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这边,朝廷的三万援军到来。如此汉中南郑大营总兵力就达到了十一万。

董卓下令道:“朱隽,你就留守南郑,咱家给你两万人,好好守着。”

董卓现在是看不上朱隽的,居然两次败于黄巾军。

董卓领着九万大军出城,李儒建议道:‘’岳父,我军当兵分两路。一路为我军主力,翻越米苍山,向巴郡汉昌县杀去。一路为偏师,伪装主力行军,向大巴山而去。‘’

先收复汉中,可是董卓在朝堂上提出的战略,如今临时改变行军路线,董卓很是无语。

董卓有点不明白,犹豫问道:“文优啊,为何不去大巴山了。”

李儒笑道:‘’马元义已经在大巴山建立防御营寨,我军再去实为不智。再说只要我军能打败贼军就好。‘’

董卓想想也是,自己这女婿头脑比较好用,听他的就是。

于是董卓下令:“牛辅,你领步兵七千、骑兵三千,佯装大军向大巴山进攻而去。”

牛辅恭敬回道:“属下领命。”

李儒提醒道:“牛兄啊。行军后,让骑兵先行,清除黄巾军的斥候。步兵则多竖旗帜,这样才可以骗过黄巾军。”

牛辅按照李儒的办法行军,不是真要去大巴山,所以有意放慢行军速度。

而董卓八万大军,选择了急行军,几日就翻越了米苍山,进入到巴郡境内。

如今巴郡各县防备空虚,每个县城就五千人左右。

汉昌县的守将是黄巾渠帅黄邵,得知汉军南下翻过米苍山,知道要坏事了。让传令兵马上把这消息告诉马元义及周边各县城的各渠帅。

黄邵下令让黄巾军的家属往南边撤退,沿着南江西岸而下,躲过了一刧。

黄邵准备守城,必须拖延汉军的南下速度,不然巴郡各县的黄巾军都会遭殃。

董卓大军沿着南江东岸南下,行军速度还是很快的。几日就到达了汉昌城下。

董卓是杀伐果断之人,到汉昌城下令就打造攻城器械。第二天就攻破了汉昌城。黄邵战死,其它黄巾军没有幸免。

马元义大军支援的快,先锋部队已经到达了南江与巴水河的交界处。

汉军此时在南江东岸,选择一处易守难守的山丘,扎下大营。

董卓得知黄巾军到来,心中大喜,问道:“文优啊,咱们选的这个战场,马元义会跟我决战吗。”

李儒信心满满的道:“马元义人多,而且黄巾如今气士正盛,没理由惧怕我等。”

确实如此,马元义也想打一场,证明自己这个大渠帅的实力。毕竟他还没真正领兵与大汉官军大战。再说如今汉军进入到巴郡腹地,马元义岂能容忍。

汉军有意等着黄巾军的到来,所以给了黄巾军聚集的时间。

几日后,两方的军队都到位,在南江东岸对峙着。

汉军九万,黄巾军二十万。

马义元意气风发,邀请董卓阵前会晤。董卓鄙视着:“这群农夫,还穷讲究,直接进攻不就完了。”

李儒认真提醒道:“岳父,不可轻视农民起义军,当年的赤眉军可是打入长安的。”

董卓不以为意,不过还是会见了马元义。

马元义高呼:“董将军,如今天下各地义军反汉,又有皇甫嵩战死,大汉气数已尽。你何不弃暗投明,跟着我黄巾军一同覆灭大汉。”

董卓气笑了,讥讽道:“就是你要偷袭洛阳,结果成了笑话。”

这可是马元义的痛处啊,怒道:“汉狗,如此不知好歹。那我们战场上见吧。”

黄巾军的战鼓声咚咚的响起,开始攻击汉军的大营。

汉军这边由李儒指挥着大军,各兵种配合有度。汉军装备精良,而且占据有利地形防备。还有一支骑西凉骑兵左右冲杀。

黄巾军一轮攻击下来,吃了大亏。

马元义气的脸色发青,战损居然大于一比三。

波才心中有不好的预感,提醒道:“大渠帅,汉军这个地形选得好,不利于我军进攻。我军当找个合适的山势防守,等汉军来攻我军,比较妥当。”

马元义没有回话,看向其实渠帅。

张曼成建议道:“宣汉县就在不远,我军退回去守城就是。”

彭脱怒道:“你俩的意思就是不打了呗。才打一场,就撤,军心何在。”

马元义也不赞同立刻后撤,说道:“彭脱说得对,不能立即撤军。不过,也不强行进攻,就轮流练兵吧。”

接下来的三日,黄巾军这边由波才、张曼成、彭脱三人,轮流领兵进攻,以为练兵。

汉军大营。

董卓不解道:“这黄巾军搞的是哪一出,不痛不痒的进攻,是什么意思。"

李儒解释道:“这是黄巾军在练兵。”

牛辅嗤笑道:“异想天开,兵是那么好练吗。末将请战,今晚就去刧营,让黄巾军知道我西凉铁骑的厉害。”

李儒悠悠说道:“我发现了黄巾军的一个致命问题,不过还不到时机。”

董卓不解问道:“什么情况。”

李儒走到董卓耳边,轻声说道:“如此这般。”

董卓哈哈笑道:“可笑、可笑。”

几日后董卓撤军了。

黄巾军众渠帅莫名其妙,心中想道:“这是什么操作。”

黄巾军不敢追击,只是派斥候远远的跟着,看汉军有什么阴谋。

汉军改变了进攻路线,回汉中。再转向西城县而去,这次是准备攻打西城。不过董卓大军一副不着急行军的模样。

花了二十天才到西城县附近。

马元义知道黄巾军不能与汉军野战。再次带着大军驻守大巴山。

又派出三万大军增援西城县,派出两万大军增援钖县。

秦颉这段时间一直没拿下钖县,是因为在等董卓大军与马元义大军厮杀在一块之后,然后轻松收复汉中的四个县。

各有各的想法,所以马元义得以轻松布防。

而董卓的真正想法马元义是不知道的。

汉军来到西城下,也没有真心攻城,轮流着上阵,一副练兵的样子。

反正马元义也没下山的意思。就这样拖了一个多月。来到了炎热的夏天。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