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轨道试车,很是成功。

因为京城附近都是平地,铺设木轨的难度也不算大。

以后若是要在大明境内全面铺设铁轨,估计还要解决不少难题。

可一件新的事物,总是从无到有的。

得经过一步步的发展,才能不断完善。

在此过程中,会顺应时代,诞生一批又一批能解决困难的人才。

在赵策看来,他们民族从来不缺牛人。

而这些牛人,他们从来不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才出现在历史长河中。

这些人,解决的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今思想正在进入初步解放的阶段,日后偏向奇技淫巧的人出头的会越来越多。

只要动摇大家一直以为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固执念头,才能让这些人有更好的发挥空间。

赵策心想,等王阳明讲学那天,可以带着苏彩儿去看看去。

正想着,一旁的朱厚照似乎和众人说定了什么,大家都一脸的跃跃欲试。

“定西侯,让你家的下人带着我们跑一趟?”

朱厚照很是好奇。

他要坐进车厢里,要陈亮驾驶马车,带着他亲自跑一趟。

陈亮不敢做主,只能等赵策发话。

朱厚照便眼巴巴地看着赵策。

其余勋戚子弟,也和朱厚照说好了一起上车的。

大家便也不约而同地看着赵策,等他发话。

一旁的陈亮见到自家老爷被这么多人看着,大家都在等着他发话,不由地微微挺直了背梁。

不说这些出身钟鸣鼎食之家的勋戚子弟,就是太子殿下,都得听他家老爷的决策。

赵策想了想,还是点头同意了。

这火车刚刚虽然试驾成功了,但他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发生意外。

以现在的情况,拉货发生意外,一般坐前头的司机不会危及生命。

可若是坐在车厢里,就保不准了。

不过转念一想,也就和马车是差不多的。

而且安全系数,比马车高上不少。

“行,不过速度得降一些,同时做好沿途的防护工作。”

得了允许后,由太子殿下带领的一群勋戚子弟,便高高兴兴的排队准备上车了。

只拉人,而且特意降低了速度,和普通马车比差了一些。

但胜在平稳,体验感还是有的。

试驾了一回,众人便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城。

朱厚照最近正忙着装乖巧,也不敢在外面留太久。

和赵策告别后,带着自己的人也离开了这里。

刚刚热热闹闹的场地,好像一下子冷清了下来。

赵策交代了剩下的事情,也回了家。

最近都忙着铺设轨道的事情,每天回家基本都是掐着宵禁的点。

二宝还不知事,小宝睡得也早。

以至于这段日子,都没多少时间陪他的妻儿。

今天虽然走在皇帝他们后面,但也是提前了不少回家。

路上,赵策还绕道到京城内一间有名的包子铺,打包了一些刚新鲜出炉的热包子,准备带回家给苏彩儿他们吃。

想着小宝迈着小短腿,笑出几颗小乳牙朝自己奔来的样子,赵策便止不住的高兴。

然而到了家后,往常提前回家得到的热烈欢迎,却没有出现。

小宝没有笑喊着走出来,苏彩儿也没有第一时间出来迎接他。

赵策有些疑惑。

家里来客人了?

一旁的管家匆匆走来,低声对赵策说:“老爷,李公来了。”

“夫人在正厅招待。”

先生来了?

赵策很快想到,估计是为了铁路的事情来的。

赵策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随后稍微整理了一下着装,才走进去。

李东阳正坐在上首的位置,满脸笑意,怀里抱着的小宝正戳着他的胡子玩。

苏彩儿抱着二宝坐在下面,正低声回着他的话。

见到赵策进来,李东阳笑道:“回来了。”

赵策拱手行礼后,坐到了一边。

“先生过来多久了?怎么不让人通知我一声,我好早些回来。”

苏彩儿也没想到李东阳今日没打招呼就直接过来了。

她说:“先生也才来不久,说夫君估计也快回来了,让我不用派人去通知。”

李东阳笑眯眯道:“来得正好,刚坐下没多久你就回来了。”

小宝伸手,揪了揪他的胡子。

苏彩儿见状,小小呵斥了一声。

小宝收回自己作乱的小胖手,眨着眼睛,无辜地抬头看着自己的师公爷爷。

李东阳笑呵呵道:“小孩子手不重,没事,随她玩便是。”

苏彩儿哭笑不得。

先生实在是太宠小宝了,每回见到都要抱着她说话。

而且文人最宝贝的一把飘逸的胡子,也不介意小宝玩得乱糟糟的。

既然先生都这么说了,她自然也没再说什么。

几人说了一会家常,二宝醒来后,苏彩儿便带着一双儿女进了房间。m.

她看得出来李东阳今日到他们家,可不单纯是为了看两个徒孙的。

这是和自己夫君有话要说呢。

果然在苏彩儿带着孩子先退下后,李东阳便要赵策带着他到书房去,说是与他有事相谈。

两人到了书房,待人上了茶水后,书房门便关得紧紧的。

李东阳问道:“要聘请百姓去铺设铁轨,此事是你向陛下提议的?”

赵策点点头。

“不错。”

李东阳想起今天回程时,在马车上秦悦与佀钟的一番话。

他叹了一口气:“此事你应当与我先商量一番,怎可贸贸然便建议给陛下?”

“先前你提议改漕为海时,便惹了不少人的记恨,以至于诏狱都进了一遭。”

“如今你说这些话出来,陛下还照着你的建议行事,这不是平白又给人添了把柄吗?”

虽然在外人面前,李东阳一直在维护着赵策。

可只有师徒二人时,他这个做先生的,自然是最有资格教育徒弟的。

赵策的种种建议,李东阳一般都是持支持的态度的。

但这次的事情,他也觉得有些扯了。

朝廷要想用人,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征集得到。

而且服徭役,本身很多就是有工钱的。

完全没必要再换个名目。

这换了个名目开始,以后想要再换回来就难了。

赵策丝毫不意外李东阳会这么跟自己说。

他沉声回道:“先生,我本出身乡野间。”

“若是没有立下大功,没有科举改命,我本该也是这些服徭役名单中的一员。”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