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出去转了一圈,满脑子都是孙策的模样。

那人竟与多年前一般无二。不对,只能说是脸长得一般无二,至于身体,他从十二岁起就没见过孙策赤|身|裸|体,因此也没办法比较。

一晃多年,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儿时的鲜艳色彩在脑海里晕成一片,回想到青年时就只剩下黑红两色,黑色的兵刃和赤色的鲜血,理想和野心纠缠在一起,直到梦碎人醒。回想上辈子,竟然只有和孙策在一起的岁月才有真实的感觉。从前他拒绝去想皇帝提出的可能,因为已经时过境迁,再想也没有什么意思。但是现在,那人又回来了,他却是不得不想,对那人到底抱着怎样的心情……

等内阁首辅大人猛然惊觉例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匆匆赶回暖阁的时候,远远望见孙策穿了一套明显小一号的衣裳笑嘻嘻站在那里。鲁肃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明显是在哭。其他人见到周瑜时的表情多少有些奇妙。

“咳咳……伯符,你先去宫门外等我可好?”周瑜以往是要值班到宫门落锁前的,不过今日他已经无心办公,恨不得把例会也省了。他不能把孙策留下来旁听,只好找人把孙策带到自己的轿子边上,等一会儿开完会一起打道回府。

老好人鲁肃见到孙策唏嘘不已,其他人则是好奇的成分居多。

好在孙策一离开视线,周瑜的智商马上上了线。

“刚刚皇上带伯符来暖阁,让我代为照料。我走开了一下,倒让诸位瞧笑话了。”反正只要把所有奇怪的事情都往皇帝身上推,就没人会产生怀疑。周瑜丝毫不提皇帝带来暖阁的是一只猫,这会儿走出去的却是个大活人的事实。

像以往一样,刘曦都是踩着点到暖阁的。今日的议题是朝廷对于佛寺的态度。此时佛教才传入大焉不久,虽然处处受到道教的打压,到底还是渐渐兴起了,就连长安附近都出现了佛寺。最近有不少官员上书提出各自对佛寺的看法,周瑜觉得有必要就这个问题统一一下认识。

周瑜认为因为佛寺和道观导致了生产人员数量下降,长此以往不利于农业发展。朝廷必须对佛寺和道观征收税款,抑制佛寺和道观的数量,并且目前有不少犯了罪的人借着出家的名义逃脱刑罚,关于这一点朝廷也必须拿出个章程来。

刘曦觉得征税倒不如把宗教团体统一管理起来。由朝廷选出德高望重的人,管理现有的佛寺和道观,将所有专职的人员登记在册,对未来新建的佛寺和道观加以规划,不允许有案在身的人出家。此外还要加强对各地佛寺道观的巡查,减少坑害信徒的事发生。朝廷不限制宗教的发展,只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对于一些可以借鉴用来开展社会保障和福利的地方,应该立即拿来用。比如说佛寺和道观经常会收养附近的孤儿,朝廷也应当加以学习,建立专门的机构收养孤儿。刘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深知慈善是发展宗教的重要土壤,现代宗教影响力的下降正是因为法制力度和社会福利的加强。只要监督管理和社会福利双管齐下,就不会有什么宗教在社会中占到主体地位。

周瑜没想到皇帝的想法已经如此成熟。他对此没有什么异议,其他大臣们也赞同皇帝的看法,这件事就这么一致通过了。至于具体事宜,会由衡阳王刘端列出详细做法,到时候再交由周瑜和其他六部大臣审议。

这时候刘曦还不知道孙策的事,见事情讨论完了,便高高兴兴回了未央宫。周瑜破天荒地早退出宫,等到了宫门口才想起来轿子只有一顶,他既不能和孙策一起坐,也不能自己坐着让从前的主公在外面走,于是只好打发了轿夫先回去,他和孙策一同走回府邸。

此时正是午后,长安城中热闹非凡。周瑜也有好些日子没有细看这般繁华的景致,孙策则是惊得目瞪口呆。

“文景盛世也不过如此了吧?”孙策见路上商铺一间挨着一间,卖的东西他有一小半都不认识,不由发出感慨。

“不,大焉百姓之富足远胜汉时,就光是寻常人家饭桌上的饮食就丰富了数倍不止。”周瑜有些自豪,这些变化多少有他的一份努力在。

“想不到皇帝还真有几分本事,我当初不该摔他的玉玺。”

周瑜对皇帝为了不被鳌拜喵破坏书房把所有东西都改成固定的这件事略有耳闻,不由笑道:“你当初到底闹什么脾气?”

