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医生被患者气病了,折衷的办法

连主任约四十七八岁的年纪,工作非常努力,且医学知识丰富,功底扎实,深受大家好评。

简单的向医院领导汇报后,他不顾舟车劳顿,很快便回到科室开始工作。

按传统,像他这种刚回国的当天完全可以回家休息。

医生办公室内,连主任打开电脑,登陆内网,习惯性的查看本科室近期的病人。

得益于计算机与网络的广泛应用,医院的内网建设也是日渐完善。

医生登陆个人账号后,可以凭个人权限查看组内的病例。

连主任的权力更大一些,可以查看整个科室的病例。

已出院、待处理、重点监护或观察、未诊断的疑难病例……

这些全部都有清晰的分类,一目了然。

也方便科室医生及时掌握手里的病人动态。

“我们第一组怎么压了这么多未诊断的疑难病例?”

连主任皱了皱眉头。

“有很多病例的诊断难度确实极高,还有两例儿科转过来的疑难病例,住院观察期间,家属因为看不到显著疗效,选择自动出院。”

年轻医生在旁边小心翼翼的解释。

医院对于自动出院的病人向来很无奈。

说白了就是病人强行出院。

医院不是监狱,家属和病人对疗效不满,或者对医院的医护人员产生质疑,想要出院谁也拦不住。

当然,这种是拿不到出院证明的。

“两例儿科转过来的都是发热、腹泻、黏液水样大便?”

连主任点开扫了两眼,音调也提高了不少。

治疗腹泻是胃肠内科第一组的强项,两例自动出院的患者,均为腹泻、发烧,这让他很自然的露出一丝不满表情。B

“这两例腹泻都不好治。第一例是儿童医院转过来的,在那边已经治疗很长一段时间了。羊主任是首诊兼主诊医师,给患儿做了三次粪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家属在儿童医院治疗可能本就积累了一点情绪,就有些不乐意了,跟护士抱怨,说我们医院难道就只会查粪便吗?

当天上午,家属就带着孩子自动出院了。

为了这事,羊主任都被气病了。”

有些年纪大点的医生,成名之后养尊处优,早就养出了一口傲气。

遇到这种情况,被家属质疑水平不行,一口气憋着,直接就能被气倒。

“怪不得今天没看到羊主任呢!那第二例又是怎么回事?”

“这個病儿入院后住院五天,腹泻总病程长达20日,粪便中带有黏液和脓血。初诊方向伪膜性肠炎,已经送去做病理了。结果还没出来,家属就自动出院了。这个病儿的家属对我们产生质疑,可能是受了前一例病婴家属的影响。”

起哄,带节凑,无处不在。

医院病房尤其容易发生这种事情。

当一个家属对医院产生不满时,他会千方百计的向同病房的病友、家属散布各种带有偏见的言论。

有智慧和定力的家属只会听一听,不当真。

但是另一位病人正好治疗也不理想时,那就容易偏听偏信了。

对于这种事,医院一般也没什么好办法。

说实话,对于医院而言,走掉一两个难缠的病患,底层的医护应该是比较高兴的。

大医院从来不缺病人。

患者在医院住着,医护们就要负责。出院了,那就是患者和家属对自己负责了。

“去忙你的吧,我先看看!”

连主任把年轻医生打发走以后,开始仔细查看一个个疑难病例。

医院有三级查房制度。

普通病例一般由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解决了,主任可能也就每周一次查房时随便过问两句。

真正需要主任医师们解决的是疑难病例和危重病例。

“这个病儿的诊断方向应该没错,确实很可能是伪膜性肠炎,等病理结果出来便知。至于第一个腹泻病例,病因扑朔迷离,肠炎性疾病的可能存在,但是概率比较低,我得打电话问问家属才行。”

连主任先把那两例近期自动出院的病例优先排查。

要是换成别的医生,多半不会再打电话给家属。

因为很容易被骂。

连主任这人一向执着,对于疑难病例,他有一股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精神。

也正是这种不畏艰难险阻,追着真理的决心,让他变得越来越强。

“找谁啊?”

电话接通后,一道有点凶悍的中年妇女声音传出。

“您好,请问是唐程光的家属吗?”

“对对对!您是阳光诊所那边吗?”

接电话的是孩子的奶奶,还以为是阳光诊所的医生打电话过来询问病情,语气和态度立刻变得十分客气。

“我们不是诊所,我是人民医院的胃肠内科主任医师连涛。”

连主任可是顶级三甲大院的主任医师,是教授和专家,怎么可能与‘老鼠屎’一般的诊所扯上联系?

他赶紧撇清,并且向家属表明身份。

“有事吗?”

谁知家属听了他的身份后,不但没有任何尊敬,态度反而瞬间变得冷冰冰的。

连主任一阵郁闷,这都是什么样的神仙家属啊?

难道他一个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还不如诊所的小医生?

