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登基那会,南宫清有一堆事宜要解决,但火烧眉毛的依旧是边境的战事。

“陛下,边境急报,煜王中毒昏迷不醒,副司农要独身前往北凉,为煜王寻找解药。”

阿旭这话一出,南宫清心里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从龙椅上站起来。

“她不能去,北凉和南宁正值大战,她要是这个时候去北凉,太危险了。”

“陛下,那你的意思是?”

“传朕密旨,副司农不可轻易妄动。”

南宫清坐上皇位,阿旭功不可没,他不但是南宫清心腹,更是成为了兵部侍郎,将来还有可能成为兵部尚书。

高邑是先皇身边的大太监,如今又伺候起了南宫清。

他给南宫清研墨后,待到南宫清把密旨写好,双手把玉玺奉上给南宫清。

阿旭脸色一僵,南宫清也皱了皱眉,这道密旨他没有用玉玺,而是直接交给了阿旭。

“陛下……”

“陛下,臣这就把这份密旨发出去。”

高邑话还没说完就被阿旭给打断,他甚是不解,陛下的所有旨意,不管是密旨也好,还是其他的,都需要盖上玉玺。

如果没有玉玺,就算不得是君王旨意。

“快去……”

南宫清对阿旭嘱咐完,又心烦的看向身边的大太监。

“高邑,朕累了,你也下去吧。”

“是!陛下。”

高邑和阿旭一同出来的,到外面的大殿后,高邑还是忍不住提醒阿旭。

“大人,你这密旨没有玉玺,可算不得圣意,要不……”

阿旭停在大殿外面,把手中的密旨拿到高邑面前。

“高内侍,如今新帝登基,有些事情你还得多留些心眼,就比如这封密旨。

这是给副司农的密旨,副司农是煜王妃,她若抗旨去北凉,你要陛下诛杀她吗?”

高邑汗流浃背,他只顾着礼法,全然把这陛下和副司农的情谊给忘了。

副司农可是连早朝都不必来上,全国唯一的女官,以她的性子必定会抗旨。

陛下这是给她留后路啊,方才自己的话是要把副司农的路堵死,难怪陛下会生气。

后知后觉,高邑只觉一阵后怕。

“哎,老仆候新主,还得下功夫,多谢大人提醒。”

……

南宫清几日下来忧心忡忡,忙完了国事,他都会去找国师。

“国师,父皇在世时常说,您手眼通天,朕只想知道,她去北凉,会不会有事?”

苏落是南宫清藏在心里无法表达出来的结,若国师真的手眼通天,一定会知道他问的是什么。

“陛下,缘之一字,生而带来,陛下日日来问候臣,是想以什么样的身份来得知?”

南宫清哑口无言,他已经是一国之主了,苏落是他的臣子,也是南宁的煜王妃。

就管知道他们之间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什么交集,可他还是出于私心的想去关注她。

“朕,对每一位臣子都会关心,况且,南宁不能没有副司农。”

国师嘴角微翘,好像不管南宫清怎么伪装,他都能把他看透了一样。

“臣算最后一卦,陛下无论问再多次,也都将是这个结果。”

国师用了几枚古币放进龟壳,他摇了摇,古币和龟壳碰撞,散发出古老的声音。

做完了几个特殊的姿势,把古币倒出来,用手指把他们摆成一个卦形。

南宫清看着国师的眉头越皱越紧,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

“怎么样?国师……”

“哎……”

国师长叹一口气,拿出趣÷阁来,写下了四个大字:‘死里求生’

南宫清把这四个大字握在手里,好像这就是苏落的命一样。

他不敢用力,小心翼翼的收到袖口。

心脏一阵刺痛过后,他才缓过来问国师最后一句。

“国师,朕该如何做?”

这句话他问的模棱两可,他要如何才能救苏落?

“国不可一日无主,朝不可一日无君,陛下把南宁治理得繁荣,其他事情,自有它的定数。”

南宫清从国师那里回御书房,翻了翻奏折,无心批阅,侧头看了看身边的高邑。

“高邑,让阿旭进宫来见朕。”

“是,陛下……”

很快阿旭便进宫了,一身官服向南宫清行礼。

“陛下万安……”

南宫清伸手,让阿旭打住这些虚礼。

“阿旭,你从小伴朕,也最懂朕的心思。

如今边境混乱,朕命你带七万援兵前去。

如果北凉有任何动静,你们随时准备应战。”

北凉都退兵了,陛下这么做无疑就是为了随时准备营救苏落。

陛下虽然没有明说,但这么多年相处下来,阿旭还是知道陛下对苏落的心思。

“臣遵命!”

南宫清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煜王为南宁身中奇毒,朕会派最好的御医前去为他治疗。

还有,你去了边境也不知道何日归来,你夫人孩子那里,朕也会让人对她们多加照应。”

阿旭脸色一喜,他从小孤身一人倒也无所谓,但毕竟现在有了妻儿,心中就有了牵挂。

陛下能知道他所想,是他莫大的荣幸。

“多谢陛下,陛下所托之事,臣定竭尽全力去做。”

时间如流水,南宫清也渐渐适应了这个位置。

阿旭不在,他身边连个知心人也没有。

大臣们虽然都尽心尽力的为国家,为百姓。

但高处不胜寒,他难免觉得孤独。

早朝也依旧是那些事情,他听得都烦了。

“陛下,如今农耕已至,天却迟迟不下雨,今年的旱情怕是严重啊!望陛下早做裁决。”

户部尚书是前朝的老人了,新帝登基最怕就管理不及时。

要是天灾降临,粮食可是百姓的天。

“韩尚书,此事朕早有准备,先帝之前就收购了大量的粮食。

以及副司农之前把旱稻全都留了下来。

今年的雨水怕是少之又少,朕会下一道旨意,让司农处把旱稻无偿分给每一桩农户,让百姓无忧。”

“陛下圣明!”

早朝已然过去大半,高邑哑声高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这句话刚喊完,就有一个几个大臣上前而来。

“陛下,臣有奏!”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南宫清都要退朝了,他不用猜都知道这些人要说的话。

“陛下登基时日也不不短了,后宫之中却只有皇后娘娘一人,还请陛下早日选妃,为皇室开枝散叶,早做打算。”

皇帝的位置不好坐,南宫清也明白这些臣子这么着急的要他选妃并不是真正为了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