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水患严重。齐军没再南下。下邳城也废了。曹操下令撤军。

至于流民。都在下邳以南,都是韩国子民。有人就地等待救援、有人逃到江东避难、有人去豫州……

但是,没人去北边。因为,曹操是大坏蛋。

韩王宫,袁术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曹阿瞒不为人子。我诅咒他曹嵩老头,不得好死。”

诅咒别人死粑粑,有点毒。

【本书有所变化,曹操混得很好,早早把曹嵩接到青州享福。】

韩国开始忙着赈灾,还好不缺粮,有红薯、土豆、玉米这样的高产粮食在。

不过,这事弄得,袁术非常抑郁,很快就生了一场大病。貌似,历史上,袁术就死于今年。

齐军大胜,回到郯城。摆下宴席。所人有给曹操敬酒。

“我等恭喜大将军大胜而归。”

“诸位不必多礼。吃好、喝好。”

喜宴嘛,其乐融融,接着奏、接着舞。

陈登找到诸葛亮,郑重行礼:“诸葛老弟,天经之才。在下佩服不已哇。”

谦虚是华夏传统美德。

“谬赞咯。都是大将军领导有方,将士们有命。孔明只是动动嘴皮而已。”

多么稳重的小伙哇。胜而不娇吖。

……

水淹下邳,很快就传播开来。

大唐官方首先发言:“经过大唐锦衣卫的调查。水淹下邳事情,有两大罪人。”

“一、曹操。下令决堤泄洪。”

“二、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有天纵之才。刚投靠曹操麾下。水淹之计,就这诸葛孔明的计谋。其心肠歹毒。人神共焚。这种人,必定不得好死。”

李贰赋诗一首《赠齐国恶人—曹操与诸葛亮》:

“可恶之人真可恨,咬牙切齿难泄愤。问候先人千万遍,最强诅咒已生根。”

锦衣卫的能力很大。把这些话,很快就传遍天下。

孔融怒骂:“曹阿瞒,无德之人。不配掌齐国大权。”

曹操马上要造反,孔融没办法。只得在这哔哔。

田丰愤怒着:“曹操,视百姓,如草芥奸贼也。连李贰都不如。”

这话说得对。李贰再怎么样,也没有祸害百姓吧。

刘备骂道:“曹操宦官之后,不修德行。只是,这诸葛亮,真这么强嘛。”..

曹腾,东汉宦官。曹腾收同族曹嵩为养子,曹嵩之孙曹丕代汉建魏,曹丕之子曹睿于太和三年(229)追尊曹腾为"高皇帝"。

荀彧鄙视着:“曹操名声大坏,看来,南方局势难定哇。”

本书和历史,大不一样咯。自从有了红薯、土豆、玉米,百姓都能吃饱饭。就算袁术的政府不怎么样。百姓只会抱怨,而不是仇恨袁氏王朝。如今,曹操做了这么一件坏事。引发了百姓的怒火。把心中的不爽,全部倒向了曹操。若曹操再领兵南下。必定会面对,韩国军民的疯狂反扑。

刘璋摇头:“哪儿都有大唐,李贰真会来事。不过,从文学上讲,这诗一般般。”

这是重点吗,都在骂曹操、诸葛亮呢。

太平道张宝,代表道教,谴责着:“曹操、诸葛亮,罪孽太深,必下九幽黄泉。”

……

回到临淄,曹操收到了各国情报,都是骂自己的,他愤怒异常。

“岂有词理。李贰,天下公敌也。有何资格骂吾。”

“还有刘备,冒充刘氏子孙,居然还说吾是宦官之后。”

……

诸葛亮有点宕机。一时没反应过来。他被网暴了。一个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有点迷茫。

“我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

诸葛瑾劝道:“小亮啊。这叫操控舆论。是大唐锦衣卫的惯用伎俩……”

诸葛亮大吼着:“卧槽,李贰真是歹毒,此尔诛心之策。若是心性不够之人,必定被舆论所害。”

校事府与锦衣卫,在临淄多次交锋。程昱忙得不可开交。曹操的负面舆论,必须清除干净。

原来的计划,曹操打了胜仗。就回来称王。如今,我拖延咯。

直到中秋到来。齐国的诸事,处理妥当。曹操召开会议。

程昱汇报完齐国的情汇,表明:“公主可以称王咯。”

曹操有点不自信了,质疑着:“吾这样称王,是否有点生硬。”

“简单粗暴,没有任何说法。”

“确实不妥当。”

……

众人陷入思索。

不久后,张昭偷偷来到曹操耳边,叽里咕噜的话了一番话。

曹操听完,大赞:“子布大才,就这么办咯。”

众人有点发懵。

“什么计策,说来听听。”

“有些事,说破就不好咯。诸位还是别知道为好。”

……

几日后,曹操领着文武群臣,浩浩荡荡地出发,准备去拜泰山。

古代多有帝王,封禅泰山之事。

离泰山还有十多里时,就有传令兵来报。

“泰山上,有奇怪的石头。它一天涨半尺、已经连续涨了三日咯。”

“天下还有这种奇事。”

“难道天意有所指示。”

“快快上山。”

……

泰山之颠,一处空气清灵的地。

围着许多人看热闹。只见一个块石头,似乎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卧槽,这不像为人的吧。”

“鉴定完毕,这石头,纯天然的……”

……

一群齐国大兵上前,大呼着:“都散开。大将军马上到。”

曹操领着群臣,来到巨石前。

众人打量着。

程昱表示:“在下不相信鬼神。直接把石头挖出来吧。”

卧槽,这个憨货。要坏事吗。曹操果断拒绝:“仲德哇。要有敬畏之心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额……”程昱一时语塞。不过,主公有点奇怪。难道这石头……他不再说话。

陈宫也明白过来,提议着:“主公。咱先拜泰山吧。至于这石头,派兵守着吧。”

古代的祭祀,议式感满满……曹操忙了两个多小时,才把流程做完。

然后,众人在泰山上宿营。

第二日清晨。奇怪的石头,又长出半尺,上面居然有一个易字。

张昭说道:“既然上天有所指示,我等当诚心等候着。”

七日后,石碑上,八个字出土:“易姓而王,孟封泰山。”

“孟字应该指孟德。”

“所以,公主当在泰山称王。”

“我等拜见齐王。”

……

曹操就这样称王。

然后,校事府控制舆论,把泰山上的事,宣传到齐国各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