“是这样,我今天刚回国,到医院后查看了你家孩子的病历信息与检查资料,请问你们现在方便带孩子来医院一趟吗?我会亲自为你们安排床位,并且尽快做一些补充检查,以便明确病因。”

连主任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遇到这种疑难病例,没有任何一位医生敢说大话。

除非是新手小白。

“不用了,我们已经快治好了。”

说完,家属直接挂断了电话。

连主任差点走上羊主任的老路,直接被气病。

不过在最初的生气过后,他很快冷静下来。

家属是两天前出的院,孩子的病这么快就治好了?绝不可能。

像这种病程长达一个月以上的腹泻病例,即便是再好的‘神药’也不可能两天治愈。

肠道损伤后,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连主任,您就别再管这个病人了,反正他们已经自动出院。这个孩子的家属特难缠。”年轻医生在旁边劝道。

好不容易回来一员大将,他们可不希望连主任也被气病。

上面的主任医师倒下以后,压力全部都会落到主治、住院医师、规培与实习生头上。

一个科室,水平出众的主任医师越多越好。

遇到紧急事件,主任们出手,瞬间就能把病情给镇压了。

要不然,换成是主治带着住院医与一群规培生实习生抢救病人,那个压力可想而知。

“我就怕这个家属被那些小诊所给骗了。这个婴儿只有七个月大,腹泻如此严重,而且病程超过一个月,什么药可以两天治好?这实在颠覆了我的医学认知。不行,我得劝劝家属,最好还是来我们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连主任的这种自高自大的思想在大院非常普遍。

你在大院医生面前夸某家小诊所的医术高明试试,人家保证会一脸鄙夷。

尽管有一些从大院退休的医生选择开诊所,无形中拔高了诊所的诊疗水平。但是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诊所仍然是黑心、骗钱、只会吊水卖保健药的代名词。

实际上,大医院退休的医生,如果有真本事,基本上都会被医院返聘回去。

沦落到开诊所的,说得好听叫发挥余热,实际上也是没法子。

与其闲着,还不如开个诊所赚点钱,也能给子孙更大的经济支持。

连主任不信邪,又给家属打电话。

接通后,孩子的奶奶不等他说话直接开骂“你们人民医院烦不烦啊?本事还不如人家小诊所,一天天的就想着怎么骗我们老百姓的钱。别再打了,不然我投诉伱。”

嘟嘟嘟……

电话又挂断了。

连主任这回服气了。

家属骂人可不会管你是主任还是小医生,照骂不误。

“她居然说我们人民医院不如小诊所,还说我们骗钱……无语!”

连主任自嘲的摊开双手,耸耸肩。

碰到这样的家属,够糟心的。

下了班,连主任对那个婴儿仍然不放心。

本身病情就比较严重,要是让小诊所用虎狼之药瞎治疗,就算当场见了效果,也很快就会病情反复。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无异于饮鸠止渴。

人命关天,他还想再劝劝家属。

以家属现在对人民医院的偏见和厌恶态度,直接劝只能是徒劳无功。

他一时间也没有好的办法。

羊主任是科室的前辈,给过他许多指导和帮助。

现在生病了,他肯定要去看望一下。

本意是想把那个腹泻的婴儿劝回医院,查出病因后再去看望羊主任。

说白了,羊主任属于心病而已。

现在只能先劝劝羊主任再想办法了。

买了点水果,轻车熟路的来到羊主任的住处,敲开了门。

这里其实是医院为职工建立的单位住房,只要拿到指标的职工,就能以成本价买到一套住房。价格远低于市场房价。

很多医院的老同志都住在这个小区内。

即便有的后来退休了,或者辞职了,同样住在这里。

离医院很近,上班非常方便。

“哟,连涛来了呀!”

开门的是羊主任的老伴。

少年夫妻老来伴。

老了以后,有个老伴照顾着这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我听说羊教授病了,特意过来看看。恩师的情况还好吧?”

“唉,你说吧,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跟患者较那个真干嘛?非得把自己气病在床上,要送他去医院治病,他也不肯去。你是他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劝劝他兴许有用。”

羊主任的妻子连连摇头叹气。

医生给病人看病,病没看好,结果医生被家属气病了。

这种事情相当罕见。

羊主任不肯去医院治疗,也是怕同事们笑话他。

面子这东西,有时候挺害人的。

越有地位的人,越看重脸面。

特别是搞学术、医术研究的人,那就更是如此。

古代的文臣劝皇帝劝不动时,真的敢头撞殿内大柱,当场领盒饭。

不是他们不惜命,而是有着读书人的气节,把面子看得比命更重要。

连主任一路被领进了书房。

“老羊,连涛来看你啦!”

连主任赶紧走到病床前,只见羊主任面如金纸,枕头旁边还放着几本书。

实用内科学、内科手册、传染病学、腹泻疑症100例……

瞧这情形,羊主任人病了,心却还是系着那个婴儿。

这两天一直在翻书查阅。

传染病学属于教科书,是新版的,估计羊主任这是从书店买来的,或者找人借的。

“老师,身体好点了吗?我今天刚回来就听说您病了,下班后就赶紧过来了。”连主任微微俯身观察着羊主任的情况。

医生这个行业,对授业恩师还是蛮尊敬的。

“那你们先聊着!”

