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女生拿着话筒略微有点激动地说:“不叹世事无常,不叹老天无眼,亦不叹伉俪情深而未能长相厮守。我叹得是沈复与陈芸的爱情,原本就不是最好的爱情。无论生离还是死别,我觉得皆自作孽也……”

这个观点一出,全场哗然,这个说法犀利而偏颇,但罗敷喜欢从学生的嘴里听到有个性的见解,她点头示意那个女生继续讲下去。

“因为沈复与陈芸娘的结合不是门当户对,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芸娘家境贫寒,嫁到家道殷实的沈复,难免有一种攀高枝的感觉。芸娘有高攀的负担,所以在日常与公婆矛盾的处理中,一直处于下风,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自卑又侥幸的心理作祟,当初她就自诩与沈复情投意合,殊不知危机就隐藏在这不对等的门户关系中,她就是再卑微谨慎,家庭矛盾也难以调和。”

那女生挪挪手中麦克风再说:“如果她找一个贩夫走卒,也许就不会这么活得这么卑微、被动。沈复和芸娘虽然相爱,但是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后来他们失去了家庭的经济支援,穷困潦倒,芸娘可谓尝遍了世间疾苦,人事背叛,自此一病不起,不久就香消玉殒、撒手人寰。正如书上封面所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而我要说贫贱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觉得现代婚姻也一样,还是门当户对为好,别光想着高攀也不要高姿态低就!”

女生说完,热烈的掌声响起,看来她是有备而来的,但穿凿附会多于原著的内核本意。

罗敷拍着手掌,用一个微笑给予这位慷慨发言的女生以大大的肯定:“首先感谢这位同学的发言,难得这位同学对这部作品有如此洞悉,有如此练达的见解,对此我表示十分钦佩,请再一次给这位同学精彩的发言以热烈的掌声。”

罗敷拿着话筒又走回了讲台,想了一下缓缓地说:“没错,人生充斥着坎坷与不如意,这是常态无人可避免。而贫穷的家庭卑微的地位似乎更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矛盾自然更容易产生,架不住风波迭起,这是现实。可是,我们生而为人,不能仅仅被动地去逆来顺受,是要竭尽全力去作一番争取和改变,当然更需要在贫瘠的日常之中挖掘点滴生活的美好,珍惜相爱的曾经。”

罗敷又把眼光投向那个刚才的那个发言的女孩,嘴角上扬说:'无论是沈复还是芸娘,我认为其实他们都尽力了,只是人们习惯把他们夫妻凄惨的结局当做了指摘的证据而已,于人于己我们往往是双重标准的,没有同理心,我们就会脱离具体的生活背景对他们进行好像很畅快实则盲目的是非评价、道德审判。”

“至于门当户对是不是婚姻幸福的基本保障,我想这值得在座的同学去考证,其实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事,不能一概而论之。”

罗敷未说完掌声已响起,这一场关于感情和婚姻的论辨还在进行,能得自由意!

会场左边有一位气质文彬的男生主动拿过麦克风,向罗敷示意要发言。

罗敷微笑着点头:“欢迎你发表自己的高见。”

这个几百人的会场,不是所有的人都敢上场不露怯,那个男生显然很紧张,声音有点抖:“沈三白与陈芸娘的感情生活之所以……让后来无数人为之称道,我想……主要原因倒不在他们的恩爱缠绵,而在于……刚刚罗老师所说的二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与生活情趣的灵犀。”

说着说着那男生表达顺畅了很多,“而杜甫有诗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一人先去,留下遗憾,沈复于冥冥暗夜,风生竹院、月上芭蕉之时对景怀人,梦魂颠倒,非卿莫属,在此道尽……”

罗敷从讲台径直走到他身边,一再用微笑点头对他的观点表示鼓励和赞同。

“即使后来沈复再纳妾,被人诟病他辜负芸娘,对感情不忠,殊不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用情至深乃作《浮生六记》,我觉得重情者不可不读《浮生六记》!”

罗敷听完了他的发言深感欣慰,以前总担心现在有些学生学习不上心,学业不精,如今看来有点杞人忧天了,她欣喜地上前和他握手,并问他:“这位同学是读什么专业的?”

“生物工程系的……”

“哇哇……”一阵惊叹骤然响起,很多的学生伸长脖子想要一睹这位来自生物工程系的文艺范男生。

罗敷也发出一声惊叹,有点激动地说:“噢,厉害呀,文学院的同学们,你看这生物工程系的同学竟有如此见地,我们用掌声表示佩服……我们文学院的同学更要真真正正读好自己的书,做好本专业的学问……”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