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狗汉奸孙之獬,倪元璐心灰意冷!!

虽然杨嗣昌没拿到马士英行刺实证,但左良玉对侯恂非常了解,刺杀杨嗣昌一事,就是他们干的。

这些日子,左良玉和王朴相处非常不愉快,二人因权力和利益之争,斗的相当激烈。

左良玉以南阳总督名义,要求王朴率领军队,驻守南阳边境,同时想把南阳利益,拿在手里。.BIQUGE.biz

王朴当然不同意,仗着是杨嗣昌心腹,根本没把左良玉命令当回事。

因为利益之争,二人下面士卒斗殴好几次了。

更别说驻守南阳边境了,那里距离襄阳不足三十里,越过去就是大乾军。

王朴贪生怕死,怎会去驻守边境?

本来与王朴内斗,就让左良玉焦头烂额,如今又出这档子事,更让左良玉愤怒。

深夜,左府来了个年轻人,左良玉连夜接见了对方。

此人正是侯方域,见到左良玉,立刻跪下,嚎啕大哭道:“侯爷,您要为家父做主啊!”

“杨嗣昌嚣张跋扈,残忍无道,杀害侯家上下八十三口人,我与杨嗣昌不共戴天,恨之入骨,望侯爷看在逝去家父面子上,为家父报仇雪恨。”

左良玉脸色难看,侯方域这话,等于把他架在火堆上,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行。

答应给侯恂报仇?

笑话!

杨嗣昌身为内阁首辅,手中兵马比左良玉多三倍以上,无论是权势,还是实力,他都不是对手。

如何给侯恂报仇?

贸然插手,搞不好把自己搭进去。

不答应报仇?

更不行!

侯恂对左良玉有恩,世人皆知,若他公然拒绝报仇,会给世人留下薄情寡义,忘恩负义的形象。

这对左良玉发展极为不利。

世人皆是如此,或许他们亦是薄情寡义,忘恩负义之辈,但交朋友,谁不想交个有情有义的?

嗯,双标!

若左良玉今日拒绝,明日消息传扬出去,后人洪承畴就会和他断绝往来。

没有了洪承畴当靠山,左良玉很难在南明朝廷混下去。

左良玉急忙扶起侯方域,笑着安抚道:“贤侄,快快请起,地下冰冷,小心着凉。”

“不!叔父若不答应,侄儿绝不起来!”侯方域打蛇上棍,跪在地上,语气坚定道。

左良玉心里越发恼怒了,这是逼他啊!

过了好一会儿,侯方域心中有些慌乱,他也怕彻底惹恼了左良玉,报仇无望。

左良玉强行把侯方域提起来,拍着其肩膀笑道:“贤侄,想要报仇,没有健壮身体是不行啊!”

“若贤侄不爱惜身体,万一出了闪失,未能给若谷公报仇,去了地下,有何颜面见家父?”

侯方域抿着嘴,目光紧紧盯着左良玉,一言不发。

左良玉突然问道:“贤侄,你老实告诉叔父,杨嗣昌遇刺,是否与若谷公有关?”

侯方域心神一紧,想开口否认,却重若千斤。

随着杨嗣昌深入调查,遇刺一事,逐渐水落石出,马士英和侯恂派人刺杀首辅,已是板上钉钉。

刺客灭口,乃侯方域所为,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这么快跑到南阳来。

左良玉见状,明白了怎么回事,痛心疾首道:“若谷公,糊涂啊!杨嗣昌再不堪,也是皇帝任命的内阁首辅!”

“若谷公怎能因一己之私,就派人刺杀?如今被杨嗣昌报复,就算本侯亦不好开口说话!”

“叔父,您这是不愿意为家父报仇了吗?”侯方域浑身颤抖,满脸绝望。

若左良玉不愿插手帮助,天大地大,他将无处可去了!

左良玉到底不愿做事太绝,决心给侯方域一个希望,却又不立刻报仇。

左良玉叹了口气,解释道:“贤侄,并非叔父不愿意帮若谷公报仇,而是杨嗣昌势大,本侯力有未逮。”

“若要报仇,还需从长计议,需要时机。”

听了这话,侯方域心里一喜,知道左良玉答应报仇了,不敢逼迫太甚。

侯方域问道:“敢问叔父,何时是报仇良机?”

左良玉看着南方,幽幽道:“本侯断定,最多两年,大乾就会打过来。”

“那时候杨嗣昌忙于应付外敌,必然疏忽自身防护,只要找到机会,定能给其致命一击。”

“而且,明年李自成会发兵南下,亦会给朝廷造成极大麻烦,杨嗣昌擅权跋扈,得罪了太多人。”

“一旦作战不利,露出颓势,就会墙推众人倒,说不定可以给若谷公报仇。”

侯方域恍然,左良玉继续说道:“当务之急,贤侄当保全自己,不被杨嗣昌找上门来。”

听见这话,侯方域脸色煞白,若被杨嗣昌抓住,生不如死。

“哈哈!”左良玉笑道:“贤侄不要担心,这些日子你就住在本侯府上,只要在左府,没人敢动你!”

“多谢叔父!”侯方域感激道,以往他对左良玉这等粗鄙武夫,打心眼里瞧不起。

那时候,侯方域是天之骄子,不明白,为何父亲会纡尊降贵,结交左良玉这等军头。

如今遭此大难,侯方域才明白,乱世有支军队,是何等幸运一件事。

杨嗣昌敢如此嚣张跋扈,连弘光帝朱常洵也不放在眼里,不就是手中有接近三十万大军吗?