“还不是因为你不看我?”孙策一句话脱口而出,他见周瑜的表情突然僵住,索性破罐子破摔抓住周瑜的手掌追问,“公瑾,你到底是怎么看我的?看在我们多年情谊份上,是死是活总要给我的答复。”

周瑜抽了抽手,见抽不出来只得作罢,低声道:“回去再说。你这身衣裳小了,我让你帮你做一身新的。”

两人回到周瑜府中,周瑜先吩咐下去从今以后见到孙策如同见到他本人,又叫来人给孙策量体裁衣。等零零碎碎的事情忙完,已经到了晚膳的时候,两人小酌几杯,这才把久别重逢的尴尬抹去,只觉得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竟是一下子喝到了夜里。

周瑜因为第二天还有早朝,便让人带孙策去客房休息,自己喝了一杯醒酒茶先睡了。他这一觉下去一个梦接着一个梦,没有一刻睡得踏实。

恍惚间又回到了江东大营,依稀记得那时刚打完赤壁之战,东吴军气势如虹,他自己一时间风头无二,成了江东第一儒将。身上还甲胄未解,他漫步在军营之中,突然听到有人高歌吴越小曲,便止住步伐。他伸手撩起帐篷,见是四个东吴谋士正聚在一起饮酒作乐,刚想进去就听有人提起他的名字,脚步不由一顿。

“要说这一仗多亏了大都督在,若不是他一力主张要打,只怕江东半壁江山早就归了曹操。”

“不错,曹操百万大军杀来之前,多少人主张投降,只有大都督敢站出来对主公痛陈利弊。”

“大都督能文能武,主公有他相助何愁不得天下?”

“不错,那卧龙先生被传得神乎其神,我看不过是个江湖术士罢了,只会做法借东风而已,哪里比得上大都督智珠在握?”

“哈哈哈哈,且不论智慧如何,就光是外表他也是大大的不如啊!”

“哈哈,有道理,有道理!”

“大都督什么都好,只可惜……”

“你说什么?到底可惜什么?”

“只可惜他是个断袖!”

周瑜大惊失色,这结论是从哪里来的?他刚想要冲上去找那人理论,就觉得脚下犹如千钧之重,整个人都在往下沉,眼前一片混沌,好像被什么东西拽着下坠一般。

“我不是……不是……”

孙策见周瑜像是被梦魇了,不由轻轻舔了舔他的脸颊。

“你胡说!胡……说……”

孙策缩回爪子,用肉垫拍了拍周瑜的鼻子:“公瑾,公瑾?”

“唔……我不是……嗯?”

周瑜睁开眼睛,见到一只巨大的猫脸凑在眼前不由一惊,定了定神才想起这是谁变的。

“怎么又变回去了?”

“六个时辰到了。”

“你怎么跑到我屋里来了?”

“我就是想看看你,你就把我当成一只猫,让我睡在床脚下就行。”

周瑜坐起身,闭上眼睛,叹了口气。

孙策有些忐忑:“要不我还是回客房去吧!”他说是要回去,整个猫还蹲在床上不动。

周瑜心中突然有了一丝明悟。他一直想不明白,就算于吉说中了孙策的心事,孙策何至于要杀人灭口。直到刚刚做了那个梦,他才隐隐知道了孙策的想法。从前孙策是君,他是臣,如果两人真的在一起了,受人诟病的那个一定是他。如果他执意拒绝孙策,恐怕会找机会离开东吴。孙策一定是对两种设想都不能接受,所以才会宁可杀了于吉,把这件事永远埋在心底。这世上恐怕也只有他孙伯符才能做得出这样的事,可以对他自己心狠到如此地步。

周瑜突然轻笑起来:“伯符,你老实告诉我,要是当年他得了天下,是不是就要不管不顾把我拘在身边?”

孙策把猫脸一低道:“到那时我怕是也舍不得把你关起来的。再说天下又有谁能囚得了你周公瑾?”

“没错,没人能困得住我,除非我心甘情愿被他困住。”周瑜突然伸手捏着后颈把大猫提了起来。他侧着头看了看,轻轻啄了一下猫嘴。

“咦?怎么没变成人形?”周瑜不禁皱眉。

“这个……于吉对我说,每次变成人形之后有六个时辰必须维持猫形。他说这叫做什么贤者时间,我也不大明白。”孙策顿了顿,问道,“公瑾,你刚刚是什么意思?”

周瑜一甩手把猫丢在地上,重新躺好:“没什么意思,睡觉!”

“公瑾!”

“再闹明日也不把你变成人了。”

“啊?喔……嘿嘿……嘿嘿嘿嘿……”

“你还睡不睡?”

“喵!”

周瑜闭上眼睛,觉得明日有必要细细盘算一下,究竟哪几个时辰让孙策变回人形。166阅读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