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秦国为天下公敌。诸国合纵攻秦之战5次。大唐与秦国,都是天下公敌,何其的相似啊。

对于李贰这种,带领异族,入侵中原之人。必须一起出兵征讨。

民族矛盾,凌驾于所有矛盾之上。

其余的恩怨,都可以放一边。中原与草原,千年的世仇。必须放在心中。

这一波,游说诸国,不难。直接说一说,诸国的现状,与出兵的情况。

第一,晋国。

作为被入侵国,实力大损。晋国地盘,就剩太原郡与上党郡。

正规军还剩七万。还有,全民皆兵,增加青壮五万。合计十二万大军。其中,宁武关两万,上党两万。晋阳三万。灵石战场五万。

这么少的军力,只要诸国联军不给力。晋国,就没法存活。

第二,燕国。

作为抗击大唐的先锋,邻居晋国出事,第一时间顶上。

如今,燕国一共出兵二十万。经历多次战事,累计战死七万士卒。还剩十三万士卒,其中平城屯兵三万,雁门关驻守四万,灵石战场六万。这些兵力,将全数加入盟军。

燕国本土没有战事,还有二十万大军。但是,不足以镇守北境。于是,刘备下令,征召十万青壮,加入军中。更好的防备大唐,水路与陆路的突袭。

大唐有用水军偷袭的例子。若是唐军,直接从天津登陆,直扑蓟县。是有这种可能的。不过,荀彧是谁。王佐之才。这一点,必须防备。

第三,魏国。

做为河北三国之一,一荣惧荣,一损惧损。已经累计出兵十五万。经历多次战事,还剩十万大军。其中三万,镇守河内郡;灵石战场,张颌手下一万多;颜良手下五万多,退守泌水附近。

原本,冀州最为富裕。实力应该是最强的。不过,因为晋燕两国,抢了魏国的一些地盘与人口。以至于,魏国与燕国实力相当。总兵力四十万,加临时青壮十万。可战之兵五十万。

魏王宫,袁绍对于再次会盟,很是看中,他想出名。问向群臣:“孤王可为合纵长。”

田丰摇头:“不可。此战,关乎到全天下。当由懂兵之人领头。”

卧槽。这个田元皓。脑子一定有大病。直接说袁绍不懂兵。不过,这是实话。袁绍领兵成绩很差。但是,人情事故啊。有时候,不能说实话的。

袁绍气得要死,就要把田丰关入监狱。

就在这时,许攸跳出来,提出疑问:“元皓啊。你说,谁可做合纵长。”

田丰很直白:“在下以为。曹孟德可行。这几年,他百战百胜,世之名将。可为合纵长。”

“曹阿瞒,逆贼也。反骨之人。不能服众。”

……

名声,还是很重要的。魏国群臣,都反对曹操成为合纵长。

后面,话锋一转。BIquGe.biz

“大王在讨董时,有副盟主的工作经历。很适合做合纵长。”

“大王出自四世三公,天下名望。众人信服。”

“魏国是河北最强国,抗唐大旗,必须由魏国举起。”

“大王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一定能够大败唐军。”

……

于是乎。魏国再出兵十万。表示对会盟的重视。当然,出兵多,成为合纵长的可能性会更大。

第四,齐国。

曹操当上齐王后。齐国稍微有点不安定。毕竟是造反,得来的王位。

比如,原齐国丞相孔融,就一直搞事情。想扶持刘三公子复辟。分别找到太史慈、臧霸,想得到帮助,被两人拒绝。不幸的事,还被臧霸告密。最后,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

之后,齐国一片欣欣向荣,大有中兴之象。

对于出兵攻唐之事,曹操表示认同。合纵长嘛,也想过。指挥联军作战,是多么的爽。

只不过,他有自知自名。做为合纵长,必须出兵占大头。魏国燕国、都出兵二十万。齐国呢,重心在南边。怎么可能,出很多兵。

曹操表示,为了抗击大唐,我齐国出兵六万,已经非常有诚意了。领兵将领为曹仁。

第五,韩国。

冬天,袁术病重,感觉到自己不行咯。人生不能留下遗憾,必须称帝。

袁术以袁姓出陈,陈,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仲氏。

于是,韩国忙着登基典,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袁术正式称帝。叫仲氏皇帝。

所谓,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袁术称帝不到一个月,就驾崩咯。

后太子袁耀,不敢继续称帝。继任韩王之位。

出兵攻唐,这个可以有。不过,韩国有条件。八国联盟国,不得攻伐。还要曹操发誓,此生不得领兵南下。

曹操得知后,哈哈大笑:“孤王不领兵南下。可让诸葛亮领兵啊,这不算违背誓言吧。”

于是,韩国也同意出兵六万。由大将李丰领兵。

第六,蜀国。

刘璋上位后,诸事不顺。最大的问题,是缺钱。

一个国家运行,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蜀王府的产业不多,政府收入也不多。蜀国有钱人,都是世家大族。做为蜀王,没有钱,许多事情,被世家掣肘着。甚至,有些事,还得向世家低头。

出兵打仗。这事,还得找世家官员商议。

不过,对于打大唐。所以人,都表示支持。大唐,与世家对立。必须一起应对。

于是,蜀国出兵六万。由严颜为主将。

第七、楚国。

刘表一直主张,对抗大唐。这一波。怎么可以少了楚国。必须去哇。

黄忠年纪上来了。应该让年轻人出头。文聘就不错,历练一番,可委以重任。

于是,楚国出兵六万,由文聘为主将。

第八、吴国。

刘鹞控制三郡之地。说话越来越有底气。

出兵大唐,让周昕领兵吧。

用民族大义胁迫,谁能拒绝呢。

周昕敢怒不敢言,只得装病。由自己的弟弟周昂,代替领兵。

吴国三个势力出兵情况:刘鹞做为吴王,出兵三万;丹阳太守周昕,出兵一万五;吴郡太守吴景,出兵一万五。合计六万。由周昂为主将。

吴郡暗地里,已经由孙策执掌大权咯。打大唐,可以报仇,孙策原本想去的。不过,被周瑜劝下。谋划会稽郡,才是他们的大事。

新的八国联军出炉,总兵力七十五万。其中,南边五国,一共三十万。晋国十二万、燕国十三万,魏国二十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