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点中文男频编辑部。

以往吵闹讨论的编辑部异常的安静,每个人都在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面前的显示屏。

右手的鼠标还不时地滑动一下。

有的编辑鼠标老旧,灵敏度失衡,稍微一滑,文档就飞出去好几页。

顿时,那位编辑懊恼的摔了摔鼠标,直接在拼的多上,拿自己抢来买手机的百亿补贴,购买了那个自己曾经嫌贵的鼠标。

按照以前的常理来看,如果办公室里有人这么大声地摔鼠标,多半会引起其他编辑的眼神杀。

但今天,竟没有任何一个人搭理他。

编辑每天需要审理的稿子如海水一般,接连不断。

就拿审稿这一项来说,说是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作也不为过。

因此,编辑们有了非同一般的阅稿速度。

正常人的阅读速度是每小时四到五万字,快一点的能在正常人的基础上多一到两万,但这群天天审稿的编辑,已经不能从正常人的角度看待了。

姜辰安发过去的这三万字开头。

他们仅仅需要十几分钟,就能阅读结束。

看得快的编辑看完之后。

震惊的瞪大眼睛,在编辑部大喊:“穿越、娱乐圈、文抄公,我去,姜神这次真的是重新开创了一个都市小说的小流派啊!”

突的,这位男编辑不吭声了。

因为,周边的人看他的眼神,就像想杀了他一样。

你看得快,就不能等等看得慢的人吗?

水滴傲娇地哼了一声,悠闲的靠在办公椅上,脸上带着报复得逞似的快感,俏脸红扑扑的。

见那位被大家眼刀的男编辑看向自己。

水滴扬起俏脸,淡定地喝了一口水。

那小眼神就像是在说。

刚刚嘲讽我,嘲讽姜神的,都给我去罚站!

又过了几分钟,其他编辑陆续看完。

那位憋了几分钟,无人讨论倾诉的男编辑激动地说:“真不知道姜神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我本来以为,一个网文新人开创新流派,会有很多的短处。

自己的优点也会被自己想要创新的想法所累,没想到,姜神的体系这么严谨,就像是,就像是......”

想了想。

那位编辑肯定地说:“就像是这个世界上,文娱文就该这么写一样。”

是的,文娱文,是姜辰安在文档上给这个小说的分类。

一个男编辑插嘴:“丝毫看不出新人写新流派的那种干涩感,创新点有,但是没有脱离都市大分类的爽点,无论是明星老婆,还是文抄公似的抄歌抄剧本抄小说,都很调配得很自然。”

男频编辑部的主编笑着摇了摇头,乐呵呵地说:“姜神创立的这个文娱文写法,又能养活不少作家。”

主编沉默了几秒。

对水滴沉吟道:“水滴,你现在联系姜神签约发书,合同按照s级的来,男频编辑部在这本书上线之后,给我把推荐位尽量给到这本书。”

水滴从一开始的爽,慢慢到了震惊。

姜神虽然有流量,但是姜辰安新马甲可是一个小新人啊,哪有什么流量。

而且这本书,从行文质量上看,其实并没有比现在阅点的大神们好。

主编似是看出了水滴的想法。

他说:“这本书虽然质量上比不上白金甚至大神作家,但这本书噱头够大、创新够足、节奏够快、爽点够密,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新流派的开创。

水滴,你知道吗?这本书一旦火起来,市场必然跟风,那他们会首选哪个网站呢?必然是咱们阅点!”

主编的话愈发地铿锵有力。

“这本书火了,获益最大的,不是姜神,不是跟风的作者,而是咱们阅点中文!但要是因为推荐的原因,没火起来,只是让这本书小小地爆了一下,让其他网站的大神看到了这本书去模仿。

让其他网站当了领头羊,那我们损失的,是一大批作者。”

跟风者自然会选择受众看上去最多的平台。

水滴在心里默默给主编点了个赞,不愧是主编,单看问题的角度上,比她要广很多。

她面色郑重地点头。

立刻开始和姜辰安在微信上沟通起来。

将主编的计划简单地说了一遍后。

姜辰安诧异。

他有想过自己写文娱这个类型,阅点会重视,但把他当做大神一样重视,他是真没想到,毕竟他和大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将自己的发书计划说完之后。

姜辰安关上了手里。

三天后,他会开书,同时,阅点中文也会默默地先给书导量一波,试一试读者反馈怎么样。

等字数再多一点,书籍的活动、推荐,将一个不少。

姜辰安惬意地靠在沙发上。

感叹:这就是网文大神的待遇吗?

姜辰安的内心十分满足。

炎夏的歌、电视剧、电影,都是他抄前世的,唯有这本小说,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

这种被认可的满足,不正是姜辰安一直追求的吗?

他抄遍所有,唯独没有在网文上下手,这也是他想在这个世界,留下一些自己的东西。

既然已经谈好。

姜辰安大吼一声,麻利地从沙发站起,走到书房内,打开电脑,开始把脑海里的剧情一点点地写在文档之内。

突然更有动力了呢!

一转眼,姜辰安的肚子咕咕叫了两声。

等他看向手机。

发现已经快一点了。

有一个未接电话,姜辰安以为是沈清欢的,但没想到,打开手机之后,竟然是许久没有联系的严文海打过来的。

当初在沈清欢和巨星娱乐的谈判中,严文海帮了自己不少。

姜辰安一定会记得他的恩情。

立刻打回去之后。

严文海的声音响起:“姜神,吃了没有啊?”

姜辰安笑着说:“没有呢,在忙,严经理有事找我吗?刚刚在忙没接到电话。”

“哈哈哈哈,你现在可是大明星,肯定忙,听说,还要拍电影了?”

姜辰安要拍电影的事情,肯定瞒不住有官媒背景的严文海。

他爽朗地承认。

又一顿寒暄之后。

严文海说明来意:“炎夏官媒想拍一个纪录片,内容是炎夏各地的风俗人情,提高文化自信和凝聚力,现在正为题材发愁呢。

我想到你也是一个隐形的大导演,所以就把你推荐过去了,这不是一周后组织各个导演在官媒大厦开会吗?想问问你,要不要去?不去的话我就给你推掉了。”

姜辰安愕然。

听完严文海的话,他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前世的一个十分有名的纪录片,刚好符合炎夏官媒的需求。

舌尖上的中国!

“我去!”

姜辰安回答的十分用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