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粮食隐患

千里江南成泽国,半数百姓尽灾民。在洪灾中幸存的老百姓不仅要承受丧失亲人的痛楚,还要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号哭连天。

靖南老百姓比绝大多数的灾民都要幸运一点,至少他们不用承受丧失亲人的痛楚。

“我们当前的第一要务是安置百姓、灾民,在避洪区多建临时房舍,茅草屋也可以。有一个挡风避雨的安置之所,老百姓心里也多一些安全感。百姓若是得不到救助,在一些有心之人的鼓动下,将会形成潜在的不安势力。历史上灾民暴乱的例子数不胜数,归根结底,就是救助不及时。”

朱平安召集了县衙所有胥吏,将他们编为几个小组,安排他们负责安置、救助不同避洪区的百姓灾民,临行前给他们强调救助百姓的目的和意义。

“县尊放心,现在是关键时期,我们必会竭尽全力,完成县尊交代的任务。”

张童生、刘夫子等胥吏纷纷拱手领命,他们也深知灾后救助百姓的重要性。另外,他们也都是靖南本土人,对于安置乡民,自然非常上心。

“还有一点务必要特别注意,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洪水过后,房舍、阴沟、畜圈等皆被淹没,各种秽物、赃物等四处扩散,鼠类、蚊虫泛滥,容易滋生多种疫情,在人群中传播。诸位安置百姓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防疫。第一,在避洪区规划茅厕,严禁百姓、灾民随地大小便,一定要在规划好的茅厕如厕;第二,水源以从深处地脉打出的井水为上,江河渗入的井水次之,沟渠最次,严禁饮用生水,一定要烧沸之后方可饮用;第三,务必令百姓、灾民保持清洁卫生,常换洗衣服,两天洗一次澡,可在洗澡水中掺入佩兰等预防瘟疫的草药;第四,如果发现百姓、灾民中有发热、痢疾等病症者,一定要隔离开来。第五,灾民中若是有无事生非、闹事者,一律严惩不贷......嗯,暂时就想到这些,你们在实践中有好的措施和建议,及时禀告与我。”

朱平安作为现代人深知灾后防疫的重要性,将现代防疫经验灌输给了他们。

“遵命。”

张童生等人纷纷领命,他们都没有想这么多,不由对朱平安更为折服。

“县尊,安置救助百姓,粮草必不可少。老百姓家里的秋收存粮基本都被洪水浸泡了,紧急撤离时随身携带的口粮有限,目前基本上也都告罄了。若是粮草供应不及的话,老百姓饥肠辘辘,为了填饱肚子,恐会生变啊。

刘夫子拱手说道,他比较担心粮食问题。历史上老百姓造反,多是吃不饱肚子,活不下去,走投无路了才造反的。比如,三国时期的黄巾起义。

“是啊县尊,这就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一样的道理。”

刘夫子一提到粮食问题,其他人也都深有同感,同样担心粮食问题。

他们之所以都这么担心粮食问题,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县尊朱平安前段时间为了给守城青壮兑现赏金,不仅将自己个人腰包掏尽了,还将县衙仓房的一万两千石存粮全都折合银两,给大家兑现了赏金。这一事情,整个靖南人尽皆知,人人称赞皆言县尊言而有信,对县尊赞不绝口。

县尊这么做,确实值得称赞!可是熟料想,现在遭水灾了呢?!灾荒之年,粮食可就太重要了。县尊将仓房存粮折合银两给大家兑现赏银,那仓房的粮食岂不是......没有了?!现在正是用粮的时候,大家如何能不担心啊。

“大家不必担心,钱先生,你给大家说下现在仓房还有多少存粮。”

朱平安知道大家担心什么,淡定的微微笑了笑,对一旁的钱典吏说道。

“诸位,我们县衙仓房目前共有存粮两万石。”钱典吏是众人之中唯一不担心粮食的人了,在朱平安话音落后,钱典吏上前一步,对众人说道。

“什么,两万石?县尊不是把仓房的存粮都折合银两给守城青壮兑现赏银了吗?”众人闻言,一个个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之前靖南仓房经过多年积蓄,也才积攒了一万两千石粮食。他们本以为仓房已经没有存粮了,没想到竟然有两万石存粮。一石粮食约合150斤左右,两万石稻谷也就是300万斤。对于一个郡县来说,两万石存粮是一趣÷阁很大的数字了。一般来说,县衙仓储存粮一万石便已经达标了。仓储存粮两万石,能做到这一点的郡县,都是哪些成名已久的大县,整个大明都超不过五十个。

“钱先生,真的假的?”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惊喜过后,众人又不免有些怀疑,不太敢相信。

“这岂有假。秋收后,县尊言积谷备荒,趁着稻谷充足而便宜,令我仓房采买了两万石稻谷,储存进仓房,作为县衙的储备粮,以备不时之需,防患于未然。半个月前,连阴雨刚开始,县尊便吩咐我仓房做好防洪防涝准备,我等按县尊吩咐,做了充足的准备,毫不夸张的说,我仓房在这次洪灾中未损失一粒稻谷。”钱典吏信誓旦旦的对众人说道。

得到确认后,众胥吏这才放宽了心。古人云: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等一众胥吏都离开后,朱平安叹了一口气。粮食......粮食是一个大问题啊。

虽然秋收后,自己借鉴历朝历代积谷备荒的经验,趁着稻谷充足便宜,用没收的谦公公等人的赏银采购了两万石粮食,储存进仓房,以备灾荒。

虽然两万石粮食,足有300万斤,看似很多了。

但是,对于这场洪灾,对于靖南县全县人民来说,这些粮食也就不多了。

靖南是个大县,加上山民,共有百姓六万多人。

由于靖南防洪措施较邻县太平县等县得力一些,还设置了避洪区,这些时日太平县等邻县流离失所的灾民听到消息后,有不少灾民逃到靖南临近的避洪区。初步统计下来,目前有五六千人之多,而且这个人数还在不断增加。随着消息的扩散,每日来靖南逃难的人,可能会成倍增加。

按照一个百姓一天六两粮食计算,这两万石粮食大约也仅能支撑一个月左右。

这还是乐观估计。

一个月看着很长了,但对于古代来说,朝廷赈灾的反应时间可比不上现代。

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朱平安最担心的是朝廷无力赈济江南水灾。最近这几年,大明灾害发生频繁,陕西一带连年大旱,朝廷赈济了多年,府库消耗颇多,再加上今年上半年直隶水灾、江西旱灾、宣府大同饥荒,朝廷赈济时就已经露出窘态了。朱平安可是稽查过太仓银库,深知大明国库是有多空虚的,虽然自己揭开太仓亏空案,嘉靖帝罚了一大趣÷阁银子,但是手还没暖热呢,北虏南倭军饷军需就招手了。现在,恐怕以朝廷想赈灾,一时间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