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不对啊……”听了北宫雁的这一番话,张曜灵本来在那里正在做着发财的美梦,心里突然想到了一个无法消除的隐患,一脸的兴奋也变得忧心忡忡,“这些世家子弟的确是一帮花钱不心疼的主,但是我这雕版印刷只是一个略有些新奇的改变,要操作起来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也谈不上什么市场准入门槛。只要我这里一开卖,那过不了多久这项技术就会流传出去,很快市场上就会有很多的仿制品了。到了那个时候,这些书就没有那么好卖了吧?难道这就是一锤子买卖?”说到最后,张曜灵多少有些丧气。别人穿越随随便便搞点小发明就能赚个盆满钵满,难道自己搞出了赫赫有名的“四大发明”,就是个见光死的下场?

“公子,事情不是你说的那样的……”北宫雁很有些忿忿地看了张曜灵一眼,那模样就仿佛纵横商场的金融大鳄在看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小散户一样,让习惯了崇敬目光的张曜灵郁闷不已,“的确,这技术是保不了多少密的,过不了多少天就会有仿制品上市。不过现在是我们先掌握了这项技术,也就是说我们抢占了先手。公子的目的既然是赚钱,那么我们就不能把它当作白菜一样卖,而是要把它当作古玩字画一样走上层路线。寻常的书籍要想高价出售,那么它就必须要是名家手笔。公子的书也可以找一些有名气的大家操刀,先写下来,再由那些工匠拓下来,做成模版,再批量印刷。而且这书的材料上面,我们也可以做点文章。”

看着北宫雁这个小丫头在那里滔滔不绝的样子,张曜灵的眼睛有些呆滞,简直就像是重新认识她一样,语气弱弱地问道:“这书的材料不就是纸吗,这上面能做什么文章?”

“公子,这你就不懂了。的确,一般的书,那都是用纸做的。但是我们现在卖的不是书,而是商品。”北宫雁停下来端起桌子上的一杯茶润了润喉咙,然后又继xù

滔滔不绝道,“这书的内容都一样,那那些人为什么一定要花更加高的价钱买我们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是想赚更多的钱,那就只有在这上面多做文章。印书主要的材料当然是纸,但我们可以在书的封皮外表上下功夫。比如给书加一个金缕封皮,套个象牙套啦,再然后用一个檀香木盒包装一下,反正就是怎么奢侈怎么包装!而且这纸也不是不可以变,我们可以用一些新奇的东西,这些在西域商人那里应该找得到,我听说西域有一种火浣布,水火不侵,这上面也可以印书的,咱们宣传一下,这就是一个特色……”

北宫雁滔滔不绝地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只听得一旁的张曜灵目瞪口呆,眼神由呆滞、不信,逐渐转变为叹服。一开始张曜灵只是想找这个玲珑心思的小丫头随便弄一弄,毕竟他的本意也只是赚回一些成本。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小丫头平日里不声不响的,这一爆fā

起来自己都不得不说一个“服”字。在这个小丫头的嘴里,一本平平无奇的书居然变成了一种千奇百怪有着各种花样的商品,这不就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吗?要是按这个小丫头的想法去运作,再加上这个时代的有钱人可比后世的有钱人还要有钱。有这么多的冤大头在,再加上这个深藏不露的小商业天才,这可就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了。

“……我们抢占了先手,那我们只要不停创新,那些人不管怎么模仿,他们都晚了我们一步,永远都无法对于我们造成什么威胁。别忘了,公子现在可是位高权重,我们虽然不会用这种强权去干涉什么,但是公子可以从西域方便地得到各种稀有材料,而且在运输和销售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

“……公子!公子!”北宫雁一连说了许久,足足说了有半个小时才停下话头,低下头把桌子上的茶水一饮而尽。但是一抬头却发xiàn

张曜灵神色恍惚,目光呆滞也不知dào

心神飘荡到了哪里。一直这么担心地看了良久,见到张曜灵还是呆呆地不说话,忐忑不安的北宫雁只好轻声地呼唤了起来。

“啊?雁儿,有什么事啊?”北宫雁一直叫了好几声,张曜灵才如梦初醒一般收回了自己的那些幻想,但一时间还是没有彻底明白到底怎么了。

“公子,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北宫雁长长的眼睫毛急速地扑闪着,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忐忑,看上去一副楚楚可怜的委屈模样,“我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丫头,如果……如果我说错了,你千万不要生我的气!起哦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你这小丫头,你说的这是哪里话?”张曜灵先是惊愕地看着脸色一变泫然欲泣的北宫雁,先是一愣,不过很快他就变得哭笑不得起来,“你说的不但没错,而是很对,大大的对了!我一直没有发xiàn

啊,你这小丫头在商业上有这么大的天分,简直就是天才啊!”

