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虎兕相逢(下)

“贾教习,知道咱们皇上为什么这么恨王寻欢么?”

贾芸的边上。梨园教坊司太监温良偷偷的在他的新任上司面前卖弄着自己深谙宫廷的资历,

“当年先皇之时,王寻欢之父王希献状元及第,入职尚书房,教授几位皇子读书,后来又入阁拜相,权倾一时,深得先皇信任,不过那时候宫中就有传闻,说王希献和丽贵妃,哦,也就是现在的太后娘娘,就像辽朝的韩德让与萧太后,大明朝的张居正和李太后一样,关系亲近,非同一般的呢。

“这些个捕风捉影的宫闱秽闻,想必都是下作小人在搬弄是非而已。”

贾芸听着温良不阴不阳的调调,眉头微皱,洒然说道,

“我想,太后和王师傅无非都是着力于管教皇子罢了。”

温良并不生气。依旧不徐不疾的说道:

“教习说的是,故而先皇在时,对于王家那是始终恩仇有加,并未有丝毫的猜忌疑心。只不过,咱们今上却并没有这么大度,深觉王希献和太后的那些传闻辱及了皇家的声誉,故而在畅春园登基之后,万岁爷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已死数年的王希献褫夺了一切的封号荣誉,甚至还下了一道诏令,严禁后宫妃嫔踏足尚书房,皇子上学只由教养嬷嬷和太监们引导照顾,半年之后,陛下又找了一个理由,将王师傅的独子从户部一路贬到了梨园,还御赐了一个王寻欢的名字,让他从此沦为优伶班头,也是以此来落那王状元的脸面。”

“难怪……”

贾芸恍然大悟,三天前王寻欢敢在皇帝面前撒泼耍赖,想必也是捏准了对方的心理,那皇帝老子只要能羞臊王家,想来是不遗余力的很。

贾芸抬头朝前望去,夏太监面对着站在皇帝面前,一脸尴尬的缓缓将双脚伸开,王寻欢慢慢俯下身子,跪在毛毡之上,竟是当真要爬过夏太监的裆下。群臣一片哗然。尤其有几个先朝的老臣忆及当日王希献的风光跋扈,心中更是唏嘘感慨。都说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这王家不过两代,竟已沦落到这个地步!

“还不快点儿钻过去!”

皇帝一脸得意的逼迫着王寻欢,老太后却再也看不下去,从桌前拂衣而起,瞪着自己的儿子,说道:

“皇帝,今日各国使节皆在,这般玩笑之举就免了吧。”

“母后说差了,这是王教习因不舍交出那黼黻鼎,才自愿受辱,非朕相逼也。”

“可……”

“母后不必说了,朕让他留下那家传之宝,已经格外开恩了。”

皇帝一步不让,只是看着一脸决然之色的王寻欢。夜风中,老太后银白的鬓发微微飞舞,却终是再没有说出话来,此时,她的身后。转出一个贾芸再熟悉不过的身影,搀扶着她慢慢离开。

“五儿!”

贾芸下意识的低声呼叫一句,脚下更是不自觉的跟了上去。群臣们看着这番母子反目的变故,面面相觑,也不敢说话,偌大的宴会场上,一时间竟是鸦雀无声,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异变突生!

原本战战兢兢的夏太监,突然脸色一沉,伸手将趴在胯下的王寻欢背上的衣服撕去,谁也没有料到,在那件厚厚的戏服之下,居然紧紧的绑着一把小巧精致的乌木手弩,在众人惊惶大作的呼喝之声中,夏太监沉稳的拔下手弩,朝着近在眼前的皇帝射出一箭!

深色淬毒的箭头在篝火的映照下,反射出灼人的锋芒,夏太监和王寻欢之前的一番做作,竟都是为了这致命的咫尺一箭!

这才是义忠亲王老千岁最隐秘最危险的一招杀手,之前在贾家所布置的“地道战”,其实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佯攻罢了,只有这一箭才是他酝酿谋划的最终绝招,而这一招暗手,不要说暗中反水的贾赦,恐怕就是贾史两家的核心人物也未必知道,否则,当忠顺王挖开地道。北静王又绑上卫若兰的时候,他们的脸色也不会变的如此惨白可怕。

但是,就在这一箭即将正中皇帝的时候,一个细长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了他们之间,还用桌上随手抓起的一只大漆盘,险险的的挡下了那支要命的弩箭,在飞溅的酒水木屑之下,众人终于识出了这个救驾之人,正是原本想要跟着太后去和五儿厮见的贾芸!

又是一个意外之外!

