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故人故茶(三更——leslieandliz舵主和氏璧+)

何况,就算逼死了明思,他也不能马上将黑甲军兵权收回。

太后尚在,荣烈目前只是失踪,他如何能马上提出收纳兵权?更莫说,还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万一荣烈真的回来,他便无法交代了。

还没到迫在眉睫且万无一失的阶段,荣安自然不想行这最下策。

明思笑了笑,轻轻点了点头,未有说话。

纳兰笙说的她固然明白,可她心里也清楚。

荣安对黑甲军的觊觎之心有多强烈,那么加诸在她身上的压力就会有多大。

目前还只是一个开始。

纳兰笙宽慰地笑了笑。

“五哥,我想出城走走。”明思忽地轻声,在转首看了外间的晨光之后。

〖@中文网

Mn

e

t纳兰笙一怔,“可是想去城南,我陪你同去。”

他以为明思是想去看秋池。

前几日,明思同他说过这样的话。

明思摇了摇首,淡淡笑道,“这两日心绪不稳,若去看他,只怕让他也担心。我想上西山住一日。”

西山?

纳兰笙几分不解,“想去别院住?”

明柔给明思的地契中有一座西山别院,纳兰笙也是知晓的。

明思依旧摇首,“不是,是别的地方。放心,那地方很安全。我只是想静一静,好好想想。”

明思这般说便是拒绝让人陪同了。

纳兰笙微愣,但见明思一脸的平静。心中纵是有话也不好再问下去了。

沉吟片刻,他站起来,“我去安排下,等下过来接你。”见明思意wài

,他笑了笑,“城破后,老祖宗便让人挖了一条地道通往城外。你从那里出去,我遣人护你出去。”

明思只惊异一瞬便了然。

经lì

了城破宫破之后的老太君想必也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这条地道应当就是最后给纳兰府留血脉的后路了。

老太君既然将府中暗卫交给了纳兰笙,那么这条地道自然也会告sù

纳兰笙。

如今明思不好现于人前,有这样一条地道却是最最方便不过了。

明思欣然颔首。

只带了颚敏一人同纳兰笙安排的两个暗卫。经过几个时辰的车程。明思在黄昏之际站在了西山脚下。

颚敏望了望山上气势巍峨的纯观,“王妃想去归元观?”

明思却摇首,朝山上的小路行去。

不是纯元观,她的目的地其实是倒钟寺。

并非是早有打算。而是忽然而起的念头。

同纳兰笙说的清晰。她也清楚自己心里想要的结果。想做的事。

可是无路说的多肯定,心里多坚决,但该如何做。能做到如何,她心里全然无半分把握成算。

在那一瞬间,她忽地就想起了倒钟寺。

曾经也有这样忐忑的时候。

就是那老侯爷四老爷纳兰笙他们三人身陷囹圄之时,她也曾这般不安,心不着底过。

这世上,终有一些事不是说你决心了就能做到的。

而这一次,明思心里更有许多的难言难诉。

她的内心并不像她表现的那般冷静自持。

她需yào

一种平静来面对,更需yào

一种信念来坚定。

就算是虚无缥缈,可上一次的那番祈祷,的的确确让她扭转了乾坤。

而如今,她有更多的祈祷和祈盼……

山路崎岖,颚敏跟着明思走到这条几乎被杂草全然湮没的小径上,抬首的一寸一寸落下的暮色。

暮色中,一座被隐藏在归元观所在的高山后的小山显露眼前。

形如倒钟的山形,看似不陡峭,却只有山后的一条小路可通往其上。

在山腰,并看不见山顶的情形。

颚敏心中疑惑。

这条小路便看得出此山几无人迹,明思却说要在山上过夜,怎么个过夜法?

答案终于揭开了。

站在倒钟寺那看似破败却屹立不倒的寺门前,颚敏惊奇,“这是——?”

她是胡人,知dào

汉人信天尊道教,却不知还有佛教一说。

也不怪她,便是普通寻常的汉人,对佛教的存zài

也不是个个都知晓。

明思没有回答,举步朝内。

只有颚敏同她进去,那两个暗卫则寻了寺前的两棵大树,藏身了上去。

走到大殿前,明思吩咐颚敏,“后面有厢房,你去看看。”

颚敏会意颔首,朝后院行去,背着包裹去安置宿处。

明思在殿前站了须臾,提步行了进去。

天色有些昏暗,她没有注意到殿内地面和供台上异常,只是看到弥勒前的那盏火苗小小的长明灯时,微微怔了怔。

山路上好像并无人走过的痕迹,可这灯?

行前去,就着那微弱灯火一看,才发xiàn

供台上同地面竟然是纤尘不染的洁净。

“王妃,有人。”就这此际,颚敏小跑着过来气喘吁吁地压低了声音道。

明思一愣,“在后院?看到了么?”

