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蘅后背升起一阵寒意,头皮发麻,握着手机的手微微一抖,心里却清清楚楚一件事,就算朱青真算计她,表面也不可能让她抓到把柄,所以这次事情大概率是经过黄伟同意的。

一定又是黄伟!

陈衍送完莫戈回来时,见阮蘅突然脸色大变,心里一凛,刚想问发生了什么事,阮蘅的手机就响了。

她一动不动地呆滞着,良久后才深吸一口气,接通了电话。

打电话来的是张蓉:“你看业绩群了吗?”

“看了。”

张蓉突然语塞,既然看了,她居然能这么平静?

阮蘅:“怎么回事?”

“我也想问你怎么回事,陆林珊不是你学生吗?我一开始还以为是你拖朱青谈得续约,但我一想不对啊,之前你休产假的时候都没把陆林珊交给朱青而是放到我这里,就算要谈也应该找我才对啊,她是不是又搞什么小动作了?”

阮蘅的心一下子凉了,想起上回黄伟因为陆林珊妈妈的投诉找自己谈话,当时黄伟说过,家长既然投诉了,也不能不处理。

原来这就是他的处理方式……

“阮蘅姐,你平时周五晚上不是都在的吗?怎么今天不在了?我看到陆林珊妈妈来的时候还以为你跟她约好的呢。”

是啊,平时的周五阮蘅都会给自己排通班,从早到晚,可就是这第一次的周五准时下班,就发生了这种事情,这一切太巧了,巧得她根本不相信只是巧合。

当朱青接近陆母,故意告诉陆母陆林珊早恋的可能,挑拨阮蘅知而不报,再到怂恿陆母向校长黄伟怂恿,或许陆母还提出了更换课程顾问,继而朱青才名正言顺地从阮蘅手里接过这个学生。

朱青的心思可真是细腻啊,这一个大圈子绕到最后,不仅给阮蘅使了绊子,加深黄伟和阮蘅之间的矛盾,还堂而皇之地抢走了这笔业绩。

“阮蘅姐?”电话里的张蓉久久听不到阮蘅的回应,以为自己说错话了,紧张兮兮地等着,谁想电话突然切断,没有然后了。

没过几秒,手机又响了,这回打电话来的是戴明,阮蘅盯着手机屏幕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把手机放到耳边。

手机那头十分安静,戴明的声音清晰地从听筒传来:“陆林珊这笔业绩是怎么回事?”

戴明也在业绩群里,自然对校区的事情了如指掌,当初陆林珊还是戴明最先接手,后来才分配给阮蘅的。

阮蘅的目光无法聚焦,木讷地看着某一处说:“戴老师,我记得当初你说过,做教育的人要有一颗纯粹的心。”

“明白了,这个业绩跟你没多大关系?是朱青擅自签下来的?”

阮蘅这个时候也没心思跟戴明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刚才的某一刻,她突然觉得很丧,好像自己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劳。

戴明问:“你还记得之前的毕业生胡嘉吗?”

她当然记得,胡嘉是两年前的毕业生了,当时还是阮蘅无意间打电话邀请他上门咨询的,毫不夸张地说,胡嘉是那种几乎上遍了所有培训学校的学生,不光是学校老师,就连他爸妈都已经对他绝望了,所有的学生无一例外上门都是由家长陪同,只有胡嘉是一个人上门的。

阮蘅虽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生,但毕业后她一直主攻心理学这门课,再加上自己的职业属性,对青少年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

胡嘉是个不好沟通的学生,后来连签合同交钱都是他自己一个人搞定的,阮蘅除了在电话里和他母亲沟通过几次之外,连见都没见过一面。

她对自己收的学生虽然都上心,但像胡嘉这样的,她还是比其他学生要更重视一些,亲自监督学科老师,实时了解他的分数提升,尽管过程很艰难,神奇的是,胡嘉的成绩以微弱的速度开始慢慢提升。

那一整年,阮蘅还是没见过胡嘉家长,胡嘉还是独来独往,但成绩却有了显著的提升,到初三最后一次摸底考的时候,他的名次在来之前上升了将近100名。

中考结束的那天,阮蘅第一次见到了胡嘉母亲,是一位看上去十分有气质的女士,她对阮蘅说:“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根本不报任何期待,学校里的老师告诉我胡嘉的成绩压根够不上普高,我们大概也跑遍了培训学校,老师那儿也试了,不管用,他提出要来这里学习的时候,我本着花了钱作为家长也算尽力了的念头,结果没想到这次竟然有了好结果。”

她还说:“阮老师,谢谢你,我们胡嘉很喜欢来这里学习,有一半的原因应该是因为有你的鼓励,让他重拾了信心。”

胡嘉母亲很有亲和力,让阮蘅一眼就觉得她是个很好相处的人,那之后两年来,每年的教师节阮蘅都会收到她寄来的礼物和贺卡,这种被人惦记着的感觉会让阮蘅觉得自己这一路走来再辛苦都值得。

阮蘅的回忆定格在胡嘉去高中军训前那年夏天的画面,耳边仍是戴明的声音:“我记得你收胡嘉的时候,手里正好失去一个大单,是被楼下智赢培训抢走的吧?”

