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夏天,司马防做出分家的决定后。司马朗、司马懿两兄弟,离开河内老家,他们来到齐国。

因为,司马朗要投靠曹操。所以,把司马懿忽悠过来,理由是:实地查看齐国的情况。

来到齐国,想要当官。得有人举荐,然后,被安排考察一番,再委任官职。

而早些年,司马防任洛阳令,多次赞扬曹操,并举荐他。有这份恩情在的。手握司马防的信件,就作用很大。

当时,曹操刚称齐王,很是忙碌。不过,司马防的面子,他必须给。

第二天,曹操召见司马朗。

“拜见齐王。”

“不必客气。你父亲可安好。”

……

先聊家常,才好打开话匣子嘛。

十来分钟后,曹操开始考察学识。

司马朗是政治天才,对治理地方,很有想法,表明自己的从政理念……

曹操非常满意,称赞一句:“伯达有治世之才也。”

于是,司马朗被任命为昌国县令。这是临淄南边的县城。就近任职,是为了方便调动。县令之位,肯定是屈才的。若司马朗上任,表现好,可以快速安排回临淄。

而司马懿在齐国,四处转悠,最终得出结论:曹操手下,人才济济。他若投靠,很难出头。

昌国县城外,司马兄弟告别。

“仲达啊。若其它诸国,你不满意。可来齐国找为兄。”

“愚弟就此别过。”司马懿有点哽咽。

有点难分难舍的样子。毕竟,这年头车马慢。天各一方,很难见面。若是司马懿投靠别国,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再相见。

……

司马懿一路南下,来到韩国都城。

当时,袁术准备称帝,城内显得忙碌异常。

司马懿有点无语,他看不懂袁术的套路。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袁术命不久矣,称帝是袁术临死的愿望。

这操作,显得非常儿戏。司马懿就如路人甲一般,四处看看,最后,发出感叹:难怪,袁术继承这么大的家底,都一事无成。

要知道,袁术是王炸开局。可是,没有卵用啊。

考察一国,需要看君主、臣民、国力……还有未来的出路。

司马懿得到结论:如今的韩国,比之齐国,很是弱势。曹操又多次攻打韩国,其心世人皆知。韩国想翻身,太难。

……

南边是吴国,司马懿直接无视。

毕竟,刘鹞称王这么多年。都没有一统江东。这得多么无能啊。

当然,刘鹞有自己的为君之道。有个词,叫做‘垂拱而治’。意思是君王不费力气,就使地方或国家得到管理,安享太平。

还别说,近十年来,江东都没有内乱。但要搞清楚,这是乱世。

……

司马懿初到楚地,颇有感触:这是一方乐土。没有战乱,百姓过得安稳。

到达襄阳。司马懿入住悦来酒楼。然后,四处打听情况。许多人在讨论鹿门书院,非常牛逼的样子。其中有四个名字,多次被人议论,分别是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徐庶。

要说这司马徽,跟司马懿是远方亲戚,按照辈分是叔侄关系。

数年前,司马懿的祖父司马儁,曾是颍川太守,颍川正是司马徽的家乡。两家人在那时候来往频繁。要知道,汉末时的司马氏,本就是小家族,人数不是特别多,这时的人,特别讲究门阀家族。

查看资料:司马迁有两个儿子,“长临,字与仲”和“次观,字何求。司马徽是司马迁大儿子的后代,“司马徽正临嫡派”。而司马懿是司马迁二儿子的后代“观之‘八世孙为懿’”……

……

鹿门书院内,有学生前来汇报:“校长,有一个小子,说要拜见您。自称是你的侄儿,来自河内温县。”

司马徽很快就明白,应该是司马防的儿子。这是后辈亲戚,必须见啊。

“小子司马仲达,拜见叔父。”

司马徽打量眼前少年,初看英姿不凡,再看,视乎有狼顾之相。

这怎么可能呢,一定是眼花了。

“仲达。你父亲还好吧。”

“赋闲在家。身体很好。”

两人初次见面。只得先说家常。打开话匣子。聊得最多的是司马懿的祖父——

司马俊,字元异,博学好古,倜傥有大度。长八尺三寸,腰带十围,仪状魁岸,与众有异,乡党宗族咸景附焉。位至颍川太守……

说着往事,司马徽感慨起来:

“老夫年少时,是颍川有名才俊。叔父为太守之时,多我对有教导,还曾推荐我入仕。可是,朝廷宦官当道,我失望之极,没有进入官场。后游历天下多年,又在家精研学问,还在颍川书院做过教员……如今,老夫被楚王征召,为鹿门书院校长。”

“叔父的人生,很是精彩啊。小子很是羡慕……”

“仲达,你不会奉承人。还是说说你吧。”

“小子毕业于陆浑书院,授业恩师是胡昭。”

“很不错。这是咱颍川的名人啊。”

胡昭字孔明。幼读经史,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典史,工于书法……

这是话题人物,两人都有共同语言,聊得很是火热。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饭点。

“仲达,今天就聊到这里。你先在书院,学习一段时间吧。”

“一切听叔父安排。”

因为,司马懿是校长的侄儿。在书院里,被特别对待,入住单独的阁楼,还有丫鬟小厮服侍。与书院的普通学生,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这不是特列。学院中,还有一人,是庞德公的侄儿,名叫庞统。也有这样的待遇。庞德公是副校长,这个特权,还是有的。

司马懿与庞统两人,就这样成了邻居。

第二天早上,两人在家门口相遇。

司马懿初看庞统,吓人一跳。这长像,真是一言难尽。

庞统已经习惯,别人用异样的眼前看自己,他礼貌地打招呼:“兄台有礼了。在下庞士元。”

“抱歉。在下司马仲达,刚才是有所失礼,还请庞兄弟见谅。”

都是世家子弟,很是教养、素质……

两人攀谈起来,都是有才子人,颇有共同话题。

正好两人,都要去听课。一起有说有笑。

路过的学生,非常惊讶,很是疑惑:

“这个陌生的小子是谁?”

大家都知道,因为庞统丑,朋友非常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