颚敏摇首,低声道,“奴婢见厢房里有灯,就出来了。”顿了顿,“奴婢去通知人进去先看看?”

指的是外面的两个暗卫。

明思想了想,“先不必了,咱们去看看。”

能用厢房说明人家先她们而来,此处本是无主之处。来这里的人应该也不是为了图谋什么,更不会是针对她们,贸然让人探查反倒是不好。

明思这般发话,颚敏点头,跟着明思朝内行去。

走到内院,颚敏还是警惕了几分,“奴婢去敲门,王妃在此稍候。”

明思还没点头。只听“吱呀”一声,那厢房门却开了。

一个须发皆白的葛衣老者行了出来。

虽是年纪不小,却是精神矍铄,隐隐可见满面红光抖擞。

站在门前,他冲着明思笑吟吟的捋须,却不说话。

明思愣了一刻,蓦地露出惊喜,“老师傅!”

之所以愣一瞬,那是因为当年的老师傅乃是一颗光头,而此际却多了一个银发挽成的布包髻。

“一别四载。小丫头可还安好?”老者笑呵呵地朝明思行来。“去年的梅过了,今年的梅可还早呢。”

明思心中着实喜悦。

当年同老师傅虽是萍水相逢之交,但那段日子,两人却是颇为投契。

时隔四年再度故地重逢。她心中也是万万没想到的意wài。

随即盈盈一礼。“小女子尚好。老师傅倒真是别来无恙。”

虽是相处不长,但明思也知晓几分老人的性格。

老人并无世俗人那些拘泥之见,最喜直来直去。

老者果然呵呵笑开。“你这丫头——好好好

,没了梅花可赏,小丫头若不嫌弃,好水好茶却还是在的。走,旁人秉烛饮酒,你我不妨以茶代酒,如何?”

明思抿唇一笑,“老师傅盛情,小女子求之不得。”说着朝后院石桌一指,“无梅花,梅枝却在,不如就在原处。”

“好!”老者笑着颔首,也不客套,看着明思颚敏就吩咐,“井在何处你知晓,你带你丫头去取水。我去取茶。”

明思欣然从命。

她们是打算在寺中过夜的,自然是带了不少用具的。

不多时,石桌旁铜炉便燃起,桌上茶具摆放齐整。

颚敏退了出去。

即便明思未曾吩咐,她也要出去同两个暗卫交待一声,以防万一。

何况,看明思同老者的模样,只怕有一番长谈。

她也不方便在此处妨碍。

对于颚敏的悄然离去,老者似是全然无觉。待水一沸开,便熟练的起水冲茶。

明思虽是好茶,也会几分茶艺。

可比起老者,她是自叹不如,故而也未矫情争抢着泡茶。

茶泡好,老者斟茶,明思将第一盏茶放到老者面前。待老者斟好第二盏,才端到自己面前。

在老者的笑意注视下,她低头深深一嗅,抬首便是笑意轻声,“喝到老师傅的茶真有一种时光从未流逝之感。”

没有问老者为何归来,也没有问老者为何脱下缁衣蓄起发髻,明思的话中只有淡淡的喜悦和一丝轻微到几乎让人觉察不到的伤怀。

可老者并非常人。

他的唇边笑意微微敛起一分,深深地望着明思,“四载岁月,水同、茶同,可时光终究是流逝别人而去了。小丫头可别来无恙?”

竟然又提起了先头的第一句问候。

明思怔愣一刹,轻轻垂下了眸光,唇畔虽有一丝微笑语声却轻轻,“老师傅,我不好。”

老人睿智,再度问起同样的话题,显然是看出自己那句“尚好”乃是客气之词。

老者闻言面色无变,轻轻噙笑点了点头,转首看了一眼弥勒殿的方向,“你眉头着什么急,但能守份安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我肚皮这样肥大,总不愁吃忧穿,只因可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心宽。——丫头既知晓这等真意,又如何不懂心宽之理?”

听得老者的话,明思心中有些异样。

可一时间也想不出何处异样,只能轻轻一笑摇首,“小女子终究俗人,难以超凡。”

老者端盏饮茶,放下,“小丫头本是聪慧通透,悟性不凡,佛缘不浅,为何还看不穿堪不破,这般自苦?”

自己苦么?

明思怔忪,少顷,她垂眸唇角笑意似有似无,“我只懂几句粗浅偈语,哪里能有什么佛缘?何况——”停下顿了顿,“佛家讲勘破、放下、自在,可这般勘破了,放下了,自在了——于小女子而言,纵能平静却并非己心所求。”

@@@@

77的话:三更奉上,求粉~~晚饭先不吃了,继xù

四更~~还差几票,有票的兄弟姐妹帮手顶顶吧~~

争取12点前能奉上四更~~(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