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镇。

“大哥,你在这里等着我,我去找柳姐姐送琥珀蛋。”

徐长寿叮嘱徐大贵道,然后一溜烟跑向了燕子巷柳家。

“呀,小长寿,快进来,小姐今早儿还念叨你怎么还不来呢。”

开门的是小翠,看到徐长寿敲门赶忙招呼道。

每隔几日徐长寿就要来给柳洛灵送琥珀蛋,小翠早已经和他混熟了。

“不了,翠儿姐姐,我还要和大哥去县里给阿爹送吃的,阿爹被征了徭役在修城墙。”

徐长寿软糯糯道。

在女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甜腻腻的乖宝宝形象是他发现的猎女法宝。

无往不利。

“长寿来啦!快让姐姐抱抱。”

一道风风火火的身影从院子里跑来。

还没等徐长寿看清这个带着残影的浅绿色身影,就被一个软香的身子给一把抱在了怀里。

“柳姐姐,你勒紧我了。”

徐长寿艰难开口道。

“你要去县城?”

柳洛灵刚才就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拽着徐长寿的小耳朵问道。

“是的,要去给爹爹送点吃的。”

徐长寿解释道。

“正好,我陪你一块去,我也去找我爹。”

柳洛灵欢快道。

“柳姐姐家在县里?”

徐长寿好奇道。

“我老爹住县里,我不喜欢那里,老多油腔滑调的人串门。”

柳洛灵随意道。

“走吧,小翠也一块去。”

柳洛灵扭头对小翠道。

“好嘞,我锁门!”

小翠一听要带着她出门,也是开心无比。

“这是我大哥徐大贵,这是柳姐姐,这是翠儿姐姐。”

徐长寿给几人介绍道。

“您——您——您好,我是长寿的大哥。”

徐大贵摸着脑袋有些结巴道。

看到两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女,不由老脸一红,连说话都紧张的结巴了。

柳洛灵本就是大大咧咧的性格,也没有在意。

毕竟作为一个美少女,她见过太多在自己面前说话不利索的男人了。

都是小场面。

“还是小长寿可爱。”

柳洛灵不由感慨道,一把握住徐长寿的小手,带着他向着前边走去。

“姐姐带你们去租个马车。”

柳洛灵出门去县城,自然不可能再走着去。

几人找了个租车行,租了一辆骡马拉的车子。

去一趟县城,五里地,来回要十文钱。

徐大贵觉得肉疼。

但是柳洛灵完全不在乎。

一行四人向着县城而去。

梅花县县城。

城墙外是干得热火朝天的工地。

早上差役召集了徭役说今天县令老爷要来视察。

所以众人都不敢怠慢。

一行身着官服的人从远及近而来。

走在最中间,被众人簇拥的不是别人正是梅花县的县令柳闻。

“县尊,咱们的工地目前正在按照之前规划的图纸进行施工加固。

下官已经吩咐了这里的差役务必盯紧了民夫,万不敢在施工的时候偷工减料。”

负责本次徭役的县丞刘卿木对柳闻道。

“刘大人辛苦了,本官这次接到知府大人的文书,如今蛮人南下势头愈发猛烈。

所以知府大人要求我们缩短工期,务必在二十日内加固完成,以防不测。”

柳闻开口道。

“大人,这——这恐怕难以办到啊,二十日实在是太短了。”

刘卿木一脸为难道。

“本官也知道此事难办,但是知府大人的命令,我们又不得不照办。”

柳闻也是头疼于此事。

接到知府的公文,他就第一时间赶来这工地视察。

但是看到的各处状况,丝毫找不到加快工期的头绪。

“那就是县令老爷啊,真威风!一群当官的围着他。”

张流看向这边,对着徐开溪道。

对于普通农户,一个差役在他们眼里都是足以让他们破家的存在了。

“我家来顺将来做了官也会这么威风。”

徐开海听到张流的话,在一旁炫耀道。

仿佛他的儿子已经考上举人似的。

“诸位可有良策,能够解决此难题?若是有好办法,本官一定向上边为其请功。”

柳闻看向身旁的一种下属。

“大人,本县有学子生员、各界翘楚,想来是会有大才能够想出办法来的。”

刘卿木适时说了句不痛不痒的话。

“柳大人,下官这里倒是有一个人选,本县的庠生王承望在咱们工地上做书记官。

其素来博文好学,可以把他叫过来问一问有何办法。”

主簿王越开口道。

“哦?王承望?既然王主簿推荐,看来是有可取之处的,那就叫来问一问吧。”

柳闻看了一眼王越,两人都姓王,思索想来是有什么关系在里面,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

反正要是能解决问题更好,不能解决问题就诫勉几句也没有什么损失。

很快,王秀才就被带到了柳闻面前。

“学生王承望拜见老父母。”

王秀才掸了掸衣袖,郑重的躬身作揖道。

这次是他好不容易拿到的机会,他不敢有丝毫大意。

“快看,是你家王秀才,他去给知县老爷行礼了。”

王四对身旁的徐开海道。

“我大舅哥这是要被县老爷看上了。”

徐开海骄傲道,与有荣焉,仿佛王秀才被县令看上,他就能跟着沾光似的。

“王承望,你可有办法解决这工期问题?

若是能够解决,本官不吝奖赏,还会禀报给知府大人为你请功。”

柳闻一脸和煦道。

“大人,加快工期学生有三计!”

王秀才胸有成竹道。

此前王主簿便给他通过气,他对这次对答很有信心。

“哦?快快讲来!”

柳闻听到竟然有三计,不由大喜。

他旁边的一众官员也是竖起了耳朵好奇起来。

一众官员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眼前这个庠生竟然有办法解决?

“一计曰延时。徭役规定的时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然学生观日出前半个时辰天已微亮,日落后半个时辰也仍可视物。

此二时便可延长一个时辰的工时。”

“二计曰加担。以挑工例,徭役规定每担挑石以砖五块为限,学生认为这尚未达到民夫上限,可每担加砖一块。其他工种可照此例。”

“三计曰添丁。朝廷每次征调徭役定每户一成丁,每丁徭役不多于三月。既然我们此次要把工期缩短至二十日。

就是变相减少了徭役的时间,这个可以让他们以多出丁役补齐。

因此每户可再征调一至两名成丁来服徭役。”

“此三计并行,学生相信问题可解。”

王秀才侃侃而谈,全然没有注意到柳闻的脸上已经变了色。

“混账!”

就在王秀才等待县令夸赞好计时,一道带着怒意的声音在其耳边炸响。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