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玉眼神一变,眸色凌厉地盯着沈舟,在掌心中凝聚起一阵内力,猛地朝他打过去。

沈舟急忙躲过去,不由自主地看向之前站过的地方,只听一声碎裂声响,放在那边的装饰品就碎裂成碎片了。

他故作惊魂未定地拍拍胸脯:“还好我躲得快,不然下半辈子的幸福就没了,皇后娘娘啊,你还真是心狠,用不着对我这么无情无义吧,好歹我们也是有肌肤之亲的关系。”

上官玉不屑讥讽道:“少废话,本宫的事还轮不到你管,你赶紧滚,别被人发现了,小心你的狗命。”

沈舟打趣道:“怕什么,就算咱家出事了,不是还有娘娘你垫背。”

上官玉也少了些耐心,最后警告道:“你再不走,本宫就先教训你一顿。”

沈舟双手抬起投降道,“别!我现在就走,下次再来。”说完屁颠屁颠地就滚出了寝宫。

他悠闲地在皇宫内瞎逛,路边的太监宫女见到他纷纷恭敬地喊他一声总督大人,有认识他的依旧叫他沈公公,他倒是不介意称谓,冲着他们问好。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孙公公的住处,想来也就一些时日没有看望义父,他就进去了。

“义父?”

过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人应,他又喊了声,这次孙公公才慢悠悠地从里面出来:“是谁啊?找咱家有什么事?”

“义父,是我,这不是一直没来看您,刚好陛下有事找我,我就来看看您。”

他说明来意,自顾自地坐到孙公公对面,与人相视而坐。

孙公公脸上带着笑意,倒是十分欣慰:“难得你还有这番心意,只是你不单单是为了看咱家吧,我们都认识那么久了,你还是咱家的干儿子,你的心思咱家还能不知道。”

被看穿了心思,沈舟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确实有些小事……我听说太后和丞相从小就认识,想问问您知道关于太后的事吗。”

孙公公眸色微闪,轻抿了下茶水,不动声色道:“太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很可怕,你调查她做什么?”

“我想要从太后下手,好查出她跟上官青云勾结的证据。”

“恐怕就要让你失望了,凡是知道内幕的人都已经死了,而且是在先皇去世后不久就被人灭口了。”

“你说什么?”看着孙公公十分淡定的模样,沈舟惊讶过后也就没有多问,就算真的问了,估计也问不出什么,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在孙公公叙了会儿旧,沈舟便走了。

另一边,御书房。

房间里面的气氛静得可怕,宁铁站在窗边,眸色含着深意,不知道在想什么。

沈舟正要离开的时候就被找来了,不解问道:“陛下,您唤臣有何事?”

宁铁抬手示意道:“你自己看了就知道了。”

沈舟顺着视线就落到了桌面的信封上,小心翼翼地上前查看,待看清内容后大惊失色。

这是周围其他国家的皇帝写来的战书,原来不知道是谁传出去大梁和南诏结盟,因此惹得其他国家的不满,他们打算联合起来对付大梁。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事关大梁百姓的安危。

“陛下,事情当真属实?”

宁铁同样忧心道:“朕也不知情,只是突然有人寄过来这么一封信,朕也很惊讶,想不到朕为了保全大梁做的事竟然成了其他国家的眼中钉,难道他们真的如此看不起朕。”

若非是他如此软弱,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都是太后他们夺了权势,害得他变得如此落魄,都知道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当真是可笑之极。

“陛下……”沈舟突然间犹豫起来,竟然不知道要怎么安慰皇帝,“此事先别急,万一有诈,再说了大梁的事别人怎么会知晓,莫非有人传出去了。”

“……”

宁铁心事重重地摇摇头,漫不经心道:“朕要是知道其中内幕,也就不会问你了。”

沈舟思索稍许,试探性道:“不如这样吧,臣搬回皇宫,好替陛下您分担朝中之事,陛下您觉得如何?”

宁铁也正有这个打算,万事少了沈舟还真有些不好办:“朕准了,明日一早朝堂上你跟朕一同前去。”

“是,臣遵旨!”

翌日一早。

沈舟果真跟着宁铁上早朝,他也是文武百官中唯一一个可以随时过来的人,不必担心被责罚。

“臣参见陛下、太后,陛下万岁!太后千岁!”

随着众人话音落,宁铁不动声色的抬手道:“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宁铁环顾着殿中的众人,扶着额头有气无力道:“你们可有事情禀奏?”

众人相互看了眼,低声议论着什么,就是没有人上前禀奏。

宁铁见此懒散道:“既然你们没有,那朕可就直接说了,南诏太子离京已有两月之久,这期间也发生了很多事,至于幕后黑手朕也就不明说了,你们心里有谱就行。”

“朕今日要说的事,事关大梁跟其他国家的友好盟谊,有人在背后使绊子,让其他国家憎恨大梁,朕实在是痛心疾首!”

“众爱卿,朕向来为大梁子民考量,为百姓也做了不少事,可总有人在背后跟朕作对,朕实在是无心顾及。”

大殿上一阵沉默,气氛也逐渐凝重起来。

萧蓉半眯起眸子,自然也听出了几分深意,语气不善道:“陛下这是何意,是在责怪哀家没有管理好朝政?”

“朕不敢!毕竟母后替朕管了二十年的朝政,朕怎么能责问您,朕也没有别的意思,沈舟的本事大家也都有目共睹,至于其他国家对大梁虎视眈眈,沈舟,你怎么看。”

宁铁一下子把注意力引到了沈舟身上,所有人都纷纷看着他,他更是察觉到了几分不善的视线,深深的低着头,恭敬道:“回陛下,依咱家之见,还是尽快处理两大梁跟其他国家的关系比较重要。”

“咱家认为,不如开通大梁和其他国家的经商之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