“公子,你……你……别这么说,我……我……”张曜灵的这些溢美之辞简直到了有些肉麻的地步,北宫雁的芳心本来因为这一番话已经安定了下去,结果却因为张曜灵的话太过肉麻而晕生双颊,害羞地低着头,两双嫩白若春葱的手不停地绞来绞去。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决定了,这雕版印刷和棉花的事我都交给你了,你好好做啊,我相信你!”张曜灵浑然不知自己刚才说的话有多恶心,又伸出手来在局促不安的北宫雁的肩膀上轻拍了一记,那眼神分明就是“小鬼我看好你呦”。

“啊?”这回轮到北宫雁惊讶了,她也不管自己脸上未褪去的晕红,抬起头来震惊地看着张曜灵,一双手在身前不住地挥动,“不行!不行!我什么都不懂,刚才那些都是胡乱说说,当不得真的!”

“什么胡乱说说,我说行就行!”张曜灵大咧咧地一挥手,很武断地就决定了北宫雁的命运,“你放心做就是,赔了也没关系。反正我的目的也不是赚钱这么简单……”

“公子做了这么多,难道不是为了赚钱?”北宫雁瞪大了眼睛。

“那棉花是我想为那些寻常百姓提供一些便利,赚钱不过是顺便而已。而雕版印刷术那就更加和这没什么关系了,我是想从深处入手,打破那些世家大族的垄断而做的一个手段而已。”张曜灵做了这两项发明,他的本意还真不是为了赚钱。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贪婪的人,这一世做了一个大家族的公子,衣食无忧,他对这些黄白之物也没有太大的感觉。棉花只是因为在大街上恰好遇到而起的一个偶然事件,而雕版印刷术,则是他为了另一个目的而处心积虑想出来的。

五胡十六国时代,北方混战不休,你方唱罢我登场,总之就是没有个大一统的时候。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有各方面原因。而其中一个无法忽视的深层次缘由,就是社会分成了士族和庶族两大阶层,士族垄断了官员选拔和地方大权,势力得到空前发展。而被死死地压在下层的庶族,他们有的身负旷世奇才,有的家财万贯,但是他们一辈子的命运都已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一辈子都无法在仕途上有什么成就。

而在官本位的中国社会,一个官员的权力,那可不是一般的大。“抄家的知府,灭门的知县”,士农工商的严格等级制,官员的权力被无限放大,一个庶族,即使是有着再多的家财,就算是富可敌国,最后也很可能就因为一个士族官员的一句话而瞬间灰飞烟灭。

士族有着这么大的垄断特权,人数更多有着更深的群众基础的庶族当然不甘心就这么一辈子被别人压着。刚开始忍一次两次还可以,胳膊拧不过大腿,自己忍了!但是这么一辈一倍地累积下来,几代人的委屈最后必然会在某一个子孙那里全部爆fā。而在原本的历史中的侯景之乱,将王谢大族几近全屠,就是一个士庶矛盾剧烈爆fā

的侧面反映。

这种矛盾的厚积薄发,最后伴随的必然是浓重的血腥和长期的社会动荡,而这样的后果,显然不是张曜灵所乐见其成的。所以张曜灵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削弱士族的势力,提拔庶族子弟,给出身庶族的寒士一个入仕的机会,有希望才不会走极端嘛。

而士族之所以能够保持垄断地位几百年,一直到唐宋时期还有着很大影响,所凭借的当然不只是曹丕的一纸诏书,而是历代士族家主的种种策略。且不提士族家族内部的选材之法,单只是其“诗书传家”这一传统,就已经让他们几乎垄断了人才的产出。

“诗书传家”,就是说士族在家族中设置族学,将族中子弟统一进行教育,为子弟成才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他们一代代积累下来,不但保存了大量的藏书,而且各代中总会有几个学识不凡的子弟出现。这样一代代薪火相传,只要运气不是太背,不遇到什么大灾大难,各代子弟中总会有几个像样的人撑起门面的。

而庶族子弟,和这些士族子弟相比,那就是有着天壤之别了。祖辈就没有当官的,家里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前辈提携。而且学而优则仕,庶族子弟再怎么刻苦攻读,学识再怎么渊博,他们的命运都不会太好。除了几个少之又少的特例之外,他们大部分人的最终结局都逃不过一辈子下层浊吏的下场。没有希望,谁还有那个闲心去做一个毫无用处的书呆子?