皇帝没有想到!夏太监没有想到!甚至就连贾芸自己也没有想到!在看到弩箭飞出的一瞬间,他下意识的思考中,只有“抓住机会,君前立功”的念头,虽然他还有别的计划和行动,可是如果能在此时救下皇帝一命,那自己为贾家开脱的机会无疑又会大上几分!

救驾之功,谋逆之罪,这都是不可超越的功过两极,想来皇帝也会掂量出其中的份量吧。

一片惶然惊乱之后,太子、北静王和忠顺王等几个终于回过了神来,在北静王水溶的招呼之下,几十个侍卫亲军虎狼一般迅速围拢而上,将夏太监和王寻欢当场砍成了肉酱,皇帝在稍许的失措之后。也很快了沉稳和平静,只是不动声色的看着禁军将大宴现场牢牢的包围控制住。

“儿臣未查奸人阴谋,致使父皇受惊,甘受重罪!”

太子跪倒在地上铁青着脸请罪,忠顺王也连忙一同跪了下来,高声说道:

“此乃臣弟之罪,与太子无碍!”

皇帝挥挥手阻止了他的袒护,叹了口气说道:

“我那大哥的手段本事,朕比你们都清楚,实在也怨不得你们,谁又能料到。伺候朕十来年的这个夏太监竟也会被他收买。”

说着皇帝眯着眼环视四周一圈,那阴阴的眼神却看得众人一片心头发凉。

“朕这个哥哥啊……,始终要和朕为难到底么!”

说着,皇帝从袖中掏出一卷薄薄的绢纸,轻轻展开,一字字的念道:

“袭宁国公爵威烈将军贾珍、工部侍郎荣国府贾政、袭镇国公爵一等伯牛继宗、袭理国公爵一等子柳芳、忠靖侯史鼎、锦乡伯之子韩奇、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先兵部尚书卫明珠之子卫若兰,先礼部尚书之子陈也俊……”

听着皇帝一个个念出名字,忠顺王手下的禁军们一个个将这些勋臣高官从席位上拉起,和卫若兰等人一并看守在毡帐前的空地之上,义忠亲王一派的党羽尽数被擒!

“芸小子,你好!吃里扒外,卖亲求荣!”

贾珍此时已经全然不顾体统,只是瞪着贾芸咆哮,在他们看来,若是夏太监一箭中的,那此时的局面一定会是全然不同的,说不定,趁着一片大乱之机,自家人马还有翻盘的机会!

“住口!”

太子爷上去一脚狠狠的踹倒了贾珍,怒斥道,

“你们才是一群不知死活的谋逆之辈!看看你们的身后!”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荣国府的长子贾赦正谦恭的站在忠顺王爷身边,脸上却挂着一抹难以抑制的得意的微笑!

“赦大爷!”

贾珍和贾政都是目瞪口呆,原来,除了贾芸,就连堂堂族中的袭爵长子也早就投靠了对方,难怪皇帝能够毫无遗漏的将他们一网打尽!

“万岁,不知贾史诸家如何处置?”

北静王有些唏嘘的问道。皇帝正要开口,贾芸却连忙跪倒在了君前,高声呼喊道:

“陛下开恩!”

一旁的忠顺王冷冷说道:

“开恩?!历来谋逆之罪,却没听说有开恩的!”

贾芸轩眉昂起,朗然说道:

“王爷说得不错,所以他们才要造反!”

“你什么意思?”

太子疾声喝问,在场众人细细一想,却明白了其中关窍。贾史诸家愿意跟着义忠亲王铤而走险,除了有富贵险中求的期待之外,便是他们私下里。早已认定这高高在上的当今圣上才是矫诏篡位的谋逆之人!

皇帝脸色大变,贾芸这般的说辞,可是真真正正的诛心之论了,若不是看在他为自己挡了一箭,只怕当场就要拿下问罪了。

“诸位想必都是明白的,陛下若是将贾史诸家满门抄斩了,那就和曹操梦中杀倩娘一般,落实了这虚名,却害苦了自己!”

“哼!朕杀便杀了,难道还怕天下人说朕心虚不成?!先帝榻前传位,名正言顺,几位老臣皆可作证,朕更是问心无愧!”

“只是一旦陛下这刀落下,这千古恶名,怕是再难澄清的!”

贾芸丝毫不让,却只以情理动之。

“难道就这样饶过了他们?!”

太子满腔怒气,盯着贾芸问道,

“而且,就算父皇恩赦了他们,难道就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只怕他们又会说我们是故作大度,吆买人心吧?!”