马士英和侯恂等人,败得太快,根本无人敢救援,就是手中没兵马,说话不硬气。

左良玉一拉一打,手段老练很快就把侯方域训得老老实实。

侯方域再有才华,再厉害不过是靠着家父,才敢肆无忌惮。

如今侯家灭门,没有了靠山,侯方域很快变成软弱无能的书生!

洛阳城,孙府。

孙之獬愤怒冲倪元璐喊道:“杨嗣昌此獠,太心狠手辣了!公然灭马公、侯公满门,这是未曾把朝廷放在眼里!”

“依照本官看来,杨嗣昌就是董卓、是曹操,他想篡明自立!”

孙之獬,明末著名汉奸,明朝灭亡,投降清朝,提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政策,靠着破坏汉人,他当上了满清礼部右侍郎,煊赫一时。

倪元璐乃明末大臣,曾官至户部、礼部尚书,历史上,李自成攻破京城,其殉国自杀。

按理来说,孙之獬这等奸臣,是不该与倪元璐这种清正忠贞的臣子,有所交往。

只是时势变化太快,东林党遭到毁灭性打击,倪元璐这种浙江出身官员,为求自保,不得不与山东、河南等地文官交往。

孙之獬乃山东淄川县人士,平时装作正气凛然,偏偏长相端正,很具有欺骗性。

一来二去,双方也就认识了。

倪元璐与侯恂交好,曾公然为其打抱不平,遭到杨嗣昌报复,罢免官职,赋闲在家。

孙之獬借此,与倪元璐拉近关系,博取名声,才有刚才一幕。

“唉!”

倪元璐对朝廷非常失望,南明危在旦夕,杨嗣昌睚眦必报,全然不顾大局,对马士英、侯恂行酷烈手段。

如此一来,虽然一定程度上,树立了权威,但也遭到官员记恨。

说实话,若非倪元璐不赞同大乾施政理念,恐怕早就离开南明,去往南京了。

即便如此,倪元璐也有些心灰意冷,准备游历天下,潜心著作,不参与政事。

倪元璐忧心忡忡道:“杨嗣昌做得太过了!瑶草公即便有诸多不是,也不该灭其满门啊!”

“就是!”孙之獬愤恨道:“若天下人都像杨嗣昌这样,朝廷还要不要做事?”

“杨嗣昌虽然有拥立之功,做了一些事,但对外剿匪,毫无功劳。”

“杨嗣昌镇守山东近三年,除了浪费朝廷钱粮,训练一支不知所谓的新军,可有收复半寸土地?”

“若非朝廷与伪乾议和,恐怕山东也保不住。”

孙之獬对杨嗣昌愤恨,是有原因的,杨嗣昌在山东,为了筹集军饷钱粮,必然会与当地官绅,有利益冲突。

孙之獬所在家族,亦受到逼迫,出了很多钱粮。

大明还在时,孙之獬就多次上奏,弹劾杨嗣昌,可惜人家位高权重,又有大军在手,即便是崇祯也不敢轻动。

孙之獬弹劾,如同牛入大海,杳无音信。

南明建立,孙之獬毫不犹豫投靠马士英,与杨嗣昌作对,如今靠山被灭,新仇旧恨,自然恨之入骨。

孙之獬诋毁杨嗣昌,不足为奇。

倪元璐叹道:“不管怎么说,杨嗣昌还是有功的,只希望他日后能有所改变,事事以国事为重,振兴大明!”

“哼!杨嗣昌有何功?”孙之獬不屑道:“汝玉(倪元璐字),本官准备投靠九亨公,联合官员,铲除杨嗣昌这个奸贼!”

“你可愿助吾等一臂之力?”

“不了!”倪元璐神情低落,摇头道:“此刻,朝廷经不起折腾了!”

“别斗了!希望杨嗣昌,能保住朝廷吧。”

“汝玉,你何时变得如此沮丧?”孙之獬大喝道:“莫非你要向杨贼低头,换取权势富贵吧?”

“本官绝不允许,杨嗣昌此獠在朝廷耀武扬威,肆无忌惮!”

说实话,孙之獬这种汉奸,说起正义凛然空话,有着滑稽荒唐的即视感。

可惜,世界上奸贼最擅欺骗,往往会伪装成好人。

若非知道历史,谁又能想到,孙之獬会是提出留头不留发的大汉奸?

可悲可叹!

“非也!”倪元璐落寞道:“老夫欲离开洛阳,游历山水,醉心书画文章,朝廷大事,就拜托你们了。”

说完,倪元璐转身离去,背影孤独凄凉。

孙之獬满脸愕然,费尽心思拉拢倪元璐,没想到对方就辞官了?

亏大了!

孙之獬之所以与倪元璐交好,是他名声不错,想着给自己找条后路。

因为,孙之獬知道,就算有朝一日,大乾军打过来,凭借倪元璐声望,也不会有事。

而自己就不好说了,若能交好倪元璐,有其名声担保,说不定有机会进入新朝。

殊不知,孙之獬早已进了李宏毅黑名单,不管其如何挣扎,也免不了凌迟处死。

三千刀一刀不能少!!

走出孙府,倪元璐望向南方,心神恍惚,良久叹道:“或许老夫该回家乡一趟了!”

“听说江南繁荣昌盛,宛若仙境,也不知传言是否属实。”

南明朝廷接连动荡,许多官员被迫做出选择,或加入洪杨二党,争权夺利。

或心灰意冷,离开朝廷,避世不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末从马尼拉开始更新,第315章狗汉奸孙之獬,倪元璐心灰意冷!!免费阅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