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若是老虎若是和老鹰打架,吃亏的反而是老虎。

因为老虎虽然力量占优,又有獠牙利爪,占据优势,但他却打不着在天上飞翔的老鹰,而老鹰却可以随时随地,自由选择时间和地点,任意地袭击老虎,若是这老鹰有一定的智商,它完全可以慢慢地逐步伤害老虎,最终把老虎活活给耗死磨死。

大明和满清之间的战争也是如此,就像卢象升的天雄军,在自己的主场作战,居然连作战的场所都选择不了,只能被动地跟在清军后面,被敌军的骑兵牵着鼻子疲于奔命,劳师远征,最终在满清选定的战场上,卢象升的疲师陷入清兵的重围,兵败身死。

那老虎该如何对付老鹰呢?设法直捣鹰巢,与退无可退的老鹰在鹰巢决战,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洪承畴对目前大明针对满清采取的战略,并不是很以为然。

大明的边境线辽阔无垠,绵延数千里,无论花费多少钱财和人力,总会被满清集中兵力,择其中一点而攻破,与其花费重金,到处修建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堡垒,并一味地被动防守,倒不如主动进攻,直捣辽东,逼得清军不得不与明军决战,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寇可来,我亦可去。

赵无忌派遣偏师千里奔袭,攻击满清腹地的举动,得到消息的洪承畴当即便是拍案叫好,因为赵无忌的思路恰好与他不谋而合。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九千具清兵首级终于抵达京师。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满载着清军首级的车队,居然比预计的日期,提前一天到达了京师。

天子脚下,四九城中,最是一个消息灵通之地,车队还未进京,得知消息的老百姓们早已纷纷来到城外,在城门两边排成了长长的队列,等着一睹九千具清兵首级的盛况。

夕阳金色的光辉照耀在京师高大厚重的城墙上,此时此刻,沐浴在阳光中的,这座北方的坚城显得如此的高大和雄伟,不远处,运送清兵首级的车队身影终于出现在了翘首以待的百姓们视线中。

人群顿时开始骚动起来。

慢慢地,车队越来越近,众人看得清楚,行在车队的最前面是五十名衣甲鲜明的明军骑兵,人人都是一副昂首挺胸,目不斜视的样子,眉宇之间俱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和自豪之色,似是身后的这些清兵首级,便是自己等人亲自上阵斩获的一般。

骑兵身后,便是一辆辆牛车或是驴车,巨大的车厢里,摆放着无数龇牙咧嘴,沾满了石灰粉的清兵首级,刮得铮亮的头皮和那独有的老鼠尾巴一般的小辫子极具辨识度,证明着他们的身份。

这些就是号称满万不可敌的清兵首级!

百姓们顿时便激动起来,这些年清兵没少攻破长城关隘,入侵大明到处破坏,清兵几乎每隔两三年都要来上那么一次,京城中的百姓有着城墙的守护,固然是安全无忧,但城外的百姓们可就倒了大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家产被抢的精光,田地房屋毁于战火之中,如此等等惨状,简直是数不胜数。

每次清兵入关,必会到处烧杀劫掠,京师周边的百姓们早已恨这些鞑子恨的牙痒痒了,此时此刻,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随后烂菜叶子,臭鸡蛋,小石头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顿时便从百姓的人群中飞了出去,砸在了这些早已毫无知觉的首级上。

更有激动的百姓嚎啕大哭,当场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嘴里一面念叨,一面泪如雨下痛哭不止,似是在祭奠死去的亲人。

也有激动的百姓想要冲上前去,去损毁这些可恨的清兵首级,为死去的家人报仇,但守护在车队两侧的明军士卒们及时阻止了他们的行动,这些首级朝廷还有用。

在这样一片纷纷乱乱的气氛中,九千具首级终于抵达了京师城门之外。

已有兵部的相应官员守在这里,当即便与押送首级的明军交接了手续,正式接收了这批首级,并将它们暂时安置了起来,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指示,按正常的程序来讲,取得如此大胜,当今皇上极有可能会以这些首级献俘太庙,以告慰列祖列宗,并炫耀赫赫武功。

次日上午,建极殿平台之上,崇祯皇帝在这里召集手下的重臣们商议事情,刚刚从西北率军来京勤王的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人也在这里。

原本孙传庭并没有接到让其上朝的旨意,原因是孙传庭之前曾因某些事情得罪了杨嗣昌,杨嗣昌便故意疏漏了他,有意无意怠慢他并阻挠他上朝,但崇祯皇帝不知怎地,今日突然想起了曾擒获高迎祥的陕西巡抚,于是崇祯皇帝降下旨意,命孙传庭与洪承畴一同觐见。

自葫芦峪大捷以来,对赵无忌的封赏,崇祯一直没有表态,众人疑惑之余,皆以为皇帝乃是为了慎重起见,要等到首级进京,验证无误后再行定夺。

其实崇祯是另有想法。

在崇祯的内心深处,德王其实并不重要,他口口声声说道德王是先帝最爱的子嗣,一定要救他出来,那也不过是崇祯的借口而已。

德王只是个小小的考验,一次专门为赵无忌准备的考验。

此时的大明,和历史上的宋朝略有相似之处,都有一个强大而侵略性强的北方邻居,宋朝徽钦二帝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满清实力如此之强,更是屡次破关入侵,烧杀劫掠,崇祯对此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也会有那么一天,重蹈宋朝皇帝兵败被俘的覆辙,被清兵攻破北京城后,杀死或是被俘。

崇祯知道皇太极那里有五十万百姓,他也知道百姓比德王重要,但他一直坚持要赵无忌去救德王,就是想看看赵无忌的心。

看看他是一个纯粹的忠臣,还是一个自有主张,不易被驾驭的能臣。

若是纯粹的忠臣,崇祯便准备竭尽所能地栽培他,提拔他,将他收为自己的心腹大臣,来日若是再有清军来犯京师,崇祯可以想象,自己培养的这样一位忠臣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前来营救自己。

但从这三道旨意之后,赵无忌的反应来看,此人很难被人完全控制,在赵无忌心目中,五十万百姓远远重于德王,为了这些百姓,他甚至不惜三番五次违背皇上的旨意,由此推之,若是来日京城有难,一旦百姓和皇帝不能两全,只怕赵无忌会再一次做出同样的选择。

舍皇帝而保百姓。

这才是赵无忌让崇祯最为愤怒的地方。

你不过是朕的一把刀,如今居然还敢有自己的思维思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