羊主任的老伴知道丈夫是个要面子的人,把空间留给师徒俩。

“唉,我这次算是丢人丢大了!”

羊主任唉声叹气。

“这有什么呀,咱们医生也是人,又不是神,遇到一些疑难杂病查不出病因太正常了。好多人还发生过误诊呢,您这个比误诊和漏诊强多了。也就是家属不配合,不然以您的本事,肯定能查出真正的病因。”

连主任只能想办法安慰恩师。

这时候,羊主任需要的也就只是一个台阶而已。

“连涛,那个病例你看了吗?这两天我一直在琢磨,想来想去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神经性腹泻,要么是食物引起的过敏。”

羊主任躺床上翻书,倒也没白翻。

反复推论后,得出了两种病因。

“我看过资料后,也有点怀疑是牛乳蛋白过敏了。因为孩子半岁前一直没事,改辅食喂养后才出现问题。牛乳蛋白过敏在婴儿中并不少见,但是特别容易被误诊和漏诊。特别是这个婴儿本身存在营养不良,病程也是极长,症状轻重不一,各种症状都冒了出来。特别容易让人怀疑细菌性痢疾。

也正是有着您坚持让实验室做了三次粪培养,结果均为阴性,这才能够排除多种疑似病因。”

连主任重点对于查粪这件事情给予肯定。

别以为学生说话就没份量。

像连主任这种优秀学生,地位和权威性怕是早就超过了恩师。

“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羊主任听到学生也认为很可能是食物过敏引起,不由精神一振。

“我与恩师的诊断意见基本一致,食物过敏的可能最大。”

“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被儿童医院那边的诊治经过给误导了。如果家属能多一点耐心,我肯定能够查出真正的病因。”

羊主任这些解释的话,也只会对信任的学生说。

算是有了一个倾诉对象。

“只是咱们现在推断也没啥用啊!家属已经不信任咱们,早两天就强行出院了。”

听得出来,羊主任也想劝家属带孩子回来,然后由他继续诊治,这样面子也就回来了。

他其实没必要较这股劲的。

可能家属在科室内散布对他不利的攻击言论,特别是那句,你们只会查粪便,深深伤到了这位老主任医师的自尊心。

连主任决定帮恩师解开心结。

解铃还需系铃人。

得找到家属才行。

“老师,来之前我给家属打过电话。”

“家属怎么说?”

羊主任本来还是病得卧床不起,此刻却是直接咬牙撑着身体坐了起来。

神情很是亢奋,眼中透着期待。

“家属说……是已经治好了。感觉应该是在一家诊所治疗的,我就怕外面的小诊所无所不用其极,给那个婴儿用一些虎狼之药。不然,才两天时间,怎么可能治好?”

连主任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最不靠谱的就是诊所,如果真是食物过敏,哪怕在我们这样的大医院治疗,起码也要半个月以上才能见到真正的疗效。家属有没有说是哪家诊所?”

羊主任其实是一位很好的老医生。

听到家属在诊所治疗,他显得特别着急。

他是真心为那个孩子感到担忧。

“呃……第一次与家属通话时好像提到了阳光诊所四个字,她可能以为我是诊所的医生,那个态度相当热情友好。我估计应该是在这家诊所治疗。”

连主任仔细回忆后总算是想起来了。

“必须打电话劝劝家属,千万不能听信诊所医生的鬼话。能劝他们回咱们医院治疗那是最好的。”

羊主任这么要面子的人,肯定不会亲自给家属打这个电话。

不然,再被家属骂一顿,怕是立马就得送医院抢救。

他的意思是想让连主任打这个电话。

“老师,说实话,家属对咱们医院的态度有点不友好。我打了两次电话,都是把我骂一顿,然后直接挂断了电话。还威胁说,再敢打扰他们,就会投诉我。”

连主任可不敢再打第三个了。

到得他这种级别和地位,完全没必要自找罪受。

“真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家属怎么就那么轴呢?”

羊主任的眉头皱着,显然在想办法。

“阳光诊所?这名字听着有点耳熟啊!是本市的诊所吗?”

连主任已经拿出手机打开地图开始搜索。

“搜到了,在城南老街177号。看这地图上显示的诊所外观,十有八九是那种坑死人不偿命的黑诊所。您看,廉价的喷绘招牌,而且很旧了,门头也很小。”

连主任把手机屏幕给羊主任观看。

“要不这样,咱们现在就过去,找诊所老板谈谈。”

羊主任这话听着多少有点孩子气。

“怎么谈?”

连主任到底要沉稳一些,老师瞎闹腾,他肯定不会。

“先找诊所老板问问。小诊所不就是为了赚钱吗?我给诊所老板一点钱就行了,让他劝家属带孩子赶紧回人民医院治疗。”

羊主任原来不是在瞎闹,而是想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