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国治剧县(今山东昌乐尧沟镇)。领18县:剧县、东安平、平寿、营陵、朱虚、安丘、昌安、平安、高密、夷安、淳于、都昌、下密、胶东、即墨、壮武、挺县、观阳。总人口八十多万。

北海国地域广,联军再三考虑放弃了潍水以东的土地。压缩兵力,防守重要县城,更是在都昌县布置了三万人。

伍云召领六万大军,兵杀入北海境内,接收了大量县城。招降或招募士卒,增兵三万。直扑都昌而来。

都昌是大城,城池东西300余米,南北400余米。城高六米左右。

都昌守将是北海康王的小舅子,叫于大铭,听说天策军来了,马上把这个消息传到了剧县,康王立马传令道:“不要出战。死守城池就好。”

于大铭对众守城将士说道:“天策军声名在外,实力强大。我们只能固守不战,等他们来攻,守城我们占优势。”

都尉管亥问道:“康王不派援兵吗。我们三万人,天策军九万人,不好弄吧。”

管亥丐帮之人,在北海潜伏已久,武义高强,被康王府看中,成为都尉。

【管亥原本应该是黄巾首领。本书中,由于青州不存在太平道的人,所以就成了丐帮的人。】

于大铭不爽道:“蠢蛋,天策军九万人,不是一轱辘一起攻城的,他们得陆陆续续的上,三万人足矣。”

管亥提议道:“我们何不趁天策军新到立足不稳,去冲杀一波,就先挫其威势,然后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守城。”

于大铭怒道:“莽夫,就我们这样的战力,还趁天策立足未稳,出城野战。找死吗。”

管亥不服道:“某也算是北海出名的勇将了。出城杀一波又如何。”

……

出城是不可能出城的,在城中固守,于大铭才心安。

伍云召来到城下,先是骂战,然后佯攻两日,以为练兵。

凌晨一点,都昌城下一片寂静。

北城,今晚的守夜的是管亥。城楼上,管亥把手下的伯长、都伯叫到自己房中喝酒,酒过三巡,管亥说道:“这个城池怕是守不住了。我等当早做抉择。”

刘三眼神闪烁,跟着众人齐声说道:“我等听管大哥的。”

此时能到管亥房间的,多是信得过的人,唯有这刘三是趋炎附势之徒,墙头草之流。

管亥是看不上刘三的,说道:“如此我等就准备迎接天策军入城吧。”

刘三吓一跳,支支吾吾的说道:“你、你……。”

话还没说完就被管亥秒杀,骂道:“狗东西,早就想办你了。”

凌晨三点。天策将对都昌北门突袭,这次不再是佯攻,由川口督史为先锋,森山野仁、真琴二秀次之,带着倭兵死士奋勇攻城,汉卒随后。

城中鸣金声响起,北城校尉高源上到北城门上督战。.管亥见高源到来,上前招呼道:“校尉放心,我等都是北海精锐,无事的。”

高源满意的看着管亥,想表扬一番。突然管亥暴起,高源豪无反应就被秒杀。

尔后,管亥大喊:“兄弟们,随我杀。”

闻言,管亥的亲信们,对敌对的汉军杀去。城上汉军慌乱不已。而墙下的天策军已然上了城墙。

管亥见状大喊:“投降不杀。”

此时很多人都没战意,纷纷把武器扔到地下,蹲在地上,表示着投降。

城主府,于大铭刚穿好衣服,就听传令兵喊道:“大人,北城门破了。”www.

于大铭一屁股坐地下,哭道:“完了,完了。”

亲兵喊道:“大人,我们赶紧辙吧。”

于大铭颓废道:“我等跑不掉。天策军骑兵会轻易追上。”

投降不存在的,于大铭知道自己臭名昭著,天策军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的。准备带着自己的亲信,死守城主府。

康王得知都昌失守,连忙命其余县的将士向剧县靠拢,感叹道:“果然,分散兵力不妥啊。”

一开始康王就不同意分散兵力的,他的想法是集中所有力量坚守剧县周边,只要几个月,朝廷大军到来,到时候北海就没事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