有人花300元钱买了个碟子,经鉴定竟然是元青花,结果卖了37万;有人花300元买了1副麻将,结果卖了6万……

前几年开始,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多,这里慢慢的就形成一个旧货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现在,“潘家园”已不只是一个街道或一个地域的名称,已经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两个人说着话,车子很快就到了潘家园附近的劲松小区。

看到劲松小区,宋强话头儿一转就说到了“劲松”小区的由来。过去,在劲松西南部有清朝一个亲王的墓园,因其墓地上有六棵古代的龙松,弯曲着主干,松枝用百余根木料支撑,因为有架木支撑而得名“架松”。当年是北京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这架松的主人是谁呢?就是赫赫有名的清代的开国功臣肃武亲王豪格,是清初八家铁帽子王之一。后来这亲王的墓地也因此被老百姓叫做“架松坟”了。

七几年的时候,政府投资在这里建设居民住宅社区,八一年的时候决定成立街道办事处。当时给办事处取个什么名称可不好确定了。朝阳区政府有位熟读太祖诗词的工作人员,提议将“架松坟”三字,改为“劲松”二字。理由是太祖爷在1961年9月9日,写有七绝《题庐山仙人洞》诗一首,有“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之句。从那以后这里就叫劲松了。

两个人说这话,时间过的很快,关羽还在看着车外的景象时,宋强踩下了刹车说道,“到潘家园了。”

今天正好是周六,潘家园在周末两天允许地摊进场。停好了车,两个人溜溜达达的就走到了市场的大门口。距离门口还有几百米远的道边就有很多地摊,地摊上卖的东西也是各式各样,旧书旧画,玉石,手串,瓷器等等。

关羽一边走一边用神识sǎomiáo着,竟然发现这几百个摊位上的东西都是现代工艺品,没有一个有年代的老物件,不论那些东西看起来有多么的像古董。每个摊位前都有人在看东西问价,难怪有人说古董这行水真的很深,弄不好就会打眼呢。

关羽漫无目的的在各个摊位前走过,只是边走边左顾右盼,跟在后面的宋强心说,“这位首长是来赶集看热闹来的吧?怎么也不看也不问价就这么一直的向前走啊?”他哪知道关羽一边走一边在进行着sǎomiáo着呢。

忽然,宋强发现关羽停下了。在一个卖杂物的地摊前,关羽蹲下了身子,看着地摊上的那些东西。关羽拿起了一个茄子大小的铜香炉仔细看了起来,看过后问问老板这香炉多少钱。

“300块您拿走!”摊主痛快的说道。

“300块呀,太贵了,买不起。”关羽放下了这个香炉,又拿起了一块玉石在手里摩挲了一会儿,没说话又放下了。此时这个摊前也没有其他的人看货,老板就看着关羽在那儿拿起这个看看放下,又拿起那个看看放下。都是问问价就放下,老板心里就有气。“你这小子到底买不买啊?不买还在这儿装模作样的干啥呢?但是嘴上可没说出来。”

正在他心里暗骂的时候,关羽说话了,“老板,这几件东西我要了,你算算多少钱?”

老板一听这话就乐了,敢情自己还是错怪人家了。人家这是给自己送财神来了,自己怎么能骂人家呢?真是,唉!

“香炉300块,玉石200块,这个瓷碗300,这个笔筒150,一共是950。”

“太贵了,买不起买不起了。”关羽虽然钱多,但是也不想被人当傻小子啊。再说了心里明知道这几件东西都是现代做旧的东西,不值几个钱的。

“不贵了啊,你到别的摊上去打听打听,看看我的要价是不是高?我这可都是祖传下来的东西,都几百年时间了。”

“呵呵,老板,说个实在价吧!咱们都知道这物件的。”

“这样吧,900块你拿走。”

“呵呵,老板不实在啊。您继续卖祖传物件吧,我到别处打听打听去。”

“嘿,您别走啊,您给个价啊!”

“我给个价啊?那好吧,我也不往死了杀价,怎么也叫您多赚点不是,一口价150块。”

“太少了,太少了,都不够我交摊费的呢。”

“你要是不卖出去,你更没钱交摊费了不是。”

“加点吧,这个价我可是亏本的。”

“行,那就加点儿,200块,你同意我就拿走,不同意就东西留下我走人。”

老板合计了一下,这些东西加一块收来的时候也就是几十块钱,能200块卖出去也有一百多块的赚头呢,要啥自行车啊,见好就收吧!

“好吧,成交。”

“老板,你这里怎么还卖砖啊?这块城墙砖您是从哪儿抠来的啊?这倒卖文物可是犯法的啊!”

老板闻言撇了一眼地摊上压着摊布一角的一块大块城砖说道,“这也能算文物?北京城就不缺这玩意,要多少有多少,我就是怕风大给我把摊挂跑了,用它来压着摊布的。”

“这也啊,我还以为是文物呢。怎么着也是城墙砖啊。原来不值钱啊。”

“值钱?你买啊?”老板笑了笑。

“我买?我没事买这东西干啥啊?也卖不出去,赚不到钱。”关羽讪笑着说。

“诶,对呀,”关羽好像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道,“老板,你把这块砖送给我得了,我家离北京挺远的,我把这块砖背回家去,到时候家里院墙上放上这样一块砖,村里的老少爷们肯定都得眼热,这可是皇上家用过的城墙砖啊!多有面子啊!”

推荐好友的几部作品翩翩刚好的《逆苍痕》;天刃的《藏剑玄梦》《逍遥小剑仙》清风拂煦的《龙飞》安徽马杨林的《朱元璋反腐怒潮》狮毛的《仙人也是人》燕满楼的《无敌藤皇》蔡炎的《千炎》看见荒原的《独步洪荒》

书友16993024的《楚天风》qq895803564的《混元天绝》江牡丹写故事的《刀啸苍穹》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