“太子说的是!逆贼不可纵!”

忠顺王也大声的附和太子。贾芸忙道:

“所以咱们才要从根上来解开这个死结!”

“根上?”

皇帝脸色少有的一动,这可是他登基十多年来最大的一块心病,只是……

“你倒是说得轻巧,不知要如何解决啊?”

“对质!”

“和谁?”

“义忠亲王!”

贾芸报上名号,众臣却又是一片哗然,就连贾珍贾政诸人也不可思议的看着贾芸。

“难道……”

太子猛地上前两步,涨红着脸看着贾芸。贾芸轻轻的点了点头,众人忙顺着他的视线朝筵席外头看去,只见一个挺胸叠肚的大汉正押解着一个身材高壮的华服男子缓步走来,他们的身后,还紧跟着一个年轻俊秀的公子。

“老千岁!”

群臣中立刻发出惊呼,这个从刑部逃脱之后,就一直成为皇帝和朝廷梦魇一般的人物,居然被如此简单的擒拿在了眼前!而贾家诸人却是越发惊奇起来,领头的倪二他们并不认识,可是走在最后的那个少年公子却再熟悉不过,居然是宁国府的正派玄孙贾蔷!

“是你……”

皇帝关心的自然只有中间的那个男子,那个同父异母,彼此争斗了几十年的长兄!那个处心积虑想要谋夺自己皇位的敌人!那个令天下人群议汹汹的源头!

“各位使节,诸位多乃我天朝故友,想必对于先帝朝即位之争也早有耳闻吧,这位老千岁正是先帝长子,当年,便是他咬定陛下乃是弑父矫诏而登大宝,今日咱们正好一同来听听,这老千岁究竟有什么证据敢作如此断定!”

人类的八卦情节果然是千古一体的,一听说有如此秘辛,几十位使节纷纷点头答应,众人的眼光也完全集中到了中间那华服男子的身上……

月光越发的清亮起来,在数百位臣工和使节的包围下,义忠亲王老千岁汗出如浆,虽然他是一个优秀的阴谋家,可是对于一个本来就是自己捏造出来的故事,又怎么能在当事人面前圆得过来。

破绽百出的情节,已经再也引不起皇帝的批判和大臣们的推敲,贾珍以下的长子派,更是个个垂头丧气,原先精神上的优越和正义感,随着这场一边倒的对质烟消云散,贾芸更以曾请他们欣赏的话剧《京城商人》中的守信故事,来引导那些外国的使节们痛批义忠亲王的无耻,并纷纷保证将把此事诉之于众,为皇帝洗刷不白之冤。

谁也没有料到,如此一桩看似黑幕重重的宫闱秘闻,竟是被贾芸有些粗暴却无比有效的拆解了开来,皇帝的心情也似乎变得出奇的轻松和愉快。

“当年那些刑部的官吏们早该想到这样的主意!”

皇帝笑着说道,

“否则,朕也不必背负上这十年的冤屈,贾教习,你这次做的很好!”

贾芸忙道:

“革除叛党,臣不如北静、忠顺二王,擒拿逆首,臣不如倪二、贾蔷!”

“贾蔷?难道也是贾府中人?”

“正是宁国府嫡派的玄孙。”

皇帝沉默片刻,才又笑着说道:

“爱卿为了保护贾府,也算是费尽心力了。”

“还请皇上开恩!”

贾芸再次伏地恳求。皇帝终于说道:

“也罢,今**既救了朕一命,又帮朕辨析了不白之冤,朕也不能亏待了你这功臣,便准了你的请求,不再追究贾府众人通同谋逆之罪,但荣宁两公爵位就此革除,贾珍以下,俱降为布衣,终身不得入仕,只贾赦迁任从五品户部员外郎,贾蔷擢升为正六品护军营参,至于你……”

皇帝的目光最后落在了贾芸的脸上,

“臣愿为梨园待诏,为陛下填写戏词足以。”

见识到了宫廷上层的残酷,尤其是王家的悲剧,身为后世穿越客的贾芸,从心底里只想好好的享受大观园中的风花雪月,这朝堂之上的斗争,还是留给那些有野心的人吧。

(第五卷结束)

作者的话:本卷终于草草的结束了,写的不好,更新又没有规律,大家见谅了,看看读者群依旧有那么多的人在期待,老红感动,而且惭愧,这段时间忙着弄了一部有关纪委的动画短片,又加上通宵看球,断更了好几天,编辑大大也催了好几次,汗颜的很,再次保证一下,一定争取完本。下一卷,重点将再次回到大观园中,敬请期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