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材料改造完成,新的增幅强化!

13号实验室。

即便已经中午,实验也还在忙碌的进行着。

作为项目主导人的许芷晴手持表格,不断游走在各个小组的设备前,记录着他们的实验结果。

时间紧迫,所有人加班加点的进行着实验。

好不容易又进行完一向材料的测试,学员们短暂休息。

“听说了吗,那个叶风造出了精度打破世界纪录的机床。”

“哪个叶风?”

“就那个抢了其他实验室材料的啊。”

“那家伙不是关系户吗,而且好像才刚加入研究院吧?”

“以前都是这样传的,但人家是实打实的在做事。”

“0.0014精度的机床,很惊人吗?”

“就好比我们实验室今天造出无钴的正极材料,并且材料性能超越全世界所有的无钴材料实验室。”

“那根本不可能吧!”

“所以才惊人啊。”

休息时间,一众学员自然而然谈论起今天发生的事情。

关于叶风做出的壮举,即便这些材料专业的不理解,类比之下也很容易有个概念。

一时间,各种惊呼不断。

“叶风?这个名字为什么有点耳熟呢?”

还在记录着数据的许芷晴,自然也听到了学员们的讨论。

不过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个有些耳熟的名字。

细想之下,许芷晴忽然想起,好像老师提到过。

她是徐正天徐教授带出来的,和老师偶有交流,记得上一次和老师沟通项目进度的时候,老师提了一嘴来着。

说是造出了一把很可能颠覆现代作战模式的刀具。

只不过她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什么样的刀,能跟颠覆作战模式联系上,最后便也没太在意。

但现在听学生们的讨论,这个叶风,似乎又有了新成果,而且成果还很惊人?

一时,心中不禁好奇。

这个据传才加入材料院没多久的叶风,连续出两项成果,是从国内哪个实验室调过来的人才吗?

……

材料研究院发布的超精密机床信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引发了很大的震动。

在材料院内部,更是引发了轩然大波。

当然这一切,叶风本人都是不清楚的。

他一觉睡醒,已经是傍晚时分。

眼看时间差不多,干脆的起床洗漱,直奔食堂吃放。

实验室白天被那个项目占着,晚上他才有时间进行工作。

走出军刀研究室,斜阳微风,令人神清气爽。

“要是不被指指点点的话,就更爽了。”

走在路上,察觉到四周投来的视线和不时的轻声议论,叶风的脸色一片漆黑。

特么的就拿了点材料,怎么搞的好像犯了什么弥天大罪一样。

不时有人路过,看到他都会驻足观望,叶风几乎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在说材料的事,把他当成了江洋大盗。

“那个就是叶风吧?”

“好帅!”

“看上去跟我们差不多大,但是也太厉害了吧!”

“没听说吗,徐教授以前用的军刀研究室,现在就是他一个人在用。”

“人家单独做出这么厉害的成果,能有单独的实验室也就不奇怪了。”

“像他这样的,应该过不了多久就能自己带项目了吧?”

“唉,羡慕啊。”

路过几个师兄和师姐并行的队伍,叶风刚走出两步背后就响起了议论声。

本以为又是鄙视和嫌弃,结果听到他们谈论的内容,叶风却是一愣。

“怎么好像不是骂我的?”

他有些困惑的回头,向那边看了一眼。

结果一眼扫过,几个师姐马上娇羞的低下了脑袋,一些胆大的,还主动朝他抛媚眼。

“这特么……”

叶风有些怀疑人生,怎么一觉睡醒,这个世界好像变了一样?

这样的疑惑没持续多久,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吃完饭,叶风照例前往实验室,半路遇上了张京伦。

对方是过来送材料的。

叶风早上才写的后续材料申请,结果傍晚就送了过来,不得不说,效率惊人。

“怎么我今天走在路上,所有人都在看我?”

叶风与他同行,询问心中疑惑。

“你还不知道你的机床成果公布,引起了多大的震动吗?”张京伦苦笑着解答:“今天研究院公布了你的机床精度,院长办公室的电话都被打爆了,全是打听你的。”

他说完,似笑非笑的揶揄道:“你也不用再担心风评了,今天还有不少学姐学妹找我问你的联系方式来着。”

叶风:“……”

原来扭转风评这么简单么,只要公布个发明就行了。

那自己的所有发明成果全部公布,以后所有实验室是不是予取予求了?

似是看出叶风的想法,张京伦道:“院长已经说了,以后你有任何科研方面的需求都可以直接满足,写个申请表交上来就行。”

“这么爽?”叶风心下大喜。

任何科研方面的需求都能满足的话,那以后就彻底没有掣肘了,电池的制造速度也能加快。B

张京伦哭笑不得,只得提醒:“爽是爽,但前提是要能拿出东西来,如果没成果,就算院长同意,其他人也会又微词的。”

“这是当然。”叶风哪里不知道这个。

给他无条件供应各种需求,是建立在其他实验室资金削减的前提上的,拿不出东西也无法服众。

不过这不是什么问题,因为电池,很快就能搞定了。

完成和张京伦的交接,叶风带着材料直奔13号实验室。

到了地方,指挥工人往里搬东西。

他的实验只是单纯的求个过程,如今已经完成了大半,接下来就只剩下另一部分,最多两天就能完成。

进入实验室,白天的项目组都走了,实验室里空无一人。

工人搬运材料的时候,叶风也没有闲着。

他马上拿出昨天进行到一半的实验进行起来。

电池的制造和电磁步枪机床这些都不相同,有着极高的材料要求。

想要以现有材料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其中的正负极和电容材料进一步的强化。

其中正极材料,要从有钴减少钴含量,直至完全无钴。

负极则要加硅,含量越高越好,最好完全由硅碳材料替代。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用以存储电能的电解液,这部分在叶风的构象中,是完全由液态变成固态。

以上三项任何一项,都是目前行业尚未突破的点。

而他,要利用脑海中的知识,将这三点完全实现,做出电池后再由系统来进行增幅强化。

昨天一天,叶风已经实现了负极完全硅碳化的实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正极减钴。

这部分是比较麻烦的过程。

虽说也能一步到位,但为不引起怀疑,还是得一步一步来。

接下来两天时间,叶风全情投入在了正极材料上。

到第三天时,终于做完了最后的数据记录。

剩下的电解液,叶风同样利用设备,进行不断的调试与测试,数据记录。

一切完成时,材料齐备。

到了组装电池的时候。

而他的脑海中,系统提示音也在同时响起。

【叮!增幅强化冷却完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