他们校区所在的那栋楼,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另一个在本城相当有名气的同类培训机构智赢,两家的关系用水火不容来形容也不为过,为了抢生源什么事儿都对着干过,当时阮蘅眼见的能签下来的一个学生,转眼就被智赢抢走了,可难过了她好一阵。

“戴老师,你到底想说什么?”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道理我都懂……”

“你丢了一个学生,却迎来了一个让你对工作更有激情的学生,其实我们和学生和家长之间本来就是相互成就的关系,职场上有很多我们自己无法掌控的不确定因素,但至少我们能掌控自己,退一步可能是万丈深渊也有可能是海阔天空。”

阮蘅捏着手机的手心渐渐沁出了汗渍,戴明很擅长贩卖鸡汤,但偏偏他的鸡汤每次都像解药。

她渐渐放松下来:“我好像有点能get到你的意思了。”

“朱青是个有能力的聪明人,但你才是销售部的部门负责人,对待下属有时候不需要太瞻前顾后,你懂我意思吗?”戴明提醒道。

“懂了。”

她挂断电话,整个人像雕塑似的坐着一动不动,没想到这件事竟然会牵动到戴明,这是阮蘅没有预料到的。

陈衍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知道一定又是公司出了什么事,但这回她没有像过去很多次那样立即开始工作,而是呆愣地坐了很久。

他叹了口气,起身去冰箱里拿蓝莓芝士出来,挖了一口送到她嘴边:“你是要自己吃还是我喂你?”

阮蘅这才如梦初醒,下意识地把头往后一仰,想伸手推开他,却被他握住了手腕:“心情不好的时候吃甜品能消化不良情绪,这不是你说的吗?”

她嘴硬地皱起眉头:“谁说我心情不好了?”

“但你刚刚的样子实在谈不上心情有多好。”

“陈衍,别总以为你很了解我。”大约是被猜中了心事的窘迫,阮蘅刻意避开他的视线,但还是从他手里接过了甜品勺。

的确,心情不好的时候甜品是最佳解决方案,虽然解决不了根本,但至少能让味蕾充满愉悦和满足。

手机震了震,是朱青传来的微信:阮蘅姐,不好意思,因为陆林珊妈妈坚持要求换课程顾问否则不肯续约,她来的时候你又正好下班走了,黄校觉得还是要以业绩为重,所以让我接待了,但是你放心,黄校也说了,业绩的话算我们两人平分,珊珊也还是你的学生。

她一看到朱青的这个名字,已经不单单是烦躁,而是厌恶了。她厌恶职场上不择手段的任何人,哪怕有真本事还要用下三滥的手段谋取利益,有这种人在,就是对所有其他认认真真做事的人的不公平。

陈衍从她手里抽出手机,随手丢到远处:“你今晚要不要跟宝宝一起睡?”

“不是有陈姐吗?”她诧异地问。

宝宝出生后,阮蘅几乎很少跟宝宝同一个房间,她向来睡眠很差,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醒过来睡不着,因此能不和宝宝同房就不同房,饶是如此,许多个清晨她也都是从宝宝的哭声中醒过来的。

陈衍说:“陈姐不可能一直在我们家带宝宝啊。”

阮蘅沉默下来,她知道陈衍说的不假,月嫂说到底也只是过渡期而已,就算以后请了住家保姆,宝宝还是得由他们自己带,倒不如趁着现在月嫂还在,慢慢适应起将来没有月嫂的日子。

她拍拍自己的脸颊清醒清醒,眯了眯眼:“好吧。”

然而第一晚,阮蘅就失眠了,当天夜间,宝宝一共哭闹过两次,她和陈衍起初还有些手忙脚乱,但陈衍到底比她带宝宝的时间长,经验足一些,没多久就把宝宝哄睡了。

可阮蘅却再也没有一点睡意,眼见时间已经快到清晨五点,干脆起床洗漱去了。

陈衍出去的时候,饭桌上难得已经准备好了早餐,阮蘅是个十足的方便主义者,能在外面吃就绝不会自己动手,能点外卖就绝不去外面吃,早餐也是一样,对她来说吃并非人生大事,管饱就行。

他记得刚刚新婚第二天,她就给他准备了两片吐司当早餐,对她来说是常态的事,对陈衍来说却相反。

“进步了嘛,至少不是两片吐司打发了。”他笑盈盈得拉开椅子,闻着小葱拌面的飘香。

阮蘅不理会他的嘲讽,说:“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反正能吃不能吃也就只有这个。”

她挑了挑眉,自己倒是吃得欢快,陈衍瞧她吃得快,看上去似乎味道不错,不知怎么,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