而且,这一时代书籍是真zhèng

的奢侈品。书籍都是人工抄写,除了那些有底蕴的士族中有着大量的藏书,那些庶族中能有几本完整的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他们也没有名师教导,教育资源又如此匮乏,这么恶劣的条件,又能有几个人可以成才?就算是那九品官人法对士庶两族真的一视同仁起来,庶族子弟最终也是要败个一败涂地的。

重重原因影响下来,士族中人才辈出,而庶族中除了一些天纵奇才又有着莫大机缘的人,在这一方面很难和士族抗衡。像王猛这样出身寒微的人,要不是恰好遇到一个落魄的穷秀才,再加上竹庐先生这一个机缘在,他就算是再有天分,恐怕最后也只能做一辈子的街头小贩。正常的途径庶族是无法和士族相比的,到了真的忍不住的时候,庶族只好起干戈,用最直接的暴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十六国时期之后的很多明主,都相出了自己的办法。像宋武帝刘裕、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都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总结起来就是提拔寒士,为庶族提供入仕途径,在地方加强行政体制整合,消除士庶差别而已。而张曜灵从这些人的经验中思索良久,最后根据自己现在了解到的情势,最后还是决定慢慢来,先从这最基础的教育开始着手。

这雕版印刷术一旦问世,那么这些昔日有价无市的书籍很快就可以变成畅销品,在庶族中流通。再加上张曜灵随后就要实施的建学校的后手,必然可以在庶族中培养起一批贤才为己所用。可能这些手段的效果不是很显著,但是这总算也是迈出了第一步,一切都在慢慢地改善。总不能让张曜灵现在就搞出一个科举制吧?那张曜灵最后的结局肯定是惨淡收场。一切政策的制定实施都要符合当时的特定社会环境,科举制从隋文帝始创,但是到唐朝也一直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朝中的文武百官还是以士族子弟为主。一直到了明朝“八股取士”,一切惟以《四书五经》为本,这才奠定了科举制不可动摇的地位。

其中缘由只有张曜灵心中了然,此刻和北宫雁说说自然无妨,但是北宫雁虽然聪慧,但是缺乏了张曜灵的千年见识,就算解释半天,北宫雁恐怕也是不会理解的。所以张曜灵只是语焉不详地一语带过,而心思恍惚的北宫雁也没有在意,满心里都是重任在肩的惶恐和一丝……羞喜。

“你不用多想,你既然能想得到这么多的花样,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吧。我相信我的眼光,也相信你的实力。好好干哦。”张曜灵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北宫雁,直接打断了她的再一次推脱。

“那……好吧,我……试试……”北宫雁的语气还是有些底气不足,毕竟她虽然心智不俗,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崭新的行业,对于这陌生的一切,她还是有些恐惧的。

“没事的,放开手去做,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张曜灵的本意只是想赚回一点成本,不过现在有了北宫雁这一个发财大计,那也就顺水推舟了。钱虽然不缺,但又有谁会嫌钱多呢?

“现在什么还没开始,我也说不出有什么困难……”面对张曜灵那双温和而又充满了信任的眼睛,北宫雁已经没有了别的办法,只好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一个重任。要不说这个小丫头心思单纯呢,这刚决定好接受就已经开始掰着白嫩的手指头盘算起来了,“……虽然这雕版印刷的秘密保存不了多久,但是现在我们还是一定要尽一切手段保住这个秘密,毕竟只要这个秘密一天在我们手里,我们就可以尽可能地保住自己的优势。公子,这里的这些工人,他们可不可靠?”

“这些人都是我从凉州带过来的,跟着我一起也有几年了,忠心这方面没什么问题。不过人心是最不可靠的东西,现在没什么问题,难保将来有人以利相诱,肯定会有人受不了诱惑泄密。不过在短期内,不会有人泄密的。”张曜灵沉吟道,这些人都是自己在凉州的时候秘密拉拢起来的一只队伍,其中多数都是工匠,和自己的亲兵营蝴蝶营基本上是一起组建的。不过这些人和蝴蝶营不一样,那支队伍是自己一刀一枪以铁血手段训liàn

起来的铁血卫队,倾注了自己大部分的心血,对自己的忠诚无疑要比这一支工匠队伍强太多了。

“那就好,我只需yào

维持一个月左右的保密期就好,在这之前,我还要多做一些调查,决定好怎么安排生产和销售。现在还没什么,等到时候想到了就要跟公子求助了……”北宫雁对张曜灵的话深信不疑,对这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也就放下了。不过在那里思索了一会儿,她突然又问道,“不过公子,这既然要做生意,暗不知这店面的问题,公子解决了没有?”

“啊?这个嘛……”张曜灵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自己根本就是个商业盲,再说本来就没想过赚什么钱,哪里会想得这么周全?不过现在既然既然大方针都做好了,这找一个铺面开店做生意也是势在必行了。不过自己刚到陇西,这里的情况还不熟悉,这店面要去哪里找?

“有了!我人生地不熟,但是有个人一定可以帮得上忙!”张曜灵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张老脸来,他的心中有了定计,就站在那里嘿嘿笑了起来,一脸的得yì

,倒把不知所以然的北宫雁笑了个莫名其妙。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