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王凌云被群起而攻之

“陛下,王将军是功臣,太师又为了大凤朝尽心尽力多年,之前陛下差点把太师逼的告老还乡也就算了,现在又无缘无故要问罪她,这是为何?”

之前,太师不愿女儿被迫嫁给乞丐,跑来皇宫求皇帝相救,当时君逸风也无能无力,太师伤心欲绝下,便打算告老还乡。

后来南云柔被关,皇帝又三顾茅庐,把太师给请回去了,这才过去多久?就又要对太师下手。

可怜太师一把老骨头,就要被这狗皇帝折腾死了。

君逸风冷沉着脸:“摄政王,你把边关的事情,告诉他们。”

边关?

王凌云的脸色瞬间变了,眼里露出恐慌。

难道他在边关做的那些事情,全都被查到了?

不可能,他已经警告过那些百姓了,没有人敢泄露他。

更何况,他才回京没多久,就算这些人想要查他,不可能如此快便查到。

想到这里,王凌云咬着牙,强忍着心慌,道:“陛下,臣在边关杀敌,这才保下了大凤朝,陛下为何要卸磨杀驴?”

纵然王凌云还在狡辩,可他眼底的慌乱也是如此明显。

君绝尘缓缓的站起了身。

他一步步的从台阶上走了下来。

每随着他走下一步,王凌云的心脏都会沉闷几分,仿佛有一块巨石狠狠的压住了他,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前不久,本王为了防唐府的人,派了宁欣和宁黛前去镇守边关,可惜,本王派去的人,却被王凌云所害,你说本王是否要为他们讨回一个公道?”

犹如晴天霹雳。

王凌云惊恐的抬起了头,那两个贱人,当真是王爷的人?

不可能。

如果他们真的是王爷的人,为什么不早说?非要等他把她们关在城外后才说?

所以他压根不相信那两个贱人的话!

现在王爷却告诉他,那两个女人说的是真的?

“王爷,”其中一个经常拍王凌云马屁的大臣走了出来,说道,“就算这样,也改变不了他是功臣的事实,即便他真的做出了这事,也足矣功过相抵。”

“功过相抵?”

君绝尘森寒的一笑:“王凌云在宁欣他们在外镇守的时候,连个弓箭手都舍不得派送给他们。”

“他大关城门,名曰为了边关城百姓着想,将宁欣与宁黛,还有无数镇守边关的将士关在城外,如果他们敢靠近城门,便要朝他们放箭。”

“他们腹背受敌,前要应付敌军,后面还有对他们拔剑相向的友军……”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饿了三天三夜,也守了三天三夜,最后战死在城外。”

随着君绝尘话音的响起,整个朝堂内,都安静的鸦雀无声。

所有的大臣都愕然的睁大了眼,震惊的将目光望向了王凌云。

王凌云羞愧的恨不得晕死过去,更多的还是那愤怒。

如果那两个贱人早就把君绝尘回来的消息告诉他,他压根不会犯下如此之错。

更不会冒领功劳!

全都是那两个贱人的错!

君绝尘继续冷笑着道:“而他,在边关城内寻欢作乐,花天酒地,横行霸道,欺男霸女,最后任由为国卷曲的将士们抛尸野外,不许任何人替他们收拾。”

“皇帝给的抚恤金,全都到了他的囊中!到最后,他更是大言不惭,冒领功劳,成为了这人人敬仰的大将军!”

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道惊雷,狠狠的砸落在了那些朝臣们的头上。

砸的他们脑海嗡嗡作响,嘴唇颤抖的连为他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

没错,这段时日,王爷不认生母,成为众夭之的,但是,他从来不会冤枉任何一人。

他一定是查到了所有的真相,才会来揭穿王凌云——

王凌云身体向后退了几步,忽然反应了过来,急声辩解:“这都是假的,王爷,肯定是有人诬陷我……”

君绝尘冷漠的道:“从得知你一人之力抵御五国,而只字不提宁欣与宁黛时,本王就已经怀疑你,所以,本王早就派人去了边关。”

“你威胁那些百姓,说他们如果敢说出真相,太师便会诛杀他们九族,逼的他们不敢明言。”

“但你忘了,本王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开口。”

他是摄政王。

那些百姓即便被欺凌到如此程度,还是对皇室深信不疑。

因此,夜熙在拿出他的身份时,整个边关城内,都是前来告状之人。

一趣÷阁趣÷阁的血泪,化为了血状,将这一年里,所有的委屈愤怒全都写在了血状里。

君绝尘随手一扬,无数用鲜血写下的血状,落在了朝堂之上。

如同漫天的血雨倾洒而下。

“此处,是夜熙在边关的几日,那些百姓送来的血状,如果不是夜熙急着回京,恐怕那些血状,能堆满整个朝堂。”

其中一名大臣握住了手里的血状。

那状纸上,字字泣血,让他紧握着状纸的手都在发抖。

他怎么也没想到,王凌云会做出这般残忍的事来。

夺人女儿,杀人亲爹。

还不许人家父亲入土为安。

孤苦的母亲为了让丈夫入土,偷偷半夜埋葬,结果被人挖坟鞭尸,连那母亲都被打的半死,瘫痪在床。

当得知有人能为她做主,她吊着一口气,拖族内长辈写下血状,送到了夜熙的手里。

送完血状后,她就咽了气。

她终究是看不到罪人伏法,也等不到女儿回去的那一天……

满纸写的都是凄凉,还有绝望。

或许她仅是抱着些希望,却又生怕朝内官官相护,无法替他的丈夫女儿报仇。

“这是不是真的?”大臣的声音都带着颤抖,“这状纸上写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别看他平常擅长阿谀奉承。

可朝堂早就被君逸风肃清过,现在留在朝堂上的,早就没有那些贪官污吏。

与南陵曾经同流合污的那些人,也被罢官的罢官,处死的处死。

现在的大臣们,至少都是清官。

像这种灭绝人性,草菅人命的事情,他们完全干不出来。

也看不下去。

“陛下,”另一名大臣痛心疾首道,“如果这些状纸是真的,那王凌云该死,太师也该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