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终于上朝了,看上去脸色不错,看来身体已经调养得很好了。朝中各个部门的最高官员一一出来述职,均无大事,南燕一片太平盛世。原本以为早朝就要这样散了,谁知皇帝却突然公布了一件事,让百官微微的有些意wài。

百官都知,他们的皇帝是来自平民的公主,但是公主的母亲是谁却鲜为人知,而且自公主进宫后也没有人提起过她的母亲。而就在这时,皇上却突然公布将她母亲的灵柩迁入皇陵之中,并把她的母亲册封为宁元太后。

百善孝为先,百官虽然对于将一个未曾听闻的女子迁入皇陵有些微词,但毕竟这是皇家家务事,皇上想孝敬自己的母亲无可厚非,既然太上皇都同意了,他们又有什么权力反对。

所以,在立冬的那一天,他们恭顺地出席了那个迁墓的仪式。从此后,南燕多了一个宁元太后,自有了这个宁元太后,百官知dào

,现在的太后已经完全没有了实权和地位,有的只不过是个虚名而已。倒是南将军的夫人跟皇上更亲厚些,比起那个过气的太后更有影响力,自此镇国将军府更是门庭若市,前来巴结奉承的人络绎不绝。

母亲的事情终于解决,河女心中的大事总算了结,对于父亲和罗秀玉的怨气也在岁月的流逝中慢慢消磨。她每日里最大的事便是批阅奏折商议国家大事,君臣和谐,国运日昌。

冬日的第一场雪终于来临,只是睡了一夜,早上起床,便见地上树上屋上,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小螺惊喜地叫道:“哎呀,下雪了!”烈风国地处南国,冬季偶尔下雪,而且雪量很小,罕见这样莽白的一片。

积雪没过脚踝,洒扫的宫女将院中的积雪扫到一堆,调皮的甚至堆了几个雪人。小螺从箱中翻出簇新的羊皮小靴给河女穿上,这是秋末准bèi

冬衣的时候特意给河女订做的。

河女披上裘袍走到院中,深吸一口被雪净化过的空气转头问身旁的小忠子:“太上皇那里冬日里的用度可已准bèi

妥当?”

小忠子立kè

回答:“回皇上,李公公早已将此安排妥当了。”

河女点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淡淡道:“拿些厚衣棉被送到清远宫去,碳火盆也送去一个。”

小忠子应声去了,小螺在旁轻叹一声道:“小姐到底是菩萨心肠。”

河女淡淡一笑没有答话。用了早膳,匆匆往宣德大殿而去,早朝上百官虽然一个不少,却均脸显疲色,想是天寒雪厚,匆匆往皇宫赶,费了他们不少力qì。商议了几件小事,散朝前河女宣bù

因雪厚暂时停止早朝几天,有事可直接面圣上奏。这也算是给百官放了个假,同时也是给自己放了个假。

回到御书房,内侍奉上火盆,刚刚将冰冷的手烤热了,外面通报说南文宇求见,河女忙宣他进了屋。

南文宇上朝都是一身戎装,此刻冰冷的铠甲穿着身上显得更外的寒冷,河女让他靠近火盆好好烤烤火,他微笑着看了河女一会道:“今日找皇上没有公事。”

河女微微笑道:“南大哥又来了,早跟你说过,私下里只叫我若水就好。”

南文宇的笑容越发灿烂:“既是如此,不知若水妹妹可有空跟我出宫游玩游玩?给官员们放了假,你也放个假?”

河女一听来了兴趣,这几日她的确是空闲了不少,心情也好了许多,正觉得日子过得有些无聊。便问:“不知南大哥有什么好去处?”

“你可记得春日去找仙隐的时候,在那个小村庄你将树枝绑在脚下在雪上滑行?”

提起这件事河女笑了起来:“过了那么久,南大哥竟然还记得?”

“我当然记得,因为我一直想让你教我呢,这次终于有了机会!”南文宇说着走近河女的身边,轻轻一拉她的胳膊,“我正好有个好地方,可以带你去玩几天,朝中无事你也正好放松放松。”

他拉她的动作那样自然,就仿佛是亲人一般,河女知他没有轻薄之意,微微笑着没有挣脱。“好去处怎能不叫上明珠?”她看着南文宇调皮地歪头问道。

南文宇微微一怔,随即点头笑道:“正是,正是,瞒着她去的结果便是被她念叨死,还不如直接带上她。”他说着松开河女,往门口走了几步,“我先回去叫上明珠,你准bèi

一下,一会你直接去南府找我们如何?”河女微笑着点了点头,看着他修长的身影快步地出了御书房。

让李公公将祝承恩宣进宫来,跟他说明了自己要离开几天,祝承恩稳重地点头,恭顺地让河女安心休息。从烈风国回来后,由李公公安排的人向她做了汇报,说是祝承恩除了处理朝廷事务,没有任何结党营私的行为,为人也很真zhèng。自此以后,河女总算是对祝承恩彻底放了心。

朝廷的事安排妥当,差人去向太上皇禀告了此事,河女收拾了几件御寒衣物,穿上长长的裘袍带着小螺出了宫门而去。

不用马车不用轿,只是徒步而行,走在已经被清扫干净的街道上,不一会就到了镇国将军府。

府中南家兄妹已经收拾妥当,正在等她,四人在南府用了午膳,便各骑一匹马奔着南燕的北门而去。

出了北门过了城郊便是渭河,渭河之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刚入冬虽寒冷却冻得不结实,渭河上的渔人一边用竹竿敲碎薄冰,一边捕鱼,间或渡来往的行人过河。四人找了一条稍大的船渡了河,一路往东北而行。只几天便到了南燕的边陲小镇,这里与上云国很近,是南燕崇山峻岭最多的地区。

到了这里,南明珠脸露喜色,河女正自讶异,只听南文宇解释道:“这里与上云国接壤,我二弟是这里的戍边将军。”他这么一说,河女才想起,南家的三个儿子,除了南文宇新调回京外,其他的两个都在边境戍边。

“我带若水你来,不禁是想让你看看这里的水秀山清,也是为了让你能了解一下上云和南燕边境的情况,和这里的百姓的生活。”南文宇说这话时脸色严肃,让河女不自禁地认真起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