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虎兕相逢(上)

月上枝头。

大帐之前的山坡空地之上。几处篝火正熊熊燃烧,几十张巨大的毡毯满满的铺开,两边又各有小几、马扎排列,中间上首却是几张红木的矮桌椅,有几张桌子前面还放着蒙纱的小屏风,太监宫女手持着拂尘、酒壶林立,外头则是精锐亲军侍卫,层层叠叠,刀枪铠甲在火光月色之下分外的明亮。

大臣们三三两两的相邀入席,彼此之间笑语妍妍,看不出丝毫剑拔弩张的情形,这些常年混迹在官场中的人物,自有其伪装掩饰之道。贾芸和他的红楼戏班则被安排在外圈最右边的几桌等候传唤,抬头望去,远处皇帝的主帐之中,只有微微的一丝儿烛火闪动,不知道这个已经得悉义忠亲王全盘计划的皇帝老子此刻究竟在作何准备?

“东家,咱们要上妆么?”

蔡亮老头在一边低声的询问,按着最初的计划,今天的大宴之上,贾芸编导的《曹操与杨修》将首次在陛前献演。不过,看着这几天贾芸总是显出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蔡亮不由有些奇怪多疑,难道这个号称媲美汤临川的少年莎翁对于自己这个戏并无自信么?!

贾芸闻言,忙点了点头说道:

“这是自然!让大家都装扮起来吧!”

蔡亮忙吩咐下去,林墩儿和戴家三兄弟则围拢在贾芸的身边,一脸的忧虑之色。

“二哥,你究竟打算如何行事?”

林墩儿和三戴虽然现在已经成了贾芸的心腹,但是对他在大宴之上的计划,却并未知晓,隐忍再三,到了此刻,却是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贾芸苦笑一声,叹口气说道:

“谋逆之罪,罪不容赦,我也不过勉强想了一个行险之策,至于结果如何,不过听天由命罢了!”

听了贾芸的这番话,墩儿和三戴却是瞠目结舌,越发的忧愁不解。

————————————————————————————————

大帐之中。

赤luo着身子裹在毛毯之中的元春,依旧是脸带桃红,喘气吟吟,只将一双眼睛盯着正背对自己,站立着穿戴龙袍的皇帝,肩胛处清晰可见的两块肌肉显露着皇帝身为男人的强壮和力量,却让元春不由得想起了方才那一番近乎癫狂的嬉戏。

“陛下……”

元春刚刚儿想要开口,皇帝却堵住了她的话。

“时候已到,朕要出去大宴群臣,你就留在这儿吧!”

“臣妾随陛下一同去!”

元春忙忙的挣扎着要坐起来,可是稍一动作,便觉得浑身酸痛乏力,竟是再不能动分毫。

“呵,好一个捧心西子、拜月貂蝉,真真是我见犹怜的。”

皇帝看着元春眉尖若蹙,娇羞不堪之状,又念及方才递送之间的情形,不由又是一阵口干舌燥,但是转瞬之间,却又沉下脸来,望着元春冷哼道,

“只可惜,却是一头养不熟的白眼狼!”

“什么?!”

元春惊吓得浑身一颤,披盖在身上的毯子也滑落下来,露出一双柔嫩坚挺的**,在北地深夜的寒风之中,瑟瑟发抖。皇帝上前两步,蹲下身子。一面用毛毯重新帮元春裹严,一面却淡淡的说道:

“这些年你帮着贾家传递宫中消息和朕的起息行动,莫非以为朕真的不知道?!朕还没有昏聩到被你们这些妇人诓骗不知的程度啊!”

此刻的元春,已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她只是呆呆的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却又陌生的男子,感受着他话语中那一份远比冬夜更加冰冷严酷的寒意。

皇帝走出大帐,禁军士兵和群臣中立刻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万岁之声,紧接着,太后、皇后和诸多妃嫔也一一到来,分坐于上首,皇帝随意的挥了挥手,群臣齐声告罪,这才纷纷于两边落座。

“太祖龙兴,定鼎中原,已历三朝,方今河晏海清,四方升平,皆仰赖上天眷佑,祖宗余德,还有列位臣工辅佐之力,今日铁网围猎,偃武修文,与民同乐,朕心甚悦,诸位且满饮此杯,为天下太平贺!”

说着,皇帝当先起立,高举酒尊,后面自太后、皇后起也一并站起。两侧的群臣也肃然而立,齐声高喝道:

“臣等谨为天下太平贺!为陛下千秋贺!”

“好!请!”

皇帝道得一个请字,所有人满满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下面的太监宫女忙招呼一声,御厨便早已准备好的酒菜流水一般端上,又有梨园子弟粉墨登场,莺歌燕舞,一时间,月夜之下,但见觥筹交错,舞影婆娑,那篝火更是映照的每个人的脸孔油油发亮。

“诸位……”

酒酣耳热,皇帝再次压住了众人的笑闹之声,大眼儿环顾臣下,说道,

“先皇驾崩之际,遗诏传位寡人,可是朝中自来便有小人谗言,说什么‘烛影斧声,本朝再现’,又说什么‘矫诏篡位,弑父害兄’,朕都曾听过!”

众臣顿时大惊。好些个吓得满脑的酒意也醒了大半,机灵一点的早已出班跪伏在地,力证皇帝英明神武,先皇慧眼如炬,帝王家传,法统无咎云云。皇帝又挥手将他们斥退,继续说道:

“更有甚者,竟还想借着朕出巡秋狝之机,暗中行事,谋刺于朕!”

此言一出,群臣又是一片哗然。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心中却不免各自的盘算思量起来。常言道,会无好会,宴无好宴,这铁网山上的最后一场盛宴,看起来倒更似是皇帝处心积虑设下的一场鸿门宴了!

“你们不信么?那朕就叫你们看看!老五!动手!”

皇帝铁青着脸一挥手,坐在左手第二席的忠顺王虎吼一声,早有数百名禁卫亲军跑上帐前,领头的几个拿着碗口粗细的铜管,一根根敲入地下,又凑上去各处听了一回,又有好些太监跑到篝火上的吊炉边,垫着湿毛巾拿起吊子,在禁军的指挥下,将滚烫的开水,从铜管中浇下,众人只听得几声极凄惨的呼喊响起,不由得让人毛骨悚然。

轰然一声,地面突然塌陷出一个数丈方圆的大坑,几十个灰衣蒙面人从地坑中跳起,手中各持这刀铲剑叉等兵器,呐喊着四下环顾,似在寻找目标一般,可是守候在此的禁军士兵早已刀出鞘,弓上弦,一阵攒射之后,大刀过处,无一生还。

贾芸和身边的戴家兄弟、林墩儿,一起眼看着这一幕雷霆发生,那义忠亲王苦心设计的计划,竟是只在片刻之间,就被冰消瓦解,好像原本是一颗巨大的石头,却落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最终只溅起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浪花。

“哼哼,米粒之珠。也放光华,可笑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皇帝也看着这些从地道中钻出的死士瞬间便横尸于此,脸上却全无一丝骄傲自得之色,只是阴沉着脸,看着噤若寒蝉的属下群臣,说道,

“朕知道,你们中也有与他们是一起儿的,朕念在你们都是勋臣之后,且留一分情面,只待宴饮过后,再与尔等通同算账!梨园教习贾芸何在?”

贾芸听得皇帝召唤,心神一颤,连忙上前伏地叩安,亲眼见到了这个天子的杀伐手段,身为现代穿越客的贾芸,不由得也变得紧张起来。

——————————————————————

《虎兕相逢》大章过后,本卷即将结束,《折钗记》也将迎来第六卷——《大观园